養殖的帳是這樣算的,紙上談兵的你,看完還要再介入嗎?

最近有位朋友來找我,他說自己想回農村搞養殖,所以來找我瞭解些情況。聽後我很納悶,問他不是做建築小老闆做的挺好的,怎麼突然想著蹚養殖這汪渾水。朋友說搞建築資金周折要求高,而且有時不能按時結算工錢,極為費神。但是養殖就不一樣,賺錢穩,而且利潤還不錯。然後不知道從哪學的,給我一五一十的算起了養豬的效益。

朋友的賬算得讓我目瞪口呆,我說你這賬算得沒錯,但是都是理論值、理想值,實際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如果這樣算,那人們估計都去搞養殖了。事實上,賠得一塌糊塗的人們多如鴻毛,而賺錢的人卻如鳳毛麟角。我的話朋友似乎不怎麼愛聽。但是,作為朋友該說的話,還是要說,該算的賬還是要算。因為,這樣才能讓他做出最好的選擇,不至於到時候欲哭無淚。

1、毛利會騙人

在一二三產業中,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是最難通過紙面算出利潤的。因為它的不定因素太多,而且這些因素,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拿種植業來說,受自然因素影響嚴重,假如持續乾旱或洪澇,有可能讓你顆粒無收。養殖業受疾病影響嚴重,假如來一場瘟疫,也許會讓你一夜之間傾家蕩產。除過這些因素,影響最大的還有市場,如果市場低迷,即使你農作物豐產了,動物養成了,也不一定掙錢,甚至有可能賠錢。當前持續走低的豬市行情,就是最好的例子。有很多養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老養殖戶,都有些扛不住,甚至打起了改行的注意。因此說,在自然災害和市場面前,一切的利潤核算都是一種諷刺。

養殖的賬是這樣算的,紙上談兵的你,看完還要再介入嗎?

2、人工成本大

在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喜歡養個一兩頭牲畜,他們不為別的,只為能處理家裡的剩菜剩飯,為的是能夠把零錢攢成整錢。他們不會去計較時間和人工的付出,說白了就是憑功夫熬錢。然而,在現如今經濟社會的刺激下,過去那種養殖模式,已完全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現今講求的是效益,必須將人工成本計算進去。我們知道,搞養殖,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除過速成白羽肉雞養殖週期短些,其他養殖短則半年,長則三五年才可盈利。因此,除去人工成本,在看一下,您在紙上算的毛利潤還剩下多少。

3、風險不好控

常言道:“家有錢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說的就是養殖風險大,不可控。同時,養殖業還有一大弊端,那就是賺錢慢賠錢快。對於養殖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動物疫病,若是全群患了急性傳染病,有可能一夜賠得精光。比如前幾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夜之間,讓幾乎所有的養雞戶把幾年賺的錢都賠了進去。而且這個損失只能自己來承受。因為,目前畜牧業保險還不完善,大多數保險公司不願為養殖業擔保,僅有的幾個保險公司即使擔保了,但條條框框太多,真正遇到了事情,賠償金額根部微不足道,說到底還是因為養殖業風險巨大。在風險面前,一切利潤都是枉然!

養殖的賬是這樣算的,紙上談兵的你,看完還要再介入嗎?

4、無形消耗大

所謂的無形消耗,是指日常一些諸如跑個關係、打個廣告、宴請個客人等不可預見性支出。別看這些費用沒名堂,但是數額卻不少。一年下來也有好幾千,這些都是要從利潤中扣除的。

養殖的賬是這樣算的,紙上談兵的你,看完還要再介入嗎?

除過以上四點,應該還有其他不可預見性的風險支出。不過別的賢不說,光從這幾點算,存利潤估計已所剩無幾。我這樣說不是給大家潑涼水,也不想告訴大家養殖真的沒法搞。只是想給大家,打上一劑預防針。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您更好的介入,才能讓您更好的規避風險,才能讓您真正遇到困難時,知道該如何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