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歷史上有些朝代先西后東,如西周—東周、西漢—東漢,為什麼宋朝卻是分南北?

玉心寶唄


首先要明確這個稱呼來自於後世史學界,主要是由於一個朝代的兩個階段(多個階段)通常採用一個國號,為了對其進行區分,因此誕生的不同稱謂。其次,所謂的東西南北是相對於各階段的都城相對位置所言。

一個朝代的兩個階段

例如西周、東周,西漢、東漢,北宋、南宋,這樣的稱呼都是後世為了對一個朝代的兩個階段進行區分所取的稱呼,當時的人們肯定不會這樣稱呼的。劉邦不可能在建立漢朝的時候就稱之為西漢,因為他肯定不會知道後面還會有東漢的出現,他的國號只是“漢”;同理,建立東漢的劉秀也不會將自己建立的國家稱之為東漢,因為在他看來,他是繼承了漢朝統治的,所以他的國號也是“漢”,而後世為了對著兩個階段加以區分,所以將其分別成為了西漢和東漢。西周、東周和北宋、南宋同理。

以都城相對位置進行稱呼

周朝先後定都於鎬京和豐京,周平王將都城遷至洛邑(洛陽),由於鎬京和豐京都在洛陽的西部,所以便將周平王之前的時期稱之為西周,而將周平王之後的時期稱之為東周。

同理,西漢的都城是長安,東周的都城是洛陽,與我們將兩個都城稱之為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一樣,漢朝的兩個階段便也被稱之為了西漢和東漢。

而宋朝不一樣,靖康之難以後,康王趙構先是在應天登基,在金兵的追殺下,他逃到了揚州,後來又被逼無奈,出海逃亡,最後在臨安(今杭州市)穩住陣腳,建立南宋。靖康之難之前,宋朝的都城在汴梁(河南開封),而之後則在臨安(浙江杭州),從地理位置上講,開封和杭州顯然是一南一北,於是便將宋朝的兩個階段稱為了北宋和南宋。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以實際統治地域進行劃分的,例如西晉和東晉,雖然從實際統治的地域來講屬於東晉丟失了對北方的統治,但由於都城從地理位置來講屬於一西一東,所以仍然被稱之為西晉、東晉。

題外話,除了東西南北方位之外,通常還有前後之稱

例如東晉十六國時期,由於很多國號都是重複的,後世為了對其進行區分,除了以都城方位將之區分外,如果兩個時期都城未變,還會以建立時間進行劃分,例如燕國就有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和西燕之稱,秦國也有前秦、後秦之分。


香茗史館


關於一個朝代分成兩段的劃分,主要是看首都的位置。在中國歷史上主要有西周和東周、西漢和東漢、西晉和東晉、北宋和南宋這四組。

西周和西漢定都於現在的西安,而東周和東漢定都於現在的洛陽,一西一東,這個沒有任何疑問。關鍵是西晉、東晉和北宋、南宋的稱謂讓人感覺到有些混亂。

西晉定都洛陽,東晉定都建康(今南京),北宋定都開封,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從首都的地理位置上來說,其實是即可以東西來劃分,也可以南北來劃分,按照西晉和東晉的叫法,宋朝應該被稱為西宋和東宋;如果按照北宋和南宋的叫法,應該將晉朝分為北晉和南晉似乎更合理些。

或許是中國自古以來關於這一問題幾乎都是以東西來劃分,先有西周東周、後有西漢東漢,再後來到晉朝時即便是衣冠南渡,也仍然沿襲這一分法,以西晉東晉來稱呼,畢竟洛陽在西,建康在東也是事實。

但是到後來,隨著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其經濟地位逐漸上升,南方不再是北方的附屬。政治上,先有南北朝對峙,再到後來南宋建立,南北方頻繁出現政治對立,故而後人將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而不再沿襲古人。雖然從首都位置上來說,如果將宋朝分為西宋和東宋也可以,但明顯不如叫北宋和南宋更容易讓人理解,畢竟當時的華夏在地域上確實又是一個南北分裂時期。

再反過來看晉朝,古人將其分為西晉和東晉就顯得有點不太合理了,但是約定俗成,誰也沒有必要去改變它。

其實這樣的劃分都是後人所為,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分法。《二十四史》中只有漢朝分成了《漢書》和《後漢書》,其餘周朝、晉朝和宋朝的歷史在《史記·周本紀》、《晉書》和《宋史》裡都是在一起的。


欄杆拍遍


老姐有邀,豈敢不答



這是後世用方位來劃分同一朝代(至少名義上)不同時期的做法,一般以國都方位作依據

當時人並不會自稱我是“西漢人”,“東周人”,“南宋人”……只會稱“周”,“大漢”,“大宋”



周初建都豐、鎬,即現在陝西西安;周平王東遷至洛邑,即現在河南洛陽。西周與東周都是姬氏天下,其實是一家人


劉邦建立大漢,定都長安,在現在陝西西安附近;王莽篡漢被滅後,劉秀與更始帝決裂稱帝,仍以漢為名錶示劉氏復興,定都洛陽。西漢與東漢同族,算隔了八代的堂兄弟



洛陽在西安東面,所以建都西安的稱“西X”,建(遷)都洛陽便稱“東X”





南北宋指公元960~1279年期間,由趙匡胤接受七歲的周恭帝“禪位”所建立的王朝,定都汴梁,又稱汴京、東京,即現在河南開封

注意:南宋沒有另立首都,朝廷所在地臨安從法理上來說只是“行在”,即臨時落腳點,以示不忘恢復之志

靖康之變中,趙宋皇室幾乎被一網打盡,群臣擁立徽宗唯一漏網的九皇子趙構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史稱“南宋”。但是,這個時候的南宋其實還不“南”


經過中興之主趙構和忠勇能臣秦檜勵精圖治十五年後,南宋終於名符其實


第二次紹興議和後,公元1142年(宋紹興十二年,金皇統二年)二月,宋金正式劃界,大致以淮河~大散關一線為界

趙構仔細看了看版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踏馬才是南宋嘛”



兩宋又稱“趙宋”,是為了與南北朝時期劉裕建立的割據政權南朝“劉宋”作區分

看著南宋與劉宋的版圖,突然感覺莫名的喜慶



相對“北宋”,趙構恢復的河山地理位置更偏南;相對北宋首都汴京,趙構的行在臨安地理位置也更偏南,所以稱其為“南宋”

寫到這裡發現,“苟粉”們說趙構是“南宋中興之主”還是很有道理的

沒有趙構英明地摻和,南宋怎麼可能有這樣“南”



為國釣魚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1、首都位置:西周、西漢的首都都在西安(鎬京/長安),北宋的首都在汴梁;而東周、東漢的首都都在洛陽,南宋的首都在臨安。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洛陽在西安的東邊,而臨安在汴梁的南邊,因此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稱其為南北宋是很合適的。

2、控制範圍:兩漢對天下基本上都能做到完全控制(漢末不算),而東周雖然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但是周王名義上仍然是天下共主;但當靖康之恥發生以後,南宋能控制的也就只有淮河到大散關一線的南方領土了,相比於能控制整個漢地的北宋而言,它也只能稱為“南”宋了。

3、正統性:也許有人會發現,我自始至終沒提東西晉的問題。是啊,晉朝和宋朝何其相似乃爾,為什麼晉朝分東西而不是南北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晉朝是被奉為正統的,儘管衣冠南渡,但是晉朝依然是正統的王朝。而宋、遼、金之間,到底誰才是正朔,尚有爭議,尤其是金朝把中原全部佔了以後。

因此,其他割裂的王朝,都是東西向,但唯獨宋朝,偏偏是南北向。


歡迎您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樹先生記得回答過類似的,之所以出現西東周,西東漢和北南宋這種斷層現象,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而名稱是由現代歷史學家為了區別辨認而起的。

例如,西漢人和東漢人在當時都叫自己國家為漢,沒有西東之說;西漢和東漢是後來歷史學家給他們起的。小夥伴們,你們懂了嗎?

為什麼有的朝代分東西,有的朝代分南北?歷史學家這樣命名是根據什麼來的?

答:根據都城的位置來的。

西周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東周定都雒邑(今河南洛陽)。鎬京在西,雒邑在東;

西漢的首都在長安;東漢的首都在洛陽。長安在西,洛陽在東。

北宋建都於汴梁(今河南開封);南宋建都於臨安府(今浙江杭州)。汴梁在北,臨安府在南。

有的小夥伴會問,假如兩個分裂朝代的都城都是一個城市呢?例如東西周都建都在河南洛陽。那也難不到歷史學家們啊,還可以以“前後”來命名啊,即西周叫前周,東周叫後周。


投筆從戎君


歷史作用在於讓後世得到啟迪!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和了解一下朝代劃分的標準是什麼?其實在實際的歷史上西周、東周統稱周,西漢、東漢統稱漢,南宋、北宋統稱宋,因為他們都是一個血脈的,同一個氏族,共用一個統一的國號而已。

而至於西、東、南、北這些朝代前綴則是後來的歷史學家為了方便記錄和區分,才加上的。一般是以都城所在方位為標準。西周先後定都於鎬京和豐京(也是我們今天的陝西西安地區),之後周平王定都到洛邑(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河南洛陽)之後歷史上稱其為東周。宋朝初期的都城在東京開封(處於北方),所以稱之為北宋,當後期宋朝在江南建立了政權,史稱南宋。西漢都城是長安(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西安)史稱前漢,與東漢統稱為漢朝。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講述,我們知道了西漢、東漢、西周、北周、北宋、南宋的劃分標準是根據所在都城的地理方位,由後世史學家所劃定的。

以上為本文的全部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圍觀討論交流!


BM大嘴



這個題目我覺得歷史學家來答非常正確的,因為什麼西周、東周、西漢、東漢、北宋、南宋都是歷史學家為了自己研究方便整出的這些東東,因此……。當然,我們回答就只能猜測分析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在想為了研究方便,也可以叫左周右周、左漢右漢或者上宋下宋啊,難不成非要東西南北?

對,就是東西南北,就是按地理方位取的名字。按什麼地理方位,那當然是京城。眾所周知,西周的京城在鎬京和豐京(今陝西省西安市一帶)、東周的京城在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西漢的京城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漢的京城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北宋的京城在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南宋的京城在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看到這個可能就明白了,因為這些國名相同,但是因為在這兩個時期之前有那麼一段動亂期,如漢;有逼迫遷徙如周、宋。雖然都還是同一個國號,可是京城變了,大環境也就變了,按照歷史學的說法新時代的誕生。可是國號相同啊,那怎麼辦呢?就只好按照京城所在的地理方位來命名、區別,這樣就方便了歷史學家研究、做學問,不然呢?

至於為什麼分周、漢、宋的叫法不同,還是跟京城的地理方位有關。因為西周、東周和西漢、東漢的都城都處於中國地理上南北分界線的秦嶺、淮河以北,因此就只好西、東嘛;那麼北宋、南宋的京城就跨越了秦嶺淮河以北、以南,因此就以北、南區分嘛!

那麼說到這裡,細心的人就會發現那為什麼西晉、東晉的叫呢?按地理方位來說東晉的京城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西晉的京城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這兩個京城已經跨越了中國地理區域上南北了啊?是啊,雪峰居士也感到奇怪,也想不明白。只好認為當時的史學家們還在沿用舊俗,以西、東劃分,而不是以南北劃分吧!


此處必須分割!

雪峰居士認為,除了地理方位因素外,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所決定的。在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西晉、東晉時期,還是以北方為政治經濟中心,故而不好分南北,只有以西東來分。那麼自從東晉衣冠南渡以後,就有南北朝,從此南方也成為政治經濟中心,故而史學家分南北宋,如此而已!


謝謝關注、點贊、評論,每天都會解答歷史類問題,我們一起探討歷史的奧秘!


雪峰居士


娘子分析:所謂有些朝代先西后東,而後宋朝確實行分南北,這是有原因的。

大家知道的西周—東周,西漢—東漢,實際上都是依照都城而論的。西周最早立於西方,後來滅商立周,後來,由於文化各方面的差異,關中和關東格格不入,西周全國統一無法徹底落實,便有了武庚之亂。西周也是認識到這一點,為了加強關忠的統治,開始逐步把政治中心向東移,以此居天下之中加強全國的統治。


在秦朝,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陳勝吳廣起義,還是後來後來的楚懷王,都想恢復以前的列國制,那我們不難看出,其實秦朝的失敗在於他只奉性以前實行的關中風俗,建立了一套獨有的軍國體制。


劉邦建立西漢之初,定都長安,主要憑藉關中之天險保證京城長安的安全,來限制各諸侯國的不臣之心。在百年使得文化融合眾,當時的全國文化矛盾也慢慢的減少,劉敬對劉邦當年說的洛陽(為天下之……無德則易以亡)便備慢慢的重視起來了。不過漢元帝時,據漢書《翼奉傳》上記載[臣願陛下遷都於成周……萬歲之後,長為高宗。]不過著這股遷都之風,一直到光武帝時終於實現。這標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大融合。


在之後的三百年亂世中,先後有魏、晉、南北朝,這裡實行的是以府兵制為核心的關隴軍國體制,士族勢力龐大,大到什麼程度?如果皇帝的政策觸犯了關隴士族,還有八大國柱的利益,那麼些個皇帝離下臺也不遠了!所以在隋朝建立後,隋文帝、隋煬帝一直在試圖削弱關隴士族的政治力量。


到唐朝,關隴士族的力量開始慢慢的減弱,唐太宗重新撰寫《氏族志》,也是代表了關東文化、政治、經濟的重新整合。武則天的出現,使得關隴士族再無翻身之日。建立武周之後,遷都於洛陽,儘管後期又回到長安,但是,原因以然不是士族的原因,當時其他政治因素是比較多的。


宋代,是個中原領土飽受外族威脅的國家,往往都是從北方打過來,就往南遷,北方五行為水,南方五行為火,也是以據首都的地理位置來劃分的。也是同一個道理。

不過說實話,古代最強盛的時代在漢、唐,都立都於長安。


唐三娘子


無論是西周東周,還是西漢東漢,或者西晉東晉,這都是後續的史官為了區分而添加,在當時他們都是成原名的。

那為什麼有的朝代先西后東,而宋是區分南北的?

西周定都於鎬京和豐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平王東遷,定都於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

西漢建都於長安,東漢建都於洛陽,根據地理方位對被王莽先生切斷的兩漢加以區分。值得一提的是在五代十國時候還有個北漢,建都於太原。相對應地,也有一個南漢,建都於廣州。東西南北湊齊了,又來個後漢。要提一句,後漢、南漢和北漢基本上處於同一個時間段。

再說晉,西晉建都於洛陽,東晉建都於建康。同樣是根據地理方位對兩晉加以區分。值得一提的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還有個後晉。建都於洛陽,後來搬家到開封了。

而北宋定都於開封,南宋定都於臨安。依照地理方位來加以區分。

無論是東西,還是南北,大多數是根據定都的地理位置而決定的,並且,這些都是後代史官為了方便,而加上去的。

大多數的朝代,在當時的稱呼是沒有前面那個字的。


隨後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國號這種東西從來不是專屬品,你能用我也能用,甚至有些國號比較有號召力,還很受歡迎,如漢,東西南北全齊。題目中說的西周東周、西漢東漢以及北宋南宋,其實他們的國號是大周、大漢、大宋,只是不能都叫X朝吧,這樣不好區分,所以後來的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分給這些朝代加上前綴,前綴一般是國都方位、時間先後和國姓。

至於題目說的為什麼有的朝代先西后東,而宋朝卻是分南北的,聽我一一道來。

周朝八百年,但分兩段,西周定都於鎬京和豐京,國都在今天的陝西。後來西周給人滅了,周平王撒丫子就跑,東遷定都於洛邑,國都在今天的河南洛陽附近。這兩朝代的國都相對位置一西一東,所以分別叫做西周和東周。

後來周這個國號多次被用,如南北朝的北周,它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但是西周已經被用了嘛,你又是北朝,就叫北周。再有五代十國的後周,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東周也有人了,可你又不在南方,誰讓你來的晚呢,就叫後周。還有武則天的武周和吳三桂的吳周,就不解釋了。

西漢建都於長安,東漢建都於洛陽,兩漢皇族是一家人,但是中間被王莽的新朝插了一腳,就根據時間先後分為前漢(先漢)和後漢,像《漢書》、《後漢書》,諸葛亮的《出師表》也說先漢、後漢。可後來一看不行,漢這個國號咋這麼受歡迎呢?連匈奴人也要湊一湊熱鬧。

漢是一個民族永恆的名字,受歡迎是肯定的,像劉備的政權號稱繼承漢祚,史學家根據其國都成都的位置,給了個蜀漢,不客氣的連漢都給他整沒了。五胡十六國匈奴劉淵建漢,後人改成趙,就叫它趙漢或漢趙;氐族人李雄建國成,後人改為漢,叫成漢。

這麼叫來叫去,後來五代十國夠狠,一下子來了三個漢,皇族還都姓劉,沒辦法,就把兩漢根據地理方位改成西漢、東漢,五代十國中原那個就叫後漢,兩廣地區的叫南漢,山西那片的叫北漢。所幸接下來沒出現劉姓人建的漢了,那就冠姓,如元末陳友諒的叫陳漢,順便扯一句,南北朝侯景建的叫侯漢。

再說晉朝和宋朝,這兩者又能扯出新的東西。西晉建都洛陽,東晉建都建康(今南京),五代十國還有一個後晉,先建都於洛陽,後來遷到汴京。而北宋定都汴京,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南宋實際上沒有都城,臨安是陪都,但是陪了那麼久,就算它是正房吧。

洛陽與建康是一西一東,但也是一北一南,而汴京和臨安也是一北一南、一西一東,為什麼晉叫東西,而宋分南北?

這牽扯到江南的叫法,江南的字面意義是長江之南面,但沒這麼簡單,它最初指代長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區,也就是先秦時期的吳越舊地,後來意義不斷變化。

而在魏晉南北朝以及之前,人們稱呼長江下游為江東,因為長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所以東吳叫做東,這跟江東有很大關係,東晉的名稱也與此有關。

但到了宋朝,人們更願意稱呼江南,於是就分南北,反正都只是區分一下而已,東西南北不用那麼較真,怎麼習慣怎麼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