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那晚的明月

作者 | 郭錦系

那幾天,我感到焦躁不安,心中的那個慾望像團火在燒,灼得我渾身難受。

“啊!美麗的姑娘! /你紫紅的臉多像一朵玫瑰/你的黑眼睛像潭深水/我願沉溺其中/你笑起來稍向右上歪斜的嘴/蟄得我心裡發疼……什麼時候才能捧起你的臉,長吻那浪漫的長虹……”日記本上的這幾句拙劣的情詩,真實地記錄了我烈火般的情感。這姑娘是我童年時的夥伴,在分別了多年以後,我們又重逢了。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我日裡夜裡盤算著,得製造個機會向她表白。

機會終於來了。那天下午,我故意在苗圃林場的山坳裡呆得很遲。我知道她遲遲不見我出來,一定會來找我的。果然,在夏日黃昏的草木氣息裡,她踏著令我心跳的韻致來到我身邊。當我顫抖著向她說出了那句話時,她顯得很平靜,說:“我們是不可能的!沒錯,我是對你很好,可那……”我腦海裡“嗡”的一聲響,整個大腦一下子一片空白。她接著說了什麼,我完全聽不見了……不知過了多久,我才勉強回過神來。“……我幫你爸媽做事,是因為你不在家裡,他們太累了。我也願為你做任何事,可我根本沒往那方面想。再說,我們絕對不可能的,我們的差距實在太大了.....”特別是最後一句話,像一隻毒蠍狠狠地在我的心上又蜇了一針,使我在疼痛裡警覺過來:我內心深處一直逃避的一點,終於被她說出來了——我其實曾經理智地考慮著我和她的差距——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個演繹著劉巧珍高加林悲劇的年代。一個吃上國糧的青年和一個農村姑娘在社會地位上的差距是明擺著的。——可是我這些天心裡晃動的只是她美麗的臉龐和年輕姑娘特有的風韻。我其實對她是多麼的不負責任。我其實是多麼的卑鄙!

我不知道怎樣和她一起回到村裡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怎樣吃的晚飯。我只是很機械地完成著這-切,內心被可怕的絕望和對自己嚴厲的自責折磨著……不知過了多久,我在自己獨住的小閣樓的黑暗裡,在長久憂傷帶來的疲憊裡迷迷糊糊入了睡……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不知什麼時候我醒來了,周圍一片寂靜。東窗、南窗外的天空,明亮得有如白晝。我拿把靠椅坐到西面的小陽臺上,一輪皎潔的圓月靜靜地掛在藍藍的天空中。天空藍得那麼明淨,甚至連一縷纖雲也看不見,甚至連星星也不敢用力地眨眼。整個世界靜靜地沐浴在水銀似的月光中。天空下,瓦片的黑,水泥板頂的灰,村莊周圍山的黛青,都看得清清楚楚。

靜靜地凝望著皎皎明月和碧海青天,我的耳邊響起了弘一法師臨終的偈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而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好一句“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我反覆默唸著,心中漸漸澄明起來,一種聖潔的情感充滿了我的內心。是啊,我為什麼不能無所欲求地愛著她呢?能夠天天看到她,聽著她說話,看著她做事,能夠光明正大地關心她,呵護她,難道不是我最大的福分嗎?我心裡漸漸得到純潔的感情所帶來的喜悅了。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我永遠記著那一夜,記著那一夜的一空明月,記著那一夜我心靈受到的天光沐浴。那一夜是一九八六年農曆七月十七日。那年我十九歲。“我的慾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憐,但你永遠用堅決的拒絕來拯救我,這剛強的慈悲已經緊密地交織在我的生命裡。你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領受你自動的簡單偉大的賜予——這天空和光明,這軀體和生命與心靈,把我從極欲的危險中拯救了出來。你不斷地拒絕我,從軟弱動搖的慾望的危險中拯救了我,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得你完全的接納。”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30號徵文」那晚的明月|郭錦系

作者簡介:郭錦系,1987年畢業於福建省雲霄師範學校。漳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參加過《你我》詩刊、“澗水"文學社。曾在《中鄉美視角》發表過《永遠的苗圃林場》,在《漳江文學》發表過散文、詩歌若干篇(首) 。《家鄉龍舟賽》收入《故郡雲霄》(海峽文藝出版社)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