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對於吃貨來說

美食可以治癒2018年所有的悲傷和迷茫

2018年,吃飽了才能挽起袖子加油幹哦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曹妃甸區享有“北方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依水而作、賴水而生的農業特色,使水稻、水產成為農業發展的兩張“名片”。

“一袋米”“一條魚”滋養了世世代代的曹妃甸人,勾勒出這片魚米之鄉的農業底色。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每年四月中旬這裡的人們便開始了秧苗的培育工作,選一塊秧田種下種子,經過一個月的生長期,秧苗便可以種植到稻田裡了,這就是大米和普通農作物種植方面最大的差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插秧應該是赤足站在泥水裡的,但現在這裡的大米從種到收已經實現了機械化。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春去秋來,四季往復,這裡不僅有時間的推移,更有農民們在水田裡的日夜勞作。春天裡脆嫩、矮小的秧苗,秋天的時候已經變得品相端正,顆粒飽滿。千頃稻田一望無邊,這塊土地上承載著不光是農民一年的辛苦,更是人們未來生活的保障。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大家都聽說過陽澄湖大閘蟹,前一段時間網傳一張少年吃螃蟹的圖片,“1945年的上海貧困家庭,靠吃陽澄湖大閘蟹勉強度日。”讓許多食客唏噓不已。在曹妃甸當地人的眼裡,本地的河蟹絲毫不比陽澄湖大閘蟹遜色多少。它們蟹殼青黑,雙螯有力,當你覬覦它們美味的時候,它們能八足挺立,雙螯騰空。

春天插完秧苗後,人們便將蟹苗放在水田裡定期餵養,蟹苗隨著秧苗、魚苗一起成長。這裡每一塊水田都像是一個微觀的生物圈、一個世外桃源,水下的螃蟹和魚兒們隨著稻穀一起在這世間往復輪迴。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收穫的季節總是令人欣慰而喜悅,人們會在秋收完畢後,心滿意足地享用大自然的饋贈。

大米淘洗乾淨,入鐵鍋加水適量,燃燒稻秸加熱鐵鍋直至燜熟,在這期間你會聞到米香混著燃燒秸稈的味道四散開來,香甜軟糯中混著一種草香。在燜米飯期間鍋裡早已燉起了鯽魚,鯽魚大概巴掌大,話說這樣的鯽魚最為鮮美。當然重頭戲還是蒸螃蟹,螃蟹洗乾淨入鍋,少許水、適量鹽,開火。隔著玻璃鍋蓋你能看見螃蟹在鍋裡逐漸由青黑變成橘黃,透著一股淡淡的鮮味。

可能是離海較近的緣故,當地人都喜歡吃味鮮的食物。特別是在烹飪水產時,很少放除鹽以外別的調料,就像《舌尖上的中國》裡說的,越是高檔的食材烹飪方法就越簡單。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開飯了,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飯桌旁開始享用一年辛苦的成果,米飯柔軟爽滑、醇厚糯香,大口地咽起來那種厚重的感覺經過喉嚨會讓你回味無窮。夾一塊魚肉放到嘴裡,若是爽滑細嫩,毫無纖維感那一定是魚肚子的部分,若是吃起來口感緊緻、濃郁鮮香那一定是魚脊背;若你想讓飯菜的味道進一步昇華,那就把魚湯澆到米飯上,魚的鮮香融化在米飯的軟糯中,讓你吃出幸福,吃出滿足。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當你還沉浸在“魚湯蓋飯”裡不能自拔的時候,最讓人期盼的螃蟹終於終於登場了。南方人吃螃蟹都是剪子、勺子一塊上,蟹腿分三節,蟹鉗分三段,吃得很精緻,但這種方法太過於繁瑣。當地人吃螃蟹充滿了北方人的豪爽,不需要藉助任何工具,只靠雙手和牙齒就把這美味河鮮吃得汁乾肉盡。蟹腿去“頭尾”用力吸到嘴中,肉質嫩滑;蟹鉗裡的肉富有嚼勁兒,易鬆散。最美味的還是蟹黃和蟹膏,蟹黃有點像雞蛋黃的味道,但比雞蛋黃更鮮美。蟹膏口感細膩、綿密,當你細細品嚐的時候蟹膏會逐漸融化並散發出鮮香,讓人慾罷不能。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斗轉星移,季節更替,冬季是農民們享受豐收喜悅,為來年耕作休養生息的季節。寒風中農田裡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只有路邊的稻草垛和被犁過土地向天空訴說著今年的成果和明年的希望。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舌尖上的曹妃甸」大自然的饋贈!源自曹妃甸的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