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楨殺了慈禧太后寵愛的太監安德海,爲什麼慈禧太后沒有報復他?

一德格天1


  安德海,又名安得海,直隸南皮縣人。年少時自殘入宮做太監。其為人“藝術精巧,知書能文”,能讀《論語》、《孟子》。又善於察言觀色、阿諛逢迎。伺候過咸豐,後來在“祺祥政變”中出力不少,贏得慈禧信任;後又“以柔媚得太后歡”,當上了總管太監,成為慈禧身邊的紅人。在打壓恭親王,取消其“議政王”名銜中安德海也參與其中。一時間小人得志,勢焰熏天,甚至都不怕慈安太后和同治帝。據說丁寶楨也曾受過其凌辱,民間又傳安德海自宮未盡,是假太監。

  同治八年七月,安德海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借皇上大婚、採辦龍袍的名義乘樓船沿運河南下。囂張的安德海私挾婦女、張掛龍鳳旗幟、抓差納賄,一路招搖。到達山東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捉拿,並以太監出京違背祖制請旨處置。

  丁寶楨宦海三十餘年中一貫以勇於擔當、清廉剛正,敢於碰硬著稱。

  丁寶楨擬斬安德海的奏摺上報軍機處後,同治帝和恭親王立刻決斷,命軍機大臣寶望擬密旨,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山東,將安德海就地正法。並剝去衣服暴屍三日。

  按照慈禧誰讓她一時不痛快,她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的性格,丁寶楨仕途應該是岌岌可危。但出乎意料,丁寶楨又升為四川總督。這裡面也說明慈禧也非一般婦人。

  據說慈禧太后沒有報復丁寶楨的原因就是殺安德海後的“暴屍三日”。

  因為當時慈禧與安德海關係曖昧朝野盡知,丁寶楨此舉既是解恨也為慈禧澄清謠言。

  但清人薛福成的《庸庵筆記》記載:丁寶楨發現安德海是個假太監,及時採取了補救措施,把假太監變成了真太監,然後拖出去展覽,目的還是洗白慈禧。當然這裡面或許還有知道真相的意思。

  當然最後慈禧對丁寶楨的態度也耐人尋味:丁寶楨後來不僅升為四川總督,慈禧還特地為他寫了“國之寶楨”四個大字。

  歷史就是這樣,遮遮掩掩,虛虛實實。


趙燕雲


我們都知道慈禧身邊最有名的大太監是李蓮英,不過慈禧除了李蓮英之外,還有個寵愛的太監,那就是安德海,只不過是安德海死得有點早,還是被人殺掉的。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丁寶楨把安德海殺了算是得罪了慈禧,可慈禧太后並沒有怪罪丁寶楨,這是為啥呢?




慈禧沒有報復丁寶楨的罪名,反倒是安德海的罪名落實了。因為清朝祖例規定太監是不能出宮的,安德海違反了這一規定,在宮中待厭了的安德海就請求慈禧放他出宮,而且安德海出門沒有任何公文,還違例使用龍鳳旗幟,要是慈禧為了安德海橫插一腳,可能會招致朝廷大臣的不滿,慈禧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考慮,自然不會為了一個太監影響自己的政治前景。再有就是同治帝的支持,安德海在宮中時,常常挑撥慈禧跟同治的關係,同治早就忍不了安德海的行徑,只是苦於沒有辦法處理他,一看丁寶楨的上書,自然是贊成軍機處處置他。要是慈禧報復安德海的話,可能會引來同治皇帝的反對,慈禧不必為了一個太監與自己兒子關係鬧僵。

安德海也算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因為當時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慈安太后太后之間的關係也很緊張,所以丁寶楨一把安德海罪狀的奏摺呈了上來,就直接傳文說把安德海就地正法。

慈禧作為一名政治家,安德海說到底還是她手底下的一枚棋子,當這枚棋子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時,縱使她多喜歡,也不得不放棄,因為她自己的利益最重要。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1。安德海讓慈禧喜歡甚至寵愛,眾人都知道。但安德海做事太過分。很多時候他想辦成一件事都會打著慈禧的名義去做。這方面慈禧很明白,也想找個機會教訓一下。

1869年,同治帝到了大婚年齡,安德海遂藉口預備同治帝大婚典禮,再三請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宮中婚禮所用之物,獲得慈禧太后許可。有了太后的支持,安德海置清朝不許太監擅出宮禁的祖制於不顧,帶領著一班隨從,前呼後擁地出京了。

安德海率兩隻太平樓船沿京杭大運河順流南下,樓船上懸著兩面大旗,寫著“奉旨欽差,採辦龍袍”八個大字。大旗上又有一面小旗,中繪一個太陽,內有一隻三足烏。安德海在船上掛出三足烏旗,無異於公然宣告:為慈禧太后辦差。樓船的兩旁插有若干龍鳳旗幟,隨風飄揚。飛揚跋扈的安德海以欽差大臣身份出現,沿途一些趨炎附勢的地方官不但不敢告發,還爭先恐後地逢迎巴結,使得他更加忘乎所以為所欲為。

剛直不阿的丁寶楨知道後,馬上命人把安德海給抓了起來,並來了個先斬後奏。慈禧知道不但沒生氣,還賞賜了他。

2。當時一直瘋傳安德海是個假太監,而安德海和慈禧之間關係一直不乾淨,丁寶楨殺了安德海,正好封住了眾人的口,讓大家明白慈禧和他之間,沒什麼事,否則為什麼不護著不讓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