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異雋拔,卓爾不羣:李震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李震,瀋陽市群眾藝術館創編調研部主任、正高級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部最高政府獎“群星”獎書法銀獎獲得者、遼寧省社會文化優秀人才,瀋陽市第六屆優秀專家、2017瀋陽高層次拔尖人才。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我與李震是摯友,我喜歡他的真誠。鮮明的時代性是李震書法作品的最大特色,事實上這也是李震以及當下書法家們,其書法具有生命力的緣由所在,支撐所在。我們的緣份是基於彼此的相互真誠,我欣賞他的書法和人品,自然而然的結識了這位活躍於當代書壇的書法家,並從他身上讀出了種種書法藝術的神髓與人生的意涵。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李震早年學習書法期間,他認識了著名書法家吳振學先生,吳振學先生縱觀清朝皇家秘閣珍藏之秦金漢石、歷代碑帖及名人墨跡,擅多種書體,以隸書、草書見長。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吳振學先生教給李震的“秘笈”,是臨貼要與作者感同身受,才能如臨其境,臨出作者心境下的字。書法家無論是悲,還是喜,在書法作品中都會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李震受益匪淺。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李震書法起步從漢碑,秦簡入手,研磨晉唐、明清諸家,在《張遷碑》、《曹全碑》、《石門頌碑》、《乙瑛碑》、《史晨碑》以及對金農隸書、何紹基書法下過很深功夫,尤其對何紹基猿臂法深有研究,他寫隸書,迴腕在胸前,形如猿臂,指端執管,腕肘高懸,他獨自採用這一手法書寫隸書,當下書法界採用這一手法書寫書法作品的人還不多。李震的隸書穎異雋拔,卓爾不群,他的隸書集各種碑貼的優點,同時又滲入金農隸書體,形成自己的特點,殆皆氣血充盈格調清新,豐潤厚重,跌宕開闊,技法純熟,筆法飛揚,映示出隸書作品每見的風神韻致。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李震不滿足於專情自己創作,他要將這份情感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愛上書法並寄情於書法。他以自己的筆名命名的瀋陽雨辰藝術培訓學校,培養了數千名書法人才,很多學生榮獲全國、省、市書法比賽大獎。李震從一個書法家的視角,對學員整體進行把握,用兒童的語言,舉孩子們身邊的例子,把滴滴情懷澆灌在學員心田,使學員對書法充分理解,從而掌握漢字的精髓,由於其在書法創作和書法教學方面取得突出成就,2002年又被省政府文化廳授予“遼寧省社會文化優秀人才”稱號,被團市委評為“瀋陽十大傑出青年崗位標兵”稱號。2004年被省人事廳、文化廳破格評為副研究館員(副教授)。後晉級為研究館員(教授)。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當下中國書法創作的意蘊取向,有時蟄伏著審美負值的流行意趣,面對這種意趣,李震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自主意識,進而表現出不趨時尚、高蹈流俗的精神氣度,倘若以這樣的視角檢視李震的隸書,即可發現他的書法恰恰具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意蘊品格,所有這些,李震用筆和心靈演化著筆調,豐富著並統一地以陽剛之氣為本質特色的隸書格調,這樣一種藝術追求無疑使他的隸書作品倍添美色。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總之,李震的隸書以時代光華和書寫風采交映輝映,為當代書法藝術增添了一束既瑰麗,又高蹈流俗的奇葩異蕾。我作為李震的知已,在欣賞他的書法作品中,既感到性情的陶冶,又獲得文心的感悟。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美術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瀋陽書畫院簽約畫家。曾著《瀋陽當代美術史》《遼寧當代美術史》《韋爾申油畫創作研究》《遼海文化鏡像——遼寧當代文學美術研究》《遼寧文化藝術形態與精神重構——以宋惠民、韋爾申、白國文為例》《周衛油畫創作研究》《黑土畫魂——白國文的藝術與人生》《張建新梅花藝術研究》《李連志藝術創作研究》等。

穎異雋拔,卓爾不群:李震


東道網絡——東道藝術網:有態度的文化推廣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