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漠北之戰有什麼意義?

老兵東雷


西漢漠北之戰的意義在於:漢朝邊境徹底解除匈奴人的威脅,壓在漢朝頭上數十年的這塊外患“頑石”終於被搬掉。自元光二年馬邑之戰至匈奴人撤離至漠北,漢朝與匈奴人打了整整二十年,漢軍先後取河朔之地,驅逐匈奴白馬王,解除匈奴人從河朔之地對漢朝首都長安的嚴重威脅;在河西走廊又重創匈奴左右賢王,逼降休屠王,已經剪斷匈奴人雙翼,匈奴人開始全線崩潰,為避免再次損失慘重不得不往漠北遷移。

此時的匈奴人遠撤至漠北,是給漢朝人打擊匈奴出了一道難題,雖然漢軍騎兵能縱橫草原,但是跨越大沙漠是需要大量且充足的輜重部隊和補給才能做到,面對路途長遠環境惡劣水源匱乏,沒有作好充足的準備這幾乎是不可能跨越沙漠打擊匈奴的,縱然穿越了沙漠,也早已人困馬乏無力作戰。

匈奴人逃離至漠北後,當時漢朝廷內多數人認為,此時對匈奴作戰幾乎不可能做到,因為這一仗需要多少錢糧,多少馬匹,多少人員才能橫渡沙漠戈壁直襲單于王庭?沒有人能籌算得出來,也不敢想象。但漢武帝在這個問題上提出驚人的認識,他認為,連自己的人都覺得遠距離作戰不可能,那麼匈奴人也必定認為漢朝人不可能做得到,那麼匈奴人就以為自己是安全的,這恰恰是出奇兵打擊匈奴人最好的時機。

在對匈奴人漠北之戰的準備時,漢武帝是傾盡漢朝所有的財政、人員和馬匹,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騎兵大會戰。據《史記》記載,當時準備的戰馬達十萬匹,用於後勤保障的後勤馬六萬。但是數量仍然不夠,由於馬匹數量不夠,官府開始大規模徵用民間私馬,規定,官兵和平民所帶用於作戰或後勤保障的個人馬匹都可以因馬匹的數量得到國庫的相應補貼。當時馬匹的總數量接近三十萬匹。除了用馬匹之外,漢武帝還下令動用五十萬步兵支援這次作戰的後勤保障。

元狩四年,漢武帝命令衛青與霍去病兵分兩路各率精兵五萬遠涉漠北,發動對匈奴單于的大決戰。霍去病軍團從代郡出發,行軍兩千裡到了漠北,遇到匈奴右賢王主力,霍去病軍團大破右賢王部,捕獲匈奴王子,韓王,屯頭王三人,其它將軍,國相,當戶和都尉等匈奴貴族八十三人,斬殺和俘虜匈奴七萬人。匈奴右谷蠡王所有部眾主力損失殆盡的同時,霍去病直逼匈奴老巢,踏平了狼居胥山。

此時,大將軍衛青軍團直搗匈奴王庭徹底擊敗匈奴王庭主力,單于各部族都受到衛青部的慘重打擊,經此一役漢朝邊境徹底解除匈奴人的威脅,壓在漢朝頭上數十年的這塊外患“頑石”終於被搬掉,此後數十年匈奴人都不敢以大股部隊南渡大漠,自此大漠之南再無匈奴王庭。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漠北之戰,漢軍全面勝利,殲滅敵軍9萬餘人,但漢軍也傷亡慘重,達三四萬人,糧草馬屁更是無數,這場戰役打得甚是艱苦,可以說是打經濟財力物力。但不管怎麼樣,漢軍打贏了,打贏了一切都好說。這戰之後,讓匈奴勢力大幅度的收縮,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危害漢朝百餘年的匈奴邊患,是漢朝對邊患戰爭的最高級別的戰役,意義深遠。這之後,雙方休戰。

由於此戰過猛,損失巨大,漢朝政府為了補這個坑,即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稅,百姓的負擔一下重了很多,很多人不堪重負,都成了流民,結果徵稅徵得更少,還不如以前。但另一邊的匈奴更慘,如此的毀滅性打擊,損失的人力物力財力幾乎是滅絕性的。人死得差不多了,牲畜也沒多少了,南部大量肥沃草原也丟了,只能跑去又貧又寒的沙漠,甚至西伯利亞,還被迫分裂出了很多小部落,可以說從此之後,一蹶不振,再也無力南犯。

最為重大的影響,應該是這個:絲綢之路。此戰之後,中原到中亞的絲綢之路,外交使節和商人空前繁忙。絲綢之路,從這之後載入史冊。


樓蘭澤華


首先匈奴帝國自冒頓單于繼位後東滅東胡,西逐月氏,北收丁令,昆堅等部南服漢朝成為橫跨大漠的強大帝國。其中以漠南,河南,河西草原最為肥美。漢武帝繼位以後經過河南,漠南,河西之戰後建朔方等五郡,河西四郡基本確立對河南河西的控制,對大漠以南的軍事優勢。匈奴為躲避漢軍鋒芒舉族遷往漠北,以單于主力和左賢王部積蓄力量,企圖在漠北以逸待勞靜觀其變好再次南下!在這種形勢下,漢武帝決定深入漠北徹底解決匈奴,通過漠北之戰,漢軍擊潰單于主力及左賢王部,徹底消滅了匈奴的戰略儲備!使得匈奴殘部只敢盤踞漠北,即使全殲李廣利七萬漢軍也不敢再次南下漠南。而後雖然也有襲略漢郡和攻擊烏孫也都以失敗告終。通過幾十年的戰爭雙方的國力都極大損耗,但對於匈奴來說更是毀滅性的。因此才有後來匈奴勢危各部紛紛叛變,丁令烏孫烏桓合擊匈奴,匈奴內部五單于掙位,三單于鼎立!最後呼韓邪再次統一匈奴,而此時匈奴已經衰落到極點。可以說武帝通過河南漠南河西漠北之戰徹底從國力上摧毀了匈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