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打工,一天好幾百,抽6塊的煙,村幹部務農,抽20的,爲啥?

農村現在60歲以下的勞動力基本上都打工去了,說起來只有一種農民可以也必須留在農村,那就是村幹部。跟農民的情況不同,村幹部雖然不在編,但是也是按月領取固定工資的人,只是這個收入跟農民工比的話並不高,通常只有一兩千塊錢,而在外的農民工,尤其是有點技術的,現在一天起碼好幾百。按理說工資高,消費能力也要強一點,但老徐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農民打工,一天好幾百,抽6塊的煙,村幹部務農,抽20的,為啥?

農民打工,一天好幾百,抽6塊的煙,村幹部務農,抽20的,為啥?

1、農民的收入虛高

現在普遍流行一個說法,那就是農民只要不偷懶,踏實肯幹,都不會賺不到錢,畢竟一天就好幾百。可這種說法有一個比較嚴重的“漏洞”,那就是忽略了農民收入的持續性。如果按天為單位的話,農民一天賺幾百確實是存在的,但如果按月或者按季度為單位的話就會發現,其實農民賺的並不多。受天氣,環保,收入結算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農民要想真正月入過萬難度還是挺大的。一方面收入虛高,另一方面要用這個收入支撐起一個家庭,所以農民工只能從自身省錢了,抽6塊錢的煙也就不難理解了。

農民打工,一天好幾百,抽6塊的煙,村幹部務農,抽20的,為啥?

2、面子

現在都講交際圈,農民打工的時候,接觸的交際圈都是打工的,彼此之間都知道,在外打工不容易,也沒什麼好放不下面子的,即便是彼此讓煙,也都是差不多的價位的。而村幹部則不一樣,動不動就要出去開會什麼的,作為村裡的門面和代言人,村幹部是整個村子縮影的集中,所以要捯飭的體面一點,以免損壞整個村子的形象。

農民打工,一天好幾百,抽6塊的煙,村幹部務農,抽20的,為啥?

3、消費習慣問題

農村的文化當中,勤儉節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也是農民家教中的重要層面,受這種文化的影響,即便是有些農民家庭條件還不錯,可是也養成了比較接地氣的消費習慣。這種習慣沒有隨著家裡條件變好而有太大的變化。不過隨著農村年輕一代的慢慢成長,可能這種情況未來也會有比較大的變化吧。

農民打工,一天好幾百,抽6塊的煙,村幹部務農,抽20的,為啥?

當然,除了上邊的這3個原因外,還有些村幹部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為了在村裡能“高人一等”,所以才買好的貴的,但這畢竟是少數,相信隨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進步,這樣的村幹部會越來越少的。農民打工,一天好幾百,抽6塊的煙,村幹部務農,抽20的,為啥?農民朋友,你心裡的答案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