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撰文丨墨黑紙白

紙白君比較後悔的是,以前不該撰文,就年輕人不買房或者不花父母的錢買房發表觀點,與奇葩的現實相比,這確實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觀點。

不是我們太幼稚,而是它們太無恥

這幾年過山車一樣的某地產,已經徹底顛覆了紙白君的三觀,所以無論多麼響亮的口號,都不該聽到耳朵裡,沒有一種謊言不是悅耳動聽的。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打開人們通往地獄最後的心結,即拋開孝道,拋開日後的家庭危機,拋開所有理想存在的可能性,只為求著被某地產綁架。

相關磚家是這麼說的:“如果要結婚了,雙方父母和長輩的“六個錢包”能一起湊出首付,建議還是買房好。”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這種把啃老說得如此清新脫俗,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錯誤,只是他看到了這些年我們的某地產是如何成長為一個更加恐怖的野獸,反而人們還沒有多大反應。

那麼推波助瀾的言論應該是最為貼切社會或者某種意識的需求,所以連爺爺奶奶輩的錢都要算進去,才是配得上某地產的高貴的。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至於年輕人們所追求的尊嚴,中年人們所追求的天倫,老年人們所追求的安康,這相比起某地產或者某種意識而言,都是無足輕重的。

但也可以反手扇一下某些無恥者們的“不努力”論,不是人們不努力所以買不起房,而是有些人可能不願意去啃老,有些人的努力更追不上瘋式拔房助長。

總有一萬種方法,讓你無法尋求遠方的田野

這些天打擊年輕人的消息確實是夠多的了,無論是來自學校的,還是來自社會的,曾經人日還高舉90後或成不買房一族,而今已經被定死在了某地產上。

總有一萬種方法,會讓你無法尋求遠方的田野,而必須苟活於眼前的苟且,那麼對於國家在國際上所受到的排擠,真的不適合普通人去憂慮。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即便根據無國無家的奇葩理論來說,一個國家的尊嚴,絕對不會是一群沒有理想,也沒有遠方的人,所能夠去捍衛的。

而根據無家無國的正確理論來說,一個家庭的尊嚴,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到底應該是屈辱的,還是高貴的。

我們辜負的可能不只是珍貴的年輕人,還有珍貴的前幾代人,前幾代人都熱衷於愛國家,在紙白君看來,他們似乎並不會很懂得愛自己才是愛國家。

我們當年錯失了很多高速發展的機遇,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我們為什麼錯失了,卻只能埋怨西方列國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這只是結果而已。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我們即便如此,也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封鎖問題,而解決的辦法不只是人才的培養,還有對綁架經濟的某地產進行強力去泡沫,當年的海南是佐證。

那個時候,人們發現只要自己還願意流血流汗,還是可以在參與實業的製造中,繼續獲取一份屬於自己的勝利果實,直到某一年,這個後黃金期徹底告結。

很多從實業中分得一杯羹的人,不僅吐了出來,甚至連家庭都開始穩不住,陷入舉步維艱的地步。也就是我們這幾年熱衷說的,實業真不如炒F。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從實業興邦到某低產為支柱產業,我們歷經的不是喪失實業後的根基不牢,我們經歷的是包括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必須開始屈辱的求生。

所以紙白君堅持認為,只有小民的尊嚴得到捍衛,國家在技術方面的尊嚴才有可能存在,當小民的心思只能被固定在一個虛頭巴腦產業上,何以談其他?

當你說出六個錢包首付論時,已經推開了地獄之門

而今,我們在列強的排擠中,某些人再一次堅定了以六個錢包去首付的論調,也就再一次說明了,我們依然打算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狂奔著。

房價還會上漲,這可能已經是一個不得不痛苦接受的現實,那麼就不要再操別的心了,需要的就買吧,買過的就還債吧,還完的可能還會繼續買吧?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至於美帝國的壓力,大家閒的時候象徵性的幫忙罵一罵就好了,無論如何我們總是還要把日子熬過去的。

我們以為什麼是貿戰?用河南老鄉時寒冰的話說:“經濟實際上主要依賴投資與對外出口,對投資的過分依賴導致了產能過剩,對出口的依賴,則引來貿易戰。”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繼續降槓桿,去地產和金融泡沫,讓資金脫虛向實,說白了還是製造業迴歸曾經的踏踏實實,從而產業升級。

但就怪物化的某地產而言,這個解決辦法似乎永遠是要被掐死的狀態,至少早這幾年的瘋狂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絕望中感覺得到。

所以在未來和現在的矛盾中,無論上下可能都選擇了現在,六個錢包用起來容易,但還起來的時候,可能就不那麼容易了,要時刻盤算著賣方治老人的病。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新京報給出了一道選擇題:如果不去收集這“六個錢包”,單靠自己的力量已經難以在一線城市買房。

如果真的拿到“六個錢包”,雖然可能有幸擠進有房一族,卻又不得不承擔起雙方家庭的全部歷史責任。

年輕人怎麼選,不只是取決於年輕人是自私的還是非自私的,更來自於這個社會是自私的還是非自私的,殺雞取卵不只是對家庭,還有對這個社會自己。

六個錢包首付論,要求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貿戰,至少能讓上層的緊張中,得以讓普通人有一絲的喘息之機,而在這中間,可能還有些許變數。

但結局如果真的沒有任何變數,那麼我們每個人可能只能認命了,最佳家國的歸屬,大致上已有了人選,我們也將喪失對世界的所有競爭力。

也許現實逼得人們不得不啃老,但依然不妨礙公然鼓勵年輕人啃老是條不歸路。

2018—4—26落筆於墨辯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