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新10個月,南京這個小區又搭起了腳手架……

刚出新10个月,南京这个小区又搭起了脚手架……

離小區出新工程隊撤出小區差不多才10個月,最近,祁家橋的一些居民發現:一邊,剛剛出新好不久的外牆又搭起了腳手架,開始了新一輪出新,另一邊,已經半年多了,拆掉的窗子還沒裝上玻璃,路燈只有線沒有燈。

刚出新10个月,南京这个小区又搭起了脚手架……

新刷的塗料牆又貼上了新牆紙

在三步兩橋和祁家橋,小區出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到處都是工人施工的轟隆聲,建築材料隨處可見,不少沿街的樓棟外立面已經基本完工,米色的石質牆紙,嶄新的深棕色鋼材窗框,非常高檔漂亮。但是居住在此地的趙廣珍阿姨卻指著牆紙裡頭灰色的內牆告訴記者,這些灰色的外牆就是去年出新的時候剛剛粉刷的。

趙廣珍阿姨告訴記者,2017年6月開始,三步兩橋、祁家橋社區開始小區出新,外牆都刷上了嶄新的灰色塗料,重新做防水、樓頂保溫、管線入地、拓寬道路、增設路燈等等,附近居民樓都被刷上了洋氣的深灰色。大約在10月份,祁家橋的出新基本完工,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才過了10個月左右,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出新。

刚出新10个月,南京这个小区又搭起了脚手架……

建築工人告訴我們,上一次出新的標準比較低,大約280元/平方米,這次出新的標準顯然高了,能達到600多元/平方米,的確是高檔漂亮了很多,但是難道幾個月前的出新白做了嗎?這些錢能不能做點更需要的事,比如給老房子裝電梯?給還沒出新的房子做改造?

刚出新10个月,南京这个小区又搭起了脚手架……

記者在省委黨校、祁家橋附近的好幾處正在出新的樓棟現場看到,的確好幾棟被腳手架圍住,正在貼米色石質牆紙的外牆都是刷著嶄新的深灰色塗料,而沒出新的地方,是淡黃色的外牆,不少牆面都已破損,露出裡頭磚石。趙阿姨說,去年出新工程期間,工人們就像蜘蛛人一般拿著滾筒在樓上刷新油漆,沒搭腳手架,現場來看,剛剛出新10個月左右的牆體基本比較新,就是有地方上色略有不均,有深有淺,有的牆面已經被印上了小廣告,一些接縫和彎角出現了斑駁脫落的痕跡。

此前工程還留了“尾巴”

在祁家橋9-19號門口,小區都被刷成了嶄新的深灰色,綠化帶也是重新修整過的,但是住在一棟一單元的王阿姨告訴記者,他們小區的出新工程在春節前後就結束了,但是留下了不少“尾巴”:

1、工人粉刷都是踩著雨水管作業,導致雨水管接頭處漏水,一到下雨天就開始出現“噴泉”,接口附近的居民窗子根本不能開。2、公共走廊的外窗年久破損,被工人拆掉,說是會換新的,結果工程隊已經完工撤離半年多了,窗子還沒裝上,一旦下雨,雨水便漫進樓道,非常不方便。3、小區的路燈全部都埋了線管,但是半年多了,至今只有露出土地的一小截管子,一直沒路燈裝上去。4、電線入地工程也沒能善始善終,電線互相纏繞像被打亂的毛線團,也半懸在空中,大風大雨一來感覺都搖搖欲墜,還不如以前沒出新前捆綁在電線杆上紮實……

“這些問題我們向社區、城管、街道都反映了很多次,工程隊沒撤的時候,有負責人來看過,但是看了一下就沒下文了。至今我們下小雨不敢開窗,晚上沒路燈,不僅漏水,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記者隨後來到三步兩橋社區, 對於“才出新又出新”的問題,社區的陳主任告訴記者,小區出新是按照區住建局規定的步驟和規劃進行。每次出新都前會經過居民議事會的討論,一共有十幾次會議,都是在每棟樓貼上通知,大部分居民都同意此次出新。

鼓樓區住建局:停止重複出新

記者又就此事採訪到了鼓樓區住建局的石副局長,他表示,祁家橋的確去年才進行的老小區出新,現在記者看到的出新工程主要是街巷的立面整治,去年的出新標準是260元/平方米,而今年街巷立面改造要求比較高,需要街巷整體面貌提升,改造標準要高不少,達到700元-800元/平方米,有些還沒出新的樓面就直接按新標準出新,有的已經出新的,要保持一致就準備一起再度出新。

刚出新10个月,南京这个小区又搭起了脚手架……

下午我們已經和街道對接核實過,的確祁家橋地區有些樓棟存在‘才出新又出新’的情況,我們已經著手篩選這部分樓棟,停止重複出新。至於為什麼有地方還是老樣子,是因為為避免小區變成‘大工地’,出新工程是分批次進行的,可能還沒排到。至於出新的‘遺留問題’,我們會聯繫施工方,儘快為老百姓解決問題。

老舊小區出新是老舊小區的春天,打造有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社區是好事,記者在不少老舊小區精品示範小區裡都看見綻放了真誠笑容的老百姓們。但是好事一定要做好,才能讓老百姓真正獲得幸福。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劉娟

刚出新10个月,南京这个小区又搭起了脚手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