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縱深推進「放管服」 在更多領域優化營商環境

5年來,江蘇省實施一系列“放管服”改革舉措,營商環境居於全國前列。“不見面審批”改革得到中央肯定,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怎樣對標中央新要求、呼應企業群眾新期盼,持續攻堅克難,把改革的“江蘇品牌”擦得更亮?7月30日,江蘇省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將“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推動審批服務更加便民化。

優化營商環境,從“3550”走向“1+8”

3個工作日內註冊開業、5個工作日內獲得不動產權證、50個工作日內取得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3550”的改革目標,江蘇省已基本實現。在此基礎上,江蘇省決定在更多領域發力,優化營商環境 ——納稅服務、跨境貿易、電力接入、融資貸款等都與企業生存發展緊密相關,審批服務都有提升空間。

會上,“1+8”政策文件的徵求意見稿發佈。“1”指《加快推進“不見面審批(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部署主要任務,並提出力爭今年底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不動產登記、納稅、跨境貿易、獲得信貸等7項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目標。“8”包括:省稅務局、省電力公司、省金融辦、南京海關、省信息中心分別制定的推進納稅便利化、優化電力接入、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優化報關通關、推進信息共享應用等5個方面的政策文件;省工商局、省國土廳、省住建廳分別牽頭制定的推進“3550”改革的行動方案。江蘇省將在上述領域拿出一系列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實在舉措。

省編辦主任俞軍表示,江蘇省還將推動“不見面審批”實現標準化、規範化,做好、擴大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系統謀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複製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經驗,結合機構改革協調推進“放管服”改革。

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陳金虎介紹,江陰去年7月正式啟動縣級集成改革試點,通過組建行政審批局開展全鏈集中審批,打造鎮街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一窗通辦”等舉措,構建起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新體系。此外,還建成基層治理、社會救助和生活服務新體系。下一步,江陰集成改革的經驗成果,將向全省推廣複製。

三級政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80%

江蘇政務服務網一年訪問量達4.6億人次,江蘇12345在線服務滿意率達98.9%。在政務服務已取得較好成績的基礎上,江蘇省明確提出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的目標,要求:已有和新建的PC端、APP端、微信端的政務服務應用,全部進駐政務服務網,實行一體化運營。今年底前,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80%。

按照“應上盡上”的原則,江蘇省不斷提高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數量和質量,豐富“不見面”審批(服務)場景。省政務服務辦副主任胥家鳴介紹,作為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試點省份,江蘇省年底前將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政務服務門戶,在形式上統一規範、內容上深度融合,讓企業和群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全國漫遊”。省市縣三級辦件量前100位的事項,將按照個人“一證通辦”、企業“一照通辦”的要求,推進辦事材料目錄化、標準化、電子化,開展在線填報、在線提交和在線審查。

依託省財政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江蘇政務服務網將開通電子繳款服務,接入全省財政部門非稅收入收繳系統和教育、公安、司法、交通等主要的政務繳費專用收費系統,實現 “支付通全省”。

江蘇省還將加快五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網的鄉鎮(街道)頻道,全面公開鄉鎮(街道)、村(社區)政務服務事項,提供規範、準確的辦事指引並逐步實現“一網通辦”。

江蘇省還要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提升“一站式”功能,實現“一窗通辦”。有條件的地方探索“5+X”工作日模式,提供錯時、延時服務和節假日受理、辦理通道。在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體驗區、自助區,引導群眾通過網上辦、快遞送等快捷渠道申辦,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融合發展。此外,依託全省12345在線平臺,對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開放式評價,及時分析辦事堵點。

推動數據共享,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大數據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手段,在加強監管中,發揮著“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省領導要求,加快推進江蘇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數據共享,儘快實現“數據通、業務通、應用通”。

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漢春給出一張“時間表”:繼續清理“殭屍”信息系統,整合分散隔離的信息系統,在今年9月底前形成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政務信息“大系統”;今年底前,形成國家、省、市三級互聯互通的數據共享交換“大平臺”;加快省大數據管理中心建設,明年6月底前,為全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和開發應用提供核心大數據基礎設施,打造數據匯聚全面、分析挖掘深入、應用服務廣泛的省級大數據管理中心;加快建設基礎庫、主題庫和省市政務信息共享網站,明年6月底前,基於共享網站,為各級政府治理、行政審批、便民服務、智慧城市建設等提供數據支撐,實現基礎數據和重點領域數據的共享服務和聯動辦理。

抓“放管服”改革要堅持放管結合。江蘇省的監管機制是,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

在全面強化市場監管方面,江蘇省將統一“雙隨機、一公開”的制度和流程,推動 “雙隨機”全覆蓋、結果全公開;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和“互聯網+監管”,推進事中事後監管信息“一網通享”,做到“一次檢查、全面體檢”;結合地方機構改革優化人員配置、充實基層監管隊伍,培養“一專多能”式監管人員。

在完善信用監管機制方面,江蘇省將加強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應用,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向各級政府監管部門開放數據,並與政府審批服務、監管處罰等工作有效銜接。年底前,江蘇省將依託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和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初步建成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系統,讓市場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江蘇省啟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大幅減少執法隊伍種類,合理配置執法力量。改革過程中,探索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建立健全跨區域執法協作聯動機制,解決多頭多層重複執法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