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那晚的明月

作者 | 郭锦系

那几天,我感到焦躁不安,心中的那个欲望像团火在烧,灼得我浑身难受。

“啊!美丽的姑娘! /你紫红的脸多像一朵玫瑰/你的黑眼睛像潭深水/我愿沉溺其中/你笑起来稍向右上歪斜的嘴/蛰得我心里发疼……什么时候才能捧起你的脸,长吻那浪漫的长虹……”日记本上的这几句拙劣的情诗,真实地记录了我烈火般的情感。这姑娘是我童年时的伙伴,在分别了多年以后,我们又重逢了。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我日里夜里盘算着,得制造个机会向她表白。

机会终于来了。那天下午,我故意在苗圃林场的山坳里呆得很迟。我知道她迟迟不见我出来,一定会来找我的。果然,在夏日黄昏的草木气息里,她踏着令我心跳的韵致来到我身边。当我颤抖着向她说出了那句话时,她显得很平静,说:“我们是不可能的!没错,我是对你很好,可那……”我脑海里“嗡”的一声响,整个大脑一下子一片空白。她接着说了什么,我完全听不见了……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勉强回过神来。“……我帮你爸妈做事,是因为你不在家里,他们太累了。我也愿为你做任何事,可我根本没往那方面想。再说,我们绝对不可能的,我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像一只毒蝎狠狠地在我的心上又蜇了一针,使我在疼痛里警觉过来:我内心深处一直逃避的一点,终于被她说出来了——我其实曾经理智地考虑着我和她的差距——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个演绎着刘巧珍高加林悲剧的年代。一个吃上国粮的青年和一个农村姑娘在社会地位上的差距是明摆着的。——可是我这些天心里晃动的只是她美丽的脸庞和年轻姑娘特有的风韵。我其实对她是多么的不负责任。我其实是多么的卑鄙!

我不知道怎样和她一起回到村里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怎样吃的晚饭。我只是很机械地完成着这-切,内心被可怕的绝望和对自己严厉的自责折磨着……不知过了多久,我在自己独住的小阁楼的黑暗里,在长久忧伤带来的疲惫里迷迷糊糊入了睡……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不知什么时候我醒来了,周围一片寂静。东窗、南窗外的天空,明亮得有如白昼。我拿把靠椅坐到西面的小阳台上,一轮皎洁的圆月静静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天空蓝得那么明净,甚至连一缕纤云也看不见,甚至连星星也不敢用力地眨眼。整个世界静静地沐浴在水银似的月光中。天空下,瓦片的黑,水泥板顶的灰,村庄周围山的黛青,都看得清清楚楚。

静静地凝望着皎皎明月和碧海青天,我的耳边响起了弘一法师临终的偈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好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我反复默念着,心中渐渐澄明起来,一种圣洁的情感充满了我的内心。是啊,我为什么不能无所欲求地爱着她呢?能够天天看到她,听着她说话,看着她做事,能够光明正大地关心她,呵护她,难道不是我最大的福分吗?我心里渐渐得到纯洁的感情所带来的喜悦了。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我永远记着那一夜,记着那一夜的一空明月,记着那一夜我心灵受到的天光沐浴。那一夜是一九八六年农历七月十七日。那年我十九岁。“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地交织在我的生命里。你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领受你自动的简单伟大的赐予——这天空和光明,这躯体和生命与心灵,把我从极欲的危险中拯救了出来。你不断地拒绝我,从软弱动摇的欲望的危险中拯救了我,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得你完全的接纳。”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30号征文」那晚的明月|郭锦系

作者简介:郭锦系,1987年毕业于福建省云霄师范学校。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过《你我》诗刊、“涧水"文学社。曾在《中乡美视角》发表过《永远的苗圃林场》,在《漳江文学》发表过散文、诗歌若干篇(首) 。《家乡龙舟赛》收入《故郡云霄》(海峡文艺出版社)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