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夫兒媳講述當年的輝煌——豪門只在傳說中

“蔣、宋、孔、陳,他們也是凡人,都有過錯,如今功過均交由歷史評說。他們的沉默裡涵蓋著無奈,他們的沉寂亦是對歷史的交代。”陳立夫的三兒媳婦陳林穎曾平靜地講述昔日家族歷史。

陳立夫兒媳講述當年的輝煌——豪門只在傳說中

曾經輝煌的“四大家族”

陳立夫有三子一女,長子陳澤安由臺灣大學農學系畢業,由於陳果夫沒有子嗣,陳澤安被過繼給陳果夫,陳澤安後赴美國求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知名植物病理學家,如今80歲。次子陳澤寧由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後在一家公司擔任研發工作,如今已79歲。女兒陳澤容16歲時就赴美學習音樂,如今也已72歲。陳林穎曾的先生陳澤寵是陳立夫最小的兒子,是普度大學航空工程系和工業設計系的雙科碩士,畢業後在洛杉磯工作。

1950年,9歲的陳澤寵跟隨父親陳立夫赴美。當時的陳立夫已退出政壇,在美國新澤西經營一家養雞場。“公公的雞場開了好幾年,被燒掉過兩次,還遭遇雞瘟。當時李敖質疑,陳立夫先生怎麼可能打著領帶去餵雞?我先生跟李敖說,你實在不瞭解我的父親,他相當注重禮儀,又常有人去農場拜訪他,他總不能衣衫不整接待客人,所以他才經常打著領帶做農活。的確,當時孔祥熙、宋子文等很多人都曾去看望他。姐姐澤容訂婚時,爸爸媽媽親手用雞蛋做了3個大蛋糕,招待了150多位客人。”陳林穎曾用“解甲歸田”來形容公公陳立夫當時的狀態。

在陳林穎曾看來,公公陳立夫晚年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早晨5點起床,然後是寫毛筆字、看書。他很保守,如果有10元錢,往往只做七八元錢的事情。他擔任了臺灣中國醫藥學院30年的董事長,為這所學校募款,一直做到過世……“公公組織了一個‘老人會’,原本80歲的老人才能入會,後來老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公公就將‘入會標準’降低到60歲。只要有走的老人,公公都親自到殯儀館去送行。”

夫人孫祿卿的離去顯然對陳立夫的影響最大。“婆婆畢業於上海美專,喜歡理家,是標準的賢妻良母。他們夫妻的感情很好,公公常講,‘愛其所好,敬其所異’。”陳林穎曾說。

“我們一家都沒有再從政。陳立夫先生沒有明說不讓後代從政,但他主張讓孩子的興趣自由發展。我先生回臺灣時,蔣經國先生曾找過他,問他是否有興趣為民航局服務,擔任高級職務,我先生表示自己對環境不熟悉——實際上,陳家並非認為為官就是榮耀。”陳林穎曾說,先生陳澤寵從來不事張揚,“總是等他做到某個程度時,人家才發現他原來是陳家的兒子。”

陳家第三代孫輩目前共12人,分別在金融機構、醫療工程機構和高校任職,“他們都很傑出,都是哈佛、MIT、普度、斯坦福等名校畢業。”陳林穎曾說。陳林穎曾的長子陳紹誠今年27歲,次子陳紹仁今年25歲,兄弟倆在臺灣唸完高中後到父親的母校普度大學學習工商管理。

去年7月,陳澤寵帶妻兒到北京旅遊,其間身感疼痛,8月初陳澤寵住院體檢並接受腫瘤切除手術,術後病情惡化,最後不治身亡。先生陳澤寵的突然辭世,讓54歲的陳林穎曾難掩憂傷,面對記者時甚至幾次淚水盈眶。“我先生在我們家是全能的百科書,他本來想兩年之後退休,現在卻突然離去,事情發生得太突然,恍若一夢。”

陳林穎曾第一次見到宋美齡是在她的100歲生日宴會上,站在公公陳立夫身側。看到兩位老人相對,她頓時感覺歷史撲面而來,那種感覺如此洶湧,無以形容。“現在我們跟孔、蔣、宋家還會偶爾聯繫,在不同的地方我們會碰到,那時我們會想——我們原來是有淵源的,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