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生從廢料里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故宮博物館的頂級名畫,有近一半是張伯駒所捐贈的,曾有人寫道:為人不識張伯駒,踏遍故宮也枉然,而在山西的古代青銅器界同樣也有這樣一個偉人,20年間,他從廢料中撿出了3200多件青銅文物,全部捐給國家,他的名字叫雷毓祺。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雷毓祺無疑是一個無私奉獻的老人。在1964年的時候,雷毓祺在太原銅業做生產總調度時,偶然看到一篇《上海冶煉廠爐前揀選文物》,文中很多文物沒有及時挑選出來而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雷毓祺看了以後感觸很深。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很多文物由於不認識,不知道它的價值,而經常當做廢銅爛鐵來處理,雷毓祺就在想,自己的太原銅業公司也常常處理廢銅,裡面會不會也有文物,慢慢的他就開始注意廢銅處理這一塊。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直到有一天,他從回爐中找到一小把形態特別的小銅“鏟”。雷毓祺拿著這把“小銅鏟”去找專家鑑定,沒想到這不起眼的“小銅鏟”竟然是西周時期的貨幣——原始幣,而且還屬於一級文物,知道鑑定結果後,雷毓祺拿著這把古錢幣沉默了很久。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因為當時的銅冶煉廠的銅材料是從全國各地的地方購來的,再加上當時文化大革命,文物都當做廢銅爛鐵而送往附近的冶煉廠,雷毓祺當即決定,成立一個文物挑選小組,每天專門挑選廢銅爛鐵中的文物。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每天雷毓祺都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來在一堆“垃圾堆”裡尋找文物,挑文物就像是在沙子裡淘金一樣,每天都要在一大袋,一大袋銅料中翻找,塵土、銅臭、磕碰,這些他都不在乎,最讓雷老高興的是,確定了一件文物的真假。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廠裡的有人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還有人在背後偷偷的告他的狀,為此,有關部門還對他進行長達3個月的調查,但沒有絲毫影響他保護文物的決心。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連文物部門都放棄了,但雷毓祺並沒有放棄平時的挑撿文物。到了1972年文物部門恢復工作,雷毓祺一次就向文物部門上交了文物500多件。

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5件,分別是商代速父戊提樑卣、西周的原始幣、秦呂不韋少府戈、戰國土勻錍、漢常方半橢量。二級文物有鼎、簋、爵、壺、豆、戈、劍、戟、帶鉤、銅鏡、銅爐、燈、鎏金造像、銅印章等共200餘件,三級文物更是不計其數。這些東西,他們全部上交了文物保護單位。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20年間,雷毓祺帶著挑選小組從一堆又一堆廢料中,搶救到了3200多件文物,找了達到50多噸,這些文物從上到商,周,下到明清時期,文物跨度有3000多年,最終這些文物都全部上交給了文物保護單位。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到了1985年,由於雷毓祺保護了文物,國家獎勵了4000元和一臺黑白電視機,這是東西本來是他應得的,可他卻沒有要,4000元全部捐給了幼兒園,黑白電視機也放在廠裡給職工看。

老人一生從廢料裡撿出3200件文物,國家卻只獎勵4000元!

雷毓祺無疑是一個“可愛”的人,更“可愛”的還在他退休後,退休後雷毓祺也喜歡收藏,雖然他的收藏亂七八糟,但是沒有任何一件青銅器,對此雷老是這麼說的:“撿挑出來的青銅器是國家的,我一件也沒有拿,公私分明,這是原則問題”。

雷老,雷毓祺於2010年去世,享年8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