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00個基層院」深圳寶安區:「案件大院」是如何辦案的?

「走进100个基层院」深圳宝安区:“案件大院”是如何办案的?

1989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縣(現寶安區)檢察院幹警走上街頭,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

院情小貼士

➜ 建院時間:1982年,寶安縣檢察院成立。1993年,寶安縣撤縣設區,寶安區檢察院於同年成立

現任檢察長:詹先見(第七任)

➜ 幹警人數:現有在編人員287人

➜ 最高榮譽:全國模範檢察院、全國先進檢察院、全國人民滿意的檢察院

7150件10502人,9067件12003人。在前往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檢察院採訪前,記者看到這樣兩組數據。

這是寶安區檢察院2017年的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案件量。刑檢部門辦案量常年位居全省首位,偵監部門年人均辦案量近300件,這在全國檢察系統中也屬罕見。在特區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濃厚氛圍中,記者帶著些許好奇走進這家“案件大院”。

走進寶安區檢察院的大門,上世紀80年代建成並沿用至今的辦公樓訴說著厚重的歷史,主樓一樓掛的“全國先進檢察院”“全國人民滿意的檢察院”等榮譽牌匾暗示著這家基層院不一樣的故事。

在一樓,從事檢察工作六年的青年幹警小菲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該院的特色:“我們院很老,是深圳特區最早建立的基層檢察院;我們院也很‘年輕’,35歲以下青年檢察人員約佔35%;我們院案件量特別大,人均辦案量長期位居全省首位。”小菲介紹,為了幫助青年幹警快速成長,該院最重要的“法寶”就是導師制人才培養機制和“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如何在導師的嚴厲“管教”下快速成長:“我第一次列退查提綱就被導師狠狠地批了一頓,當時膽小的我回到辦公室大哭了一場。”小菲笑著說,“很感謝導師當年的嚴格,讓我從一開始就認識到認真謹慎對待每一起案件的重要性”。

事實上,“師傅帶徒弟”是檢察工作中經常採用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幫助年輕人快速成長為業務骨幹,寶安區檢察院為此專門制定了《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檢察院青年檢察人員導師制實施辦法(試行)》,將這一優良傳統制度化、精準化、科學化。

在公訴部門,已經工作五年的小婷向記者講述了她最初辦案的情形:“剛到公訴部,導師李姐給我發來幾份辦理過的案件審查報告,讓我在協助辦案時參考。一個事實簡單、嫌疑人不認罪的案件,她竟然寫了32頁的審查報告。”“導師的言行深深影響了我,在日後面對所有工作時,我都帶著信仰和感情,工作變成了事業,人生的意義就不一樣。”

在實際工作中,寶安區檢察院的導師們手把手教徒弟如何製作法律文書、如何運用提審技巧、如何審查案件事實和證據等,傳授業務、釋疑解惑。正因如此,年輕幹警才能快速掌握辦案技能,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辦案能手。

除了業務上的精心指導和言傳身教,導師們還尤其注重從思想政治和人生規劃上給年輕人更多的指導,引導青年幹警樹立以人為本、司法為民的正確理念。在偵監部門工作的小雪向記者講述了導師工作中的幾件小事:在一些案件的審查過程中,需要與被害人進行溝通以核實情況,遇到被害人有疑問的情形,導師總是耐心地釋法說理;對於打錯電話的律師,也會告知其辯護材料的正確提交途徑。“師傅的細心和熱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著我,有這樣的榜樣是很棒的一件事。”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1982年深圳市檢察院派遣8名檢察干部組建寶安縣檢察院,1993年寶安縣撤縣設區,寶安區檢察院於同年成立,當時在編人員只有53人,逐漸發展到現在的287人。”在該院工作20多年的檢委會委員何俊培對該院的歷史娓娓道來。他介紹道:“隨著經濟的發展,檢察機關辦案量越來越大,寶檢的年輕人也在逐漸增多,而檢察工作本身是需要經驗積累的,導師們的‘傳、幫、帶’有利於檢察工作經驗的傳承,徒弟們的快速成長可以分擔老檢察官的辦案壓力,是一種雙贏。”

在強化人才培養的同時,寶安區檢察院還通過建立常態化案件評查、案例分析彙編、法律文書評比等規範化制度,嚴把案件質量關,實現辦案數量和質量的雙贏。

寶安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立德對檢察機關這種重思想、強業務的“傳、幫、帶”導師制人才培養機制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寶安區檢察院多年來案件數量位居全省基層檢察院首位,該院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出的“傳、幫、帶”導師制人才培養機制,為青年檢察人員快速成長提供了綠色通道,使寶檢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促進了檢察事業的蓬勃發展。

(文字:韋磊 何文豔 編輯:要怡東)

「走进100个基层院」深圳宝安区:“案件大院”是如何办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