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与桃花源》:顶级制作助力“成长”式合家欢

《猫与桃花源》:顶级制作助力“成长”式合家欢

今年是狗年,但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种,猫咪依然拥有着庞大的“铲屎官”。好莱坞与日本动画中,都有不少以猫为原型的经典角色,如汤姆、加菲猫和多啦A梦等,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黑猫警长也曾风靡一时。

我们都知道桃花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这位大诗人构建了一个桃花盛开、风光旖旎、民风纯朴、令人无比向往的世外仙境。而猫的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当猫遇到桃花源,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4月5日,由追光动画出品,王微编剧和导演的3D动画片《猫与桃花源》,将在全国各大影院开画。

《猫与桃花源》:顶级制作助力“成长”式合家欢

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中,生活着一对猫咪父子,爸爸毯子是只超级胖的肥猫,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最大的爱好是趴在阳台上发呆,最大的成就是攒了一身肥肉。而儿子斗篷却活波好动,有一颗永不安分的心。

对外面的一切,老爸视若无睹,斗篷却兴致盎然。一只雌性鹦鹉“金钢”的到来,更让他想念自己的母亲。而当听说了桃花源的故事之后,小猫一个大胆的计划也酝酿出来了。儿子不辞而别,自然让当爹的非常揪心。更糟糕的是,斗篷一出去,就遇到了大麻烦。他们的敌人,远比想象中的更加狡猾残忍……

《猫与桃花源》:顶级制作助力“成长”式合家欢

有别于追光动画的前两部作品《小门神》《阿唐奇遇》偏重于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猫与桃花源》首次将主角定位为动物,并且采用了父子双主角的形式。斗篷象征着对少年梦想的义无反顾,毯子则诠释了父亲这一角色的教育意义。

“猫不是鸟,猫不能飞。”这是毯子的口头禅,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对嘛,这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论调何其一致。他们不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要求后者安分守己,脚踏实地,却往往忽视了,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即使看似再平凡的生命,也可以发出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

而动画中的斗篷,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父亲上了一课,让这位肥猫认识到了儿子的奇妙创意,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孩子的安危,他勇敢地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变得不再有任何顾忌。在随后的冒险之旅中,这对父子都经受住了重重考验,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猫与桃花源》:顶级制作助力“成长”式合家欢

《猫与桃花源》主打的“成长”式的合家欢主题,在过去的中国动画片中是并不多见的。作为编剧和导演的王微,既留学于西方名校,又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研究,本身也是一位孩子的父亲。显然,他将自己的不少心得也融入了其中。影片中鲜活饱满的各个角色及悬念迭起的剧情走向,会让孩子们看得很开心;而其中包涵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又能引起成年人的共鸣与思考。

“有些事情没道理,但做起来感觉更对”,这是影片向观众传递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其中透露出的浓浓少年气,也令它更加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其实,桀骜不驯、不顾一切的斗篷,何曾不是年轻时的毯子?那些沉寂于内心的激情,只要条件合适,又将会重新迸发出来,放射出熠熠光芒。

《猫与桃花源》:顶级制作助力“成长”式合家欢

王微主导下的追光动画,一直都在追求匠人精神,对作品自然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而《猫与桃花源》的制作水准,相比之前两部作品又有了进步,“中国皮克斯”并非溢美之词。影片中的场景全部采用实景搭建,城市以现实的重庆为原型,加以艺术再造而成,摩天高楼直冲云霄,繁忙的码头船只穿流,时尚气息相当震撼。影片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植物素材库用于取材。

作为2018年首部为猫奴打造的动画电影,各种猫的形象,自然是影片着力塑造的。我们不难看出,片中动物的毛发制作得极其精良,几特别是当小猫落水之后,那种湿漉漉的画面,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而几场动作戏,也将惊心动魄之感营造得相当到位,让观众不由得捏一把汗,为猫咪父子的命运纠结感叹。在3D效果之下营造出的梦幻场景,令观众如同被萌猫紧紧环绕和包围,并参与到他们的旅程和冒险中。

周华健和许巍两位华语音乐的殿堂级歌星倾情加盟,也让这部影片更受人关注。周华健不仅为片中的弹琴猫配音,还创作了主题曲《流浪的终点》。即将迎来五十生日的许巍,则创作了《无人知晓》《以后见》两首歌,并为电影打造了专属EP,给歌迷和影迷带来了太多惊喜。

《猫与桃花源》:顶级制作助力“成长”式合家欢

到底有没有猫的桃花源,那里有没有斗篷的妈妈,为什么一个雕塑工厂中隐藏了那么多秘密?当影片走向尾声,一切谜底终将大白于天下,但留给观众的感动与回味,却是真实而长久的。愿你千帆过尽,归来依旧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