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問題:以前農民交了那麼多公糧,老了卻什麼也得不到?

關注深山掌櫃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保障,享受到的社會福利也越來越多。現在國家針對社會的養老補貼保障逐年增加,今年的養老金已經上調了5%,我國的養老保障事業也實現了14年的連年上漲,大家享受的養老需求保障越來越高。現在的城鎮職工養老金已經達到了2500元/月的平均水平,這樣一來城裡的老人就不用再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

農村養老問題:以前農民交了那麼多公糧,老了卻什麼也得不到?

但在農村可不一樣,因為農民對新農保的養老保障意識不強,所以很多人都沒有繳納新農保的習慣。大家只能享受到國家所發放的基礎養老金,雖然今年的基礎養老金上漲了18元,但農民也只能領取88元的補助,想要保障農民的生活還是很難的。

當然對於那些已經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可以免費享受國家所補助的基礎養老金。但前提條件就是子女都要繳納新農保的保費才行,此舉目的就是加強農民對新農保交費的重視程度。新農保的交費原則為多繳多得,最少交15年的時間,到60歲之後方可領取養老金。根據繳費的檔次和年限決定農民實際領取的保費。

農村養老問題:以前農民交了那麼多公糧,老了卻什麼也得不到?

當然對於那些已經年近60歲,但在過去也沒有繳納養老金的一群農民,這些人如果想要享受到更多的養老保障,那就可以一次性繳納9萬元,這樣一來就能夠領取800-1300元的費用,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經試點。雖然很多農民都表示一次性拿不出這麼多錢,但這項政策的初衷還是很好的,想讓農民享受更多的養老保障。

但很多老人卻表示,過去繳納多年的公糧,是不是都白交了?可以折算成養老金嗎?

農村養老問題:以前農民交了那麼多公糧,老了卻什麼也得不到?

相信很多80後的朋友應該能夠記得,在過去農民種地是要繳納公糧的,一般來說一畝地要交上200斤,且要求質量達標,水分也不能超出標準。那時候農民都要排著長隊交納公糧,基本上要排上半天才能輪到自己。而到了06年的時候國家取消了農業稅,種地還能領取補貼。

那時候交納公糧都是為了城市裡的工業發展,很多農民冬天都會面臨沒有糧食吃的局面。以前的人交了那麼多公糧,現在老了卻什麼也得不到,城市的企業職工每月卻能領取幾千元的工資,農民心裡並不是很高興。

農村養老問題:以前農民交了那麼多公糧,老了卻什麼也得不到?

但想要將公糧轉化為養老金的難度很大,但希望國家能夠多為農民考慮一些。對於交公糧換養老金,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