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貧民窟里的一日三餐,泔水也能當寶賣銷量還特別好!


不曉得你是否聽說過“pagpag”,這個名詞被翻譯為垃圾廚餘或者是“垃圾炸雞”,是菲律賓馬尼拉北邊Tondo區民眾的日常食物,而這些食物其實都是從各家飯店運來的“廚餘”。

菲律賓一項最新調查數據顯示,費率並忍飢挨餓的家庭數量再創新高,達到480萬個,佔全國的23.8%,Tondo區是許多人熟知的貧民窟,這裡的居民經濟拮据,根本沒多餘的錢可以買到新鮮的食物,因此就靠各家飯店運來的廚餘維生,而這些廚餘也不是免費贈送的,因為需要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還必須花錢才能買到。

“pagpag”之所以會稱為“垃圾炸雞”,是因為這些廚餘多來自速食餐廳,因此這些廚餘中才會有更多的剩肉,每天清晨當垃圾車將一袋袋垃圾運來時,負責販售的人們就會徒手翻開這些臭氣熏天的垃圾,在裡面找出那些還沒有腐壞、看起來還能吃的碎肉。


要這麼辨別這些肉有沒有壞掉,大部分人都會先用鼻子聞聞,再用舌頭嚐嚐看,而將這些碎肉帶回去後,販賣者會將肉分成兩個等級打包,肉多一點的賣30塊錢比索肉少一點的則賣20比索由於價格比新鮮的肉便宜很多,所以“pagpag”在貧民窟銷量超好。

買回這些“pagpag”,窮人們雖然有一套自己的處理方式,但是大多都只是用清水做簡單的沖洗,再用重口味的調料混合加熱就可以端上餐桌成為家人的午餐、晚餐。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只要透過高溫烹煮,就能消滅廚餘上的細菌。

這樣的食物吃下肚肯定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雖然政府也一再宣導這些廚餘肉會導致各種疾病,但對這些貧民窟的人來說又有什麼選擇,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買的起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