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生存策略:置於死地而後生(六)

衣服破舊了,就要扔掉;樹葉到冬天,就要凋零,人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死去,儘管這是非常正常、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人們都避談死亡,認為不吉利,就像諱疾忌醫一樣。假如人只有生,沒有死,那世界會變得怎樣呢?

癌症患者的生存策略:置於死地而後生(六)

有一首詩寫道:“從某種角度來說,死是生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死亡,人們就不會珍惜活著的時光。如果花從不凋謝,人們也就不會在它綻放時,如此欣喜。”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珍惜生命、愛惜身體、敬畏神靈!

誘發癌症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癌症已經被很多科學家定義為生活方式病,目前從我們國家癌譜發病情況來看,排前十位的癌症,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等等,都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如果對致癌原因做一個細分,第一位的就是生活方式,已經有確切的研究數據顯示,75%的癌症與生活方式相關。

吸菸是很明確的誘發癌症的因素,喝酒、熬夜、缺少運動、肥胖也已經確認會增加癌症風險。吸菸致癌:研究發現,吸菸是產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煙至少會產生10萬個自由基,從而導致癌症和許多慢性病。最近,英國牛津提德克里夫醫院對3.5萬名吸菸者進行長達50年的研究得出了結論,結果顯示,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竇癌等到11種癌症與吸菸“顯著相關”。為什麼吸菸的人容易感冒,是因為人體的淋巴細胞活性降低,導致癌症。

癌症患者的生存策略:置於死地而後生(六)

被稱為“防癌鬥士”的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琳達•鮑爾德教授把口腔咽喉癌、食管癌、肝癌、腸癌、乳腺癌稱為“酒精相關癌症”。就在2015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正式 界定酒精為“致癌物質”,與菸草齊名。她解釋說,儘管酒可以分為紅酒、啤酒和白酒等不同種類,但主要成分都是乙醇。當酒精在肝臟中分解時,會產生有毒物質 乙醛,從而損害細胞DNA,引發癌變。比如在肝臟內,乙醛會導致肝細胞生長速度超常,可能因此發生基因改變,最終致癌。酗酒與乳腺癌之間也存在明顯關聯。酒精會改變性激素水平,尤其對雌激素干擾較大,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英國南安普敦大學臨床肝病學負責人尼克•謝倫教授表示,能夠致癌的飲酒量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多,而是隻要一週一瓶紅酒就會讓女性患乳腺癌風險增加10%。此外,酒精還會降低人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水平,引起細胞和腸道內壁變化,繼而引發腸癌。

癌症患者的生存策略:置於死地而後生(六)

有研究發現,熬夜,會增加患癌風險。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目前發現了可以解釋此風險增加的關聯。在人類和大多數其他生物體中,由光支配的生物鐘,通過控制細胞活動來調節人體生理的關鍵方面,這些細胞活動包括新陳代謝和細胞分裂。在小鼠研究中,MIT的研究小組發現在控制細胞生物戒律的基因中,有兩個基因也具有作為腫瘤抑制的作用。這些腫瘤抑制基因的丟失,無論是通過基因消除還是正常的光/暗循環導致的破壞,都將使腫瘤的侵襲性變強。“如何擾亂生物戒律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擾亂之後似乎會推動腫瘤發生,”這是麻省理工學院科赫研究所發表於7月28日《細胞新陳代謝》上文章觀點。

儘管世界上已經公認,癌症不屬於不治之症,但是一直排在死亡率疾病的前三甲之內。而且,癌症造成的心理壓力也遠遠大於其他疾病。所以說,癌症直接和間接地對身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心理壓力大也是一個誘發因素,它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有一個著名的實驗,科學家把十隻小狗分成兩組,一組放在安逸的環境裡,另一組不停地被製造焦慮感,半年以後心理壓力大、焦慮感強的一組,6只裡4只得了癌症,解剖發現T細胞活性下降。說明心理壓力是誘發癌症一個很重要的外界因素。

癌症患者的生存策略:置於死地而後生(六)

假如沒有癌症、沒有死亡,讓人戒菸、戒酒、不熬夜,那就難上加難了。經常勸說病人戒菸,他們往往會說,戒飯可以,戒菸難。相反,癌症病人戒菸就容易得多了。曾有一個老菸民,已經62歲,從8歲就開始抽菸,每日煙不離手。查出有肺癌3個月來,就一根菸也不抽,我問他為什麼不抽?他說,哪個不想活呢!這也是死亡的恐懼,也是死亡的警示作用!

癌症病人幾乎是所有病人群中,依從性最好的,是因為癌症或者是死亡,促使他們反省,悔過自新,改變過去的不良生活方式,戰勝疾病,贏得新生。正如清華大學教授、作家格非說:“死亡其實是忌諱,但也不得不面對。西方有一句名言,我們其實在準備死亡,在學習死亡。我覺得中國也這樣,死是生的一部分。今天社會里面構成最大反省力量的就是死亡。如果死都不能讓你反省的話,你說還有什麼?很多人都說我是悲觀主義者。我覺得悲劇是人生的底子,人總是要死,要失敗,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才會展開自己的生命和情感。”

癌症患者的生存策略:置於死地而後生(六)

因生與死相對應而存在,對死亡的思考自然離不開生的對比。生死本屬自然循環,既要重視,又無需太過在意。俗話說:生又何歡,死又何苦。善待生活者,不懼生死;悲觀者,死生又有何意義。一般規律,求生是人的本能,就象是上帝早已編好的程序;求死則通常為弱者的放棄心理。若死亦不怕,生又何懼。所以,善待生活,善待自己。世間最恐懼的事情莫過於死亡了,你連死的勇氣都有,還有什麼能難倒你呢!

所以,死亡是對活著的最後總結與宣判,珍惜當下,少留遺憾,坦然接受。細心的人會發現每一個嬰兒初生之時都是攥著拳頭哭泣,說明要開始一生的奮鬥,而描寫走向終點的人多用含笑九泉,撒手人寰,說明一生的艱辛與困苦已經結束,正是這份坦然與釋懷才能讓逝者安息,生者奮進!

癌症患者的生存策略:置於死地而後生(六)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