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劍聖
類似的問題我已經見過無數回了。
看了一下別的回答,基本上都說明朝火器強於洋人,那麼請問,為何明朝會把洋人不要的佛郎機和處於低端水平的12磅加農炮(紅夷大炮)當寶貝呢。
一般提到明朝火器,很多無腦的蛋白質都會先搬出三板斧——三眼銃、佛郎機、紅夷大炮,然後再搬出那些只有圖片沒有任何實物的花裡胡哨的玩意大肆吹捧。比如說把迅雷銃這種比三眼銃多了幾根管子的破爛吹噓成世界上第一種轉管火器,讓人笑掉大牙。蛋白質對於明朝,往往是缺什麼吹什麼,比如說火器爛就吹噓火器,甚至把清朝的火器篡改成明朝的,這不要臉的程度比棒子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比如說這個清末淮軍裝備的山炮,就慘遭蛋白質的篡改。
言歸正傳,對比一下明朝和西方的火器。當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火器實際上是啃大元的老底,外加撿洋人不要的破爛。比如說,火門槍這種原始火器到了明朝不僅被使用了200多年,甚至被綁上了三根槍管,成了著名的“三眼銃”。只不過這玩意到了清朝隨著火繩槍在民間普及成了巫師的法器。而且,明朝火器還停留在槍炮不分的時代,這跟洋人比實在是垃圾。
論多管火器,我西洋風琴炮如何?
西洋火門槍
西洋早期火繩槍,如果對比明朝和洋人的火器,不好意思,那是在侮辱洋人。
西洋後裝炮,就是被津津樂道的佛郎機,只不過這玩意解決不了氣密性的問題最終被前膛炮取代,成了民間用於自衛的玩具。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武裝人員零傷亡佔領亞娘鞋炮臺以後繳獲了44門1-2磅的佛郎機炮,被他們當破爛來看待。
後來明朝也撿到寶了,那就是紅夷大炮。紅夷大炮是一種長身管前裝滑膛炮,口徑大約是12.5毫米,略小於5英寸,推測為英制12磅炮。勉強屬於中型炮,跟同時期洋人的32磅炮、48磅炮、64磅炮相比可謂是小炮。但是無奈的是就這玩意也被當成神器,可謂是鄉巴佬沒見過世面。
北洋海軍陸戰隊
怎麼說呢,雖然沒有多麼先進,但也沒有一直落後。在明朝前期,火器的發展與世界是同步的,多少還有點領先(輕火器種類上),那時候整個世界都是火門槍的時代,因為射速、裝彈、使用都是硬傷,所以很難成為獨立兵種,一般情況下是配合弓弩和刀槍的。明朝比同時期的歐洲領先在一個管理理念上,將火器部隊獨立成軍,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神機營。
事實上神機營早期所依仗的火器並不是什麼高大上,裝備最多的是快槍,就是金屬管子裡插火箭,那時候大家都很清楚彈丸的殺傷力還是有限的。後來宣德時期,火銃的銃管加長了,這樣一來彈丸獲得加速度的時間也就長了,速度更快,殺傷力也就更大。因此這個時期開始,明軍從神機營到衛所軍都開始大規模的裝備了手銃和三眼銃(彈丸比火箭便宜)。
但是軍隊真正依賴的遠程殺傷武器還是弓弩,雖然明軍一直在和蒙古人發生著大小各種規模的磨擦,但似乎經過了幾十年的制度摧殘,中國人的發明創造能力已經退化了。頹廢的衛所、受壓迫的工匠、不受重視的理科,使得明國的軍人並沒有把曾經領先世界的扳機結構用在火器上,反倒是1450s在亞平寧半島意大利的城邦國裡出現了早期的火繩槍,然後到了1490s,成熟的火繩槍就問世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歐洲的火器開始大規模的領先中國。
當然了,明國並沒有一直止步不前,在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的衝突中,明政府開始仿製了一批又一批的西洋軍火以求自保,並且一定程度上也派遣了學士來澳門跟葡萄牙人學習火炮的使用。再加上戚繼光、趙士楨等人對火器的改進發明,明代的中後期的軍火水平得到了飛速的提高。但是坑爹的財政制度使得先進的或其根本無法充分的裝備到每一個士兵的手中。而且明軍的軍火先進優勢也只是在東亞東南亞東北亞地區才能發揮出來,與同時期的歐洲相比,依然是比較落後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之所以動不了中國,還是因為歐洲國家處於殖民時代初階,沒有足夠的後勤力量和軍事動員力進行跨洋作戰,不只是同時期的中國一直被騷擾,在南亞的第一王者印度莫臥兒王朝也是一樣,甚至包括日本也算是。
火繩槍在技術上是採用的比歐洲先進的日本火繩槍的技術,但是腐敗的帝國工序使得火繩槍量產出來之後問題頻出,以至於大多數士卒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揮舞著已經被世界淘汰了的火門槍。
在火炮方面,明軍非常重視後膛長炮也就是佛朗機炮的使用,在15世紀,這種火炮遍佈歐洲,一直到16世紀上半葉,也是世界火炮的龍頭軍,但是隨著物理學的進步,前膛炮的威力被進一步加強,歐洲又開始轉型到前膛加農炮的時代,並且規劃出了各種炮型,按照炮彈的磅數和火炮的口徑分為了1、2、6、10、12、18、20、24、32、48、52磅炮用途各不相同。
傳入到中國的是12磅艦載加農炮,後來還有18磅和20磅傳入,雖然名字是帶有一定歧視意義的“紅夷大炮”,但是這卻成了明軍在面對日益崩潰的東北邊境和東南海防的神兵利器。不過明朝對於紅夷炮雖說能夠自己仿製,但是真正將它發揚光大的卻是自己的宿命敵人——滿清。
總的來說,自從中國被捲入世界市場之後,大明的火器就沒有強過歐洲過,當然了,也沒有那麼落後,就是差個幾年吧。
火器工坊
歐洲人關於火藥與火炮發明的記錄最早可追溯至14世紀初,但這一時期的史料記載經常是含混不清且自相矛盾的,並且難以追述具體的日期。最合理的推斷是火藥沿著商路或通過旅行者的傳播,於公元1255年從中國傳入歐洲,大約稍早於1300年,南歐出現了第一門火炮。14世紀至17世紀是歐洲火炮不斷進化並趨於完善的時期,火器的出現和發展給歐洲軍隊和軍事結構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關於技術名詞的記錄有時並不明晰,甚至摻雜了記錄者本身的主觀想象,然而這一現象在1600年以後有了極大的改善。17世紀及以後的記載不但可靠詳實還配有描繪細緻的圖像描述和精確的日期。
1313年的一份文件記錄了“一名僧侶發現德國人使用一種名為Bussen的新式武器”。據倫茨記載bussen是一種填充著易燃物的管狀物體,點燃後再射向(投向)敵軍。1314年的貿易記錄顯示bussen和火藥曾出口到英格蘭。但有人質疑這份貿易記錄的真實性,並認為該記錄並不存在。十年後的其他史料記載了1324年的梅斯圍城戰和1326年守衛佛羅倫薩的戰役中都出現了火炮的身影,但關於這些原始火炮的特性的記載並不明確。有據可查的最早的歐洲火炮的圖形記錄出現於1326年(一說1327年),英格蘭人沃爾特·德·米力米特描繪了一門躺倒的花瓶狀的火炮——瓶肚是藥室,瓶頸則是炮管——發射一枚金屬大箭。僅僅5,6年之後的一幅中國裡也展示了一門類似的花瓶狀火炮發射箭型炮彈,這也許暗示了同一時期來自東西方的這兩門火炮具有相似的起源或雙方在這一時期運用了類似的設計理念。而在英國霍爾卡母大廳(Holkham Hall)收藏的另一幅畫作則展示了一門躺在石臺上發射金屬箭的巨大花瓶狀火炮。與畫中人物的身材對比推測該炮長約2.5米,瓶腹直徑90釐米,炮重約600公斤。研究者們認為該畫作在時間上還要早於米力米特的記錄,但不論該炮是銅鑄的或是鍛打拼接而成的,對於當時的工匠們來說都是難以完成的,因此也有觀點認為這幅畫上的大炮是後來從一副約1400年的德國畫作上拷貝的,原作品只有文字而已(好無厘頭的感覺)。這種花瓶狀的火炮法語稱為pots de fer, 意大利人把它們叫做vasi,命名的方式都是基於火炮的形狀。
(左為米力米特記錄的花瓶炮,點火的炮手可能是摩爾人。右為霍爾卡母大廳收藏的大花瓶炮描繪,因為有學者質疑以當時的技術無法制造這麼大的火炮,因此有觀點認為畫作是後來加上去的)
最早關於cannon(火炮/加農炮)這一單詞的明確解釋來自於一份於1326年2月11日由佛羅倫薩議會下達的官方文件要求下屬官員依照命令鑄造鐵彈和銅炮用於守衛本方的要塞和村莊。這些笨重而粗短的大炮(canones)並非後世的長身管,彈道平直的加農炮,而是黃銅鑄造的臼炮,它們很可能是歐洲人鑄造的第一批黃銅炮。同一年的另一份文件則記錄了一位名叫雷納爾多·迪·維拉馬格納的炮匠出售了一批火炮,鐵炮彈和火藥。在與歐陸一海之隔的英倫三島上,阿伯丁副主教約翰·巴伯記錄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軍中有一種叫做“crakys of war”的武器,這可能是當時的蘇格蘭人對火炮的稱呼。1339年,一種被稱為風琴炮的多炮管,反人員的古怪小炮首次出現於史籍中,與其稱其為炮倒不如稱之為中世紀的機槍更合適些。愛德華三世曾命令羅伯特·德·米爾登霍爾督造100門風琴炮,這批小炮在圍攻加萊的戰役中主要用來守衛英軍的戰壕。
(風琴炮多見於14-15世紀,是早期對於製造速射火炮的嘗試,這種反人員的小炮一般搭載在帶輪子的炮車上)
除風琴炮外,愛德華三世的軍中還帶有相當數量的常規火炮,傅華薩記載了英軍在克雷西會戰中使用了火炮,考古發掘出的1.5磅左右的小鐵彈和鉛彈也支持這一史料記錄。據此推斷,英軍攜帶的野戰火炮似乎並不太大。英格蘭人還在海岸邊佈置了射石炮來控制進出加萊的港口路線。在此之後,火炮在歐洲戰場上的應用屢見於史籍:1372年,英軍將兩門大炮,兩門小炮和600枚石彈運往布萊斯特。1377年,英軍的火炮發射了140發炮彈擊穿了奧德雷克的城牆並迫使守軍投降。1378年,英格蘭人在法國西部的聖馬洛城下排出了400門火炮。記錄此事的傅華薩雖然沒有詳細描述這些火炮,但根據推斷,數量如此之多的火炮應該是以小型臼炮居多。1382年-1388年,理查德二世的私人財物主管拉爾夫·德·哈爾頓從一名叫威廉·伍德沃德的炮匠那裡購買了73門火炮,其中包括重380磅的火炮47門,最大的一門炮“great cannon” 重約700磅。來自意大利的學者,詩人彼特拉克(Petrarca)在1344年記載了由木頭炮發射的銅殼爆炸彈:“那些發射出來的銅子帶著火焰和恐怖的雷暴聲......一架可怕的木製武器將它們射出就好像它們是被從雲端拋灑下來的一樣......有人將這一發明歸功於阿基米德......”(這一描述可能並不明晰,因為也有觀點認為真正的爆炸彈出現於1543年)。甚至直到1544年亨利八世統治時期木頭炮的身影還曾出現在戰場上,從考德雷宮收藏的畫作上可知這些炮長8英尺,口徑2英尺。但木頭可能只是外殼而炮芯則是鐵製的。
1340年-1381年來自法國的一系列記錄顯示這段時間生產的火炮在數量和尺寸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這些炮既包括鍛鐵炮也包括銅炮。小炮發射箭型炮彈或小鉛彈,大炮則發射鐵彈或石彈,部分巨型石彈重達450磅。1346年一枚2磅重的鉛彈越過一堵牆和一所房子後射殺了一個男人。1375年,卡昂的工匠們花費了42天的時間鍛造了一門重2300磅的大炮,共使用了2100磅鐵和200磅鋼。同時還有3門重568磅的鐵炮,24門銅炮和一門發射鉛彈的重24磅的小炮。1377年,沙隆的工匠們用88天的時間為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鍛造了一門能夠發射437磅石彈的射石炮。由此可見,此時的歐洲已經可以生產相當巨大的火炮了。射石炮(Bombard)雖然一般指那些發射石彈的巨大火炮,但最初的bombard只是一些小巧玲瓏的小炮或手炮,1363年的一門bombard長僅一拃。第一門比較大型的射石炮約在1360年出現於德國。
早期的大炮以鍛鐵拼接的居多,條箍結構的鍛鐵炮經反覆錘打而製成,縫隙處則被灌上鉛。這類火炮的氣密性較差,結構不夠緊密,反覆施放之後炮身受到火藥爆炸和炮彈出膛造成的衝擊,整體結構會變得更加鬆散甚至可能崩裂。但這並沒有影響歐洲人制造和使用大型射石炮的熱情。1424年,英軍在撤離聖米歇爾山時留下了兩門射石炮,較大的那門炮長12英尺,口徑18英寸,重5.5噸。這門巨大的鍛鐵後膛炮可能是14世紀末期生產的,組成內膛的鐵條寬2.75英寸,厚1英寸,炮管外套鐵箍,是典型的條箍結構鍛鐵炮,子銃長3英尺,火炮沒有炮耳。勃艮第人習慣用大炮的產地或女性的名字來命名他們的射石炮,由銅合金鑄造的大奧克松射石炮(gros bombard d’Auxonne)重約17266磅。1409-1410年,轟擊Vellexon城堡的大射石炮可以發射755-917磅重的石彈。這門名為“古雷特”的大炮需要大約20人來操作,它以能夠發射巨大的石彈而見諸於史籍,漢姆城堡的守軍在見識到古雷特的巨大破壞力後選擇開城投降。1430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購置的大銅炮能發射500磅重的石彈。這門大炮被命名為雄獅,有些史料則稱它為“國王的大射石炮”。同年,根特的佛萊芒工匠們製造了著名的“杜爾·古雷特”。這門大炮發射直徑25英寸的石彈,火炮的前後兩截由螺絲固定起來。至15世紀30年代,歐式巨型射石炮的炮身已達12-15英尺長,所發射的石彈直徑可達30英寸。因過於巨大笨重而不便於運輸,不少工匠選擇直接在戰場上製造火炮。由高大直立的石牆守衛的傳統堡壘在重型火炮的轟擊下紛紛崩塌,但能夠抵禦火炮的新式堡壘在這一時期尚未出現,意大利式稜堡防禦體系(trace italienne)要等到1515年之後才流傳開來。
(保存於愛丁堡城堡的Mons Meg, 造於1460年的芒斯,長13英尺2英寸,口徑19.英寸,炮重5噸,彈重330磅。與大多數鍛鐵炮不同的是,Mons Meg是一門前裝射石炮。)
15世紀的歐洲人在火炮製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術突破,15世紀上半葉見證了巨型射石炮的輝煌。亨利四世登基之時(1422年),火炮已經是戰場上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了。然而這時的火炮主要還是應用於圍城戰,在野戰戰場上它們的地位還不是那麼重要。這可能要歸咎於當時落後笨重的炮車不利於炮兵的機動。到15世紀末期,帶輪子和尾撐的炮車已廣泛運用於歐洲各國的軍隊中。另一方面,用來調節火炮俯仰角度的炮耳在該世紀的頭25年尚未有記錄。這份看似簡單的發明首次出現於大膽查理(1433-77年)的軍隊中,最早的炮耳是跟炮車連在一起的,主要用來固定火炮。之後炮耳才跟炮身鑄造在一起,成為火炮的一部分。15世紀中期另一項改變火炮設計和製造進程的重大突破則是顆粒火炮的發明和運用。這種新式火藥的主要成分與傳統的粉末火藥並無不同,但它們燃燒更迅速,釋放的能量也更強大。它們所釋放的能量是如此之強,以至於當時的工匠們製造的大型火炮還無法安全的裝填此類火藥,所以最初的顆粒火藥是跟小炮搭配使用的。因此在相當一時間內,兩種不同的火炮得以並行發展:裝填粉末火藥的大型銅鑄或鍛鐵射石炮和使用顆粒火藥,發射鑄鐵炮彈的機動,半機動火炮。這種並行發展的模式一直持續到16世紀中期。
以上所提及的大射石炮以鍛鐵炮為主,鍛鐵炮結構較為鬆散,氣密性差,對火藥的利用率低,因此更高效,堅固的火炮必須是整體鑄造的。得益於長久以來鑄造教堂銅鐘的習俗,活學活用的歐洲工匠們很快就掌握了鑄造銅炮的方法,並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術。1444年以後,銅鑄火炮開始在歐陸流行起來。另一方面,勃艮第與法國之間的軍備競賽也促進了火炮製造業的發展。互為敵對雙方的工匠們所研發的目標卻是相同的,即在不損失火炮威力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提高它們的機動性。從1465到1477年,經過12年不間斷的研發和實驗,工匠們最終通過鑄造和使用一種體積更小但更堅實的炮彈解決了這一問題。石彈的體積雖然駭人,但它們在撞擊堅固的工事時缺乏穿透力甚至可能會爆開,而鑄鐵炮彈則不存在這一問題。後者的密度是前者的3倍,雖然體積小一些,但其破壞力和穿透力還在前者之上。鑄造鐵彈所需的工藝比起鑄造一門大炮來說要簡單得多,因此其生產和應用推廣極為迅速。鑄鐵炮彈的使用還帶來了以下幾點優勢:
· 縮小了火炮的體積,發射鐵彈的火炮口徑比傳統的巨型射石炮要小得多
· 節省了造炮和運輸火炮的費用
· 推動了新式火炮的發展,這些火炮可以裝填更多的火藥,威力也更強大
15世紀末,法王查理八世統帥的大軍一路浩浩蕩蕩殺入亞平寧半島,查理八世麾下的炮兵部隊如拆遷大隊般將任何擋在他們面前的中世紀堡壘轟殺至渣。佛朗西斯科·奎查迪尼作了這樣的記錄:“法國人帶來了一種更先進的,被稱為加農炮(cannon, 也許作者只是使用這個詞帶指火炮,在這裡暫且譯作加農炮)的銅炮。它們發射的鐵彈比石彈小,但卻非常沉重。與意大利用牛拖拽的傳統不同,他們有馬匹來運輸火炮……這些炮彈的飛行速度是如此之快,威力如此之強,它們在幾個小時裡造成的破壞我們要花上幾天的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法國人的入侵促使意大利的軍事工程師們轉而尋求新的堡壘防禦策略,新式的,用於抵禦火炮轟擊的堡壘——稜堡的雛形開始在意大利出現。
暫且作一個總結,歐洲火炮的發展其實要遠比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要早得多,也快得多。1326年(兩年後明太祖朱元璋才出生)即出現了可靠的圖片記載,雖然這時的花瓶炮還很原始,發射的“炮彈”也不是我們平時在影視劇裡看到的球型彈丸(估計威力也不咋地)。儘管曾把炮手們和神秘的巫術聯繫起來,但歐洲人總體上對於火炮這種新式的武器是持開放態度的。14,15世紀迅猛發展的火炮製造和使用技術即是明證。14世紀中後期,歐陸的工匠們就能夠製造重量超過2000磅的大炮了(1375年),這距離明朝建立僅僅過去了7年時間而已。1377年,勃艮地的工匠們生產的巨型射石炮可以發射437磅重的石彈(198kg),這枚炮彈的重量只怕要比同時期不少明朝生產的火炮還要重。而在這之後層出不窮的巨型射石炮更是標誌著歐洲人生產重炮的能力已將世界其他文明甩在了身後。1378年,英國人以400門大小不一的火炮圍攻聖馬洛城,而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永樂大帝的神機營要等到32年後才正式建立。提到明朝火器,很多人都認為明朝對於火器的開發是持開放態度的。誠然,明朝所依賴的火炮不論是佛朗機,發熕,呂宋大銅炮還是紅夷炮,無一不是舶來品。但明朝人對於火器的引入和傳播並不總是秉持開放態度的,從史料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部分端倪:宣德五年(1430年)敕宣府總兵官譚廣:“神銃,國家所重,在邊墩堡,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正統六年(1441),邊將黃真、楊洪立神銃局於宣府獨石,帝以火器外造,恐傳習漏洩,敕止之”。因為明朝最高層的保守,火器在明朝的發展極為緩慢(於同時期的歐洲相比)甚至趨於停滯,而這一時期歐洲人使用的鍛鐵巨炮已經是以噸計了。
至於明末清初之際著名的紅夷大炮,其在明朝的引入過程極為漫長曲折。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徐光啟委託李之藻,楊廷筠,由他們籌款,派張濤和孫學詩去澳門帶回4門大炮和幾個葡籍炮師。但他們因故未能入京,炮師返澳門,大炮直到次年12月方運抵北京。天啟元年(1621)三月,因遼東戰局惡化,明廷派張濤和孫學詩為欽差前往澳門購得大炮26門,並配有翻譯和炮師。天啟三年四月,大炮運抵北京,火炮在施放時發生炸膛傷人事件。明朝官員以此為不祥之兆“斷其必有害而無利,立命返澳,毫無挽回餘地”,隨行葡籍炮師,士兵全部遣回澳門。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崇禎帝命李逢節,王尊德購炮募兵,1630年2月,耶穌會士陸若漢帶領31名炮匠和兼伴及6門大炮進京,皇帝命令將大炮佈置於京城要地。1630年6月,陸若漢與姜雲龍再至澳門購炮募兵,幾天內即招募葡兵150名,隨從200名及大炮40門。然而這支招募來的外援軍隊再次被遣返回澳門,僅有陸若漢等人被允許護送火炮北上。以上就是明末4次購炮的經過,朝中諸多大臣極力反對購置西洋大炮,力主購炮的徐光啟被斥為“一味迂腐”,“騙官盜餉”,“以朝廷數萬之金錢,供一己逍遙之兒戲......誤國欺君其罪大”。明朝本土自產火器質量低下,在戰場上難以抵禦滿洲人的進攻。而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在新式火炮的引入上又不積極,反而被關外的滿洲人後來居上,以至於遼東巡撫黎玉田哀嘆:“酋以大炮百位排設而擊,即銅牆鐵壁意恐難保......囚鑄百炮而有餘,我鑄十炮而無力......鑄炮造藥十倍於我之神器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100年前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當這位國王初登大寶之時,英格蘭並沒有多少專業的炮匠。英格蘭自產火炮的數量無法滿足軍隊的需求,因此亨利八世軍中的大多數火炮是從制炮業發達的低地國家購買的。1512年,這位國王從當時的鑄炮大師馬林斯的波本魯伊特那裡購買了16門重3000-4000磅的大炮以及12門被稱為“十二使徒(Twelve Apostles)”的大炮,並且“每一門使徒炮都可以裝填20磅火藥併發射20磅重的炮彈,每門大炮每天可以發射30次。”根據這批火炮1:1的裝彈與裝藥比推斷,這12門使徒炮很可能是20磅寇菲林長炮(這麼大的寇菲林炮重量約在5000磅左右,當如此之大的火炮已經被歐洲人運用於野戰時,此時的明朝甚至連佛郎機這種後裝反人員的小炮都沒有接觸過,雙方差距之大由此可見!)。1518年,亨利八世駕臨南安普頓並觀看了火炮的試射和射程的測量。同時他還從海外招募了大批經驗豐富的炮匠並由此確立和推動了英格蘭火炮鑄造業的本土化。如果100年後的天啟和崇禎兩位皇帝也秉持著這種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和工匠的精神的話,也許明朝的將士不會面對滿清的優勢火炮因無計可施而徒嘆奈何。
(英王亨利八世,此君在位時,極大的推動了英格蘭火炮生產的本土化,改變了英格蘭火炮依賴進口的局面併為日後英格蘭生產的優質火炮出口海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派大早
明朝的時候不落後的,屬於世界第一梯隊吧,尤其是配合火器的車戰很有特色,運用上是一流。明代火器是中國火器史上的高峰時期。明代火器的材料製造工藝相較於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基礎製造技藝的層面直接引領火器向更高的方向發展,並趨於成熟。
如火器管體是火器製造最重要關鍵的環節,其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藥引燃後所產生的強烈氣壓,由此引導彈丸的運動,賦予彈丸一定的初速度,管體越直順,同等長度的火器管體所能賦予彈丸的初速度越高,火器的精度和穿透力也就越高,簡而言之,火器管體質量的好壞決定了火器的好壞。 這個時期,火器的功能更加豐富多樣,形態造型也更符合功能性,對於應用的場合也做出了細分,並出現了火器大量在戰場上應用。
明朝軍隊為配合火器的使用,對原有的遠程戰術進行了改進,即在弩箭發射前先使用火器進行一輪遠程打擊,距離接近時再使用近身武器。隨著明朝火器製造技術的發展和提升,火器的種類和用途也有了更廣泛的發展,軍隊使用火器的方法也更加靈活。
李三萬的三萬裡
明朝前期的火器肯定是可以和西方一較高下的,也可以說是領先西方的。畢竟明太祖由南伐北,靠的就是先進的火器一路轟過去的。成祖朱棣建立神機營,也充分說明了大明對於火器的看重,但是自從敗家英宗土木堡之戰失敗後,大明神機營精銳損失慘重!
不過大明王朝有一點還是好的,再接觸到歐洲火器、天文、數學等知識後會積極的學習和引進。舉個例子,大明正德年間,葡萄牙人的艦船東來時曾攜帶大量佛朗機炮,這種新式火炮很快引起明軍的注意。大明在引進佛朗機的同時將其附帶的照門、準星以及炮耳之類的裝置也一併帶入,給了明軍耳目一新的感覺,也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精準度。明末,徐光啟又為大明購入4門紅夷炮,讓明朝官員明白了西洋火器的威力要大於明軍自產火炮,此炮為袁崇煥抵擋努爾哈赤立下汗馬功勞。大明在傳教士的幫助下,自己也獲得了製造和使用紅夷炮的技術,並且訓練出來一隻熟練掌握紅夷炮的部隊。
同一時期,西方軍隊已經可以使用炮車進行作戰,明軍只能拿著小炮進行野戰,兩者火力上明顯西方軍隊更強。所以大明雖然努力引進西方火炮技術,但是在炮車和炮架方面出現了很大的落後,還有在射擊精度上也比不過西方。大明的火器雖然在發展,但是比起西方還是落後的,總體來說大明在火器理論和研究上不如西方充分和精確,落後的不多!
Sylar弈
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重。直到清朝前期以後,火器技術才開始真正大規模地落後於當時的西方國家。後金建立後以及清朝前期是非常重視火器以及軍事裝備的,清軍的紅夷大炮威力巨大,然而在清朝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後,開始閉關鎖國,腐朽落後,軍備廢弛,武器落後。發生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對決俄羅斯帝國)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有線電報等,採用舊式裝備的俄羅斯帝國受到採用新式武器裝備的英法的重創,例如老式的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僅有137米,精度不高。新式線膛步槍米尼步槍(米涅步槍)的有效射程在457米,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槍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槍膛,是槍管中裝送子彈的部分,內帶有膛線的火槍是線膛槍,誕生於15世紀初的德國。槍膛內無膛線的火槍是滑膛槍。膛線就是槍管內有線條旋轉的線條,凸起的部份稱為陽線,凹的部份稱為陰線,它可以讓彈丸發生旋轉,從而在射擊時更精確,距離也更加遠。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無論是線膛槍還是滑膛槍,基本都是從槍口裝填彈藥。作為線膛槍,彈丸的直徑必須大於或者等於與槍管內凸起部分組成的圓形的直徑,所以在裝填彈丸時往往要用錘子等重物敲擊才能把彈丸裝進槍管,就算是這樣,由於槍管內存在凸凹,也很難保持槍膛閉氣性,所以雖然射擊的時準確性有了,但是裝填時間太長,射程並並沒有理論上那麼遠。
1825年,法國軍官德爾文對螺旋形線膛槍作了改進,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藥室的步槍,並一改過去長期使用的球形彈丸,發明了長圓形彈丸。膛線的設計也是門學問,設計不好的話,射出去的子彈也會精度不準的。1849年,法國人米尼在英國人諾頓、格林爾等人的研究基礎上,生產出米尼彈,這種錐形彈頭的直徑略小於前裝線膛槍的槍管凸起部分組成的圓形的直徑,這樣裝填時就很容易。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這裡塞一個軟木塞,射擊時,火藥氣體衝擊軟木,軟木塞擠進空洞,子彈膨脹,這樣子彈就與槍膛緊密貼合,彈體經過螺旋狀的膛線後開始高速旋轉,這樣精度和遠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米尼等人又根據米尼彈設計出了新式前裝線膛步槍米尼步槍,米尼步槍的出現使得線膛槍從實驗室裡走上了實戰,滑膛槍就是開始退出了戰爭的舞臺。
在1849年之前,西歐各國基本用就是前裝滑膛槍(前裝滑膛槍主要包括火門槍、火繩槍、燧發槍和擊發槍),槍膛裡面無凸凹,是平滑的,彈丸的直徑小於槍膛內直徑。這樣裝填子彈很容易,但是由於彈丸的直徑小於槍膛內直徑,所以發射時,槍膛閉氣性無法得到保證,射程一般也就100米左右,槍膛內是平滑的,激發出的子彈基本不旋轉,會像拋物線那樣下滑,所以精度也不高。
16、17世紀的歐洲,野戰炮、攻城炮、迫擊炮在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艦船上一般配有輕型火炮,但是這時的各種火炮,無論是野戰炮、攻城炮、迫擊炮都還是比較原始,基本是前裝式,彈藥從前面裝填,發射效率不高,炮兵要懂很多火藥知識。地面的步兵則分兩組,長矛兵負責防禦,火槍兵負責進攻,但是刀劍和盔甲也是必備的,戰爭中的近身肉搏是常有的事,直到17世紀末才在步槍(滑膛槍)的槍口處裝上刺刀,這時期的歐洲戰爭可以說是熱兵器與冷兵器的結合。
火藥是中國的煉丹家們發明的,隨後火藥被應用於軍事,開始有了火器,南宋時有了突火槍,堪稱槍炮的鼻祖。公元13世紀,成吉思汗建立了地跨歐亞的蒙古帝國,把火藥和火器製造技術傳到了阿拉伯,後由阿拉伯傳到了歐洲。1410年,明成祖朱棣明朝(1368年―1644年)的精銳主力京軍中組建了專門的槍炮部隊神機營,歐洲最早的專門的槍炮部隊西班牙火槍營創建於1510年。明軍的神機營裝備的火炮有野戰炮、霹靂炮,槍支方面有火銃(屬於火門槍)、手銃(屬於小型火門槍)、連珠炮(多管火銃)。火門槍,有一個鐵製的發射管,發射管尾端接一根木棍便於手握,發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門,用來點燃火藥,將黑色火藥從槍的膛口裝入,再填充上彈丸(鐵製、石制或銅製鉛製的),從火門處引燃火藥即可發射。
明朝(1368年―1644年)京城禁衛軍(禁軍是護衛明朝中央的明軍精銳部隊,明太祖朱元璋創建)三大營,三大營是明朝軍隊中最精銳的野戰部隊,由明成祖朱棣親自下令組建,分別為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神機營是槍炮部隊,三千營是蒙漢精銳騎兵,五軍營是重裝甲步兵。進攻時,神機營在前,向對方用火藥一通發射,接著神機營迅速向兩翼後撤,三千營的騎兵由中間出來一頓猛衝,最後手拿長矛的步兵上陣。三大營這三板斧系統在當時基本能打的明朝周邊的敵手心有餘悸。
15世紀中葉,歐洲人發明了火繩槍(火繩槍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16世紀傳入亞洲的日本,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明軍在從葡萄牙戰船上和從倭寇身上相繼繳獲這種槍支,明王朝的兵仗局,根據火繩槍的仿製,製成了鳥銃,開始配備明軍。1547年,法國人馬漢發明燧發槍,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它擺脫了火繩槍受天氣制約等等的缺點,從17世紀中葉到1848年成為了當時歐洲各國軍隊的主要槍支。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也製作了燧發槍。1619年,明朝在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中,火繩槍就暴露了很大的缺點,火繩槍不僅操作複雜,下雨下雪天無法使用,容易受風影響,點燃火繩時要保留火種也容易暴露目標。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也製作了燧發槍,但是當時的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也無心裝備這種武器,後來的清朝也沒有大規模地推廣這種燧發槍,只是在滿清貴族中一些人在使用。
明朝以及明朝前期,中西方在火藥以及火器製作方面可以說是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明朝在火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所與當時的西方各國相比較還是落後。明朝的爆炸類火器也比較豐富,水雷類(如水底龍王炮)、炸彈類、地雷類(如無敵地雷炮),一開始是用火繩引燃,後來有些內裝燧石通過拉發或者絆發引發摩擦發火引燃。如明代的擊賊神機石榴炮就類似於手榴彈,當敵人靠近時可以投擲。水底龍王炮用粗香引燃,根據敵船的遠近和水流決定香的長短,整個密閉,用鵝雁做浮標以通空氣保持香不滅,香燃盡時引爆。明嘉靖年間戚繼光創制的虎蹲炮,雖然射程只有500米左右,但是攜帶方便,便於在山地作戰,是古代版的迫擊炮。1405年—1433年明成祖朱棣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首航時有各種類型的船舶200多艘(寶船、糧船、戰船等),隨行人員有翻譯官、船員、明軍等約2.7萬人以上,最長的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船上的明軍約有2萬多,負責護衛的戰船上都配有火炮,所到之處威服四方。1492年,哥倫布的首次美洲之行,船有3艘,長24.5米,寬6米。但是這一時期明朝執行的是海禁政策,允許的是朝貢貿易,私人海外貿易受到限制。
明朝後期,由歐洲傳入了重型前裝火炮紅夷炮,明朝的工匠在仿製紅夷炮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創新,1642年明朝製造的“定遼大將軍”大炮採用的鐵芯銅體鑄造法就領先於當時的歐洲。中國古代的火器技術真正開始大規模地落後於西方是在清朝時期,由於清朝堅持“騎射是滿洲的根本”的政策,火器技術發展緩慢,不注重吸收別國技術和更新,軍備廢弛。1840年到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此時的西歐的火器技術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西歐的火器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是在1848年以後,如果清朝重視火器發展,利用主場優勢以及人口優勢其實是和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另一方英國還是有的一拼的。然而無論明朝還是清朝都是重視經驗,對數學和自然科學缺乏重視,清朝中後期又變的異常腐朽,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朝的武器裝備落後就成了一種必然。必須承認的是,明朝時期在火器技術方面是落後於當時的西歐的,明朝的很多火器很多都是屬於“花架子”,就像武術中的套路,實戰性不高,明朝以及後來的清朝還是更多地依賴於冷兵器,固守冷兵器時代的傳統戰爭思維,火器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起輔助作用。而同時期的西歐則更多地依賴於熱兵器(火器),重視火器發展和自然科學的應用,冷兵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十三叔看歷史
明朝的火器相比同時期西方國家應該不算落後,至少在明朝前期和中期確實如此。
相對清朝認為火器是奇技淫巧,明朝還是比較重視火器發展的一個朝代,而且明朝對外來事物的包容性和學習性也是非常強的。
神機營
大家都知道,明代有一支部隊叫神機營,是禁衛軍中三大營之一,是一支專門使用火器的特殊部隊,全部隊設置有騎兵、步兵、炮兵共計5000餘人,全都裝備有火槍、火銃及大連珠炮等火藥武器。這支部隊堪稱世界上最早的戰略機動部隊,在當時可以說是領先世界的。
明朝前中期科技方面的創造力也很強,發明和改良了許多新式火器。
虎尊炮
明朝嘉靖時期東南山區倭患猖獗,當地水田多,溝渠縱橫,地形十分複雜,在與倭寇的鬥爭中兵器家們就根據實際需要發明了虎蹲炮。該炮首尾共2尺長,周身有7道鐵箍,炮頭由兩隻鐵爪架起,全重36斤,看起來虎虎生威,所以得名。由於重量不是很大,完全可以由一人攜帶,所以十分適合山區複雜的地形,特別是在野戰中可以發揮比較大的作用。當時戚繼光的部隊裡,就曾大量配備,在抗擊倭寇實戰中得到很好的應用。
佛朗機
號稱大明火器中的神器,明嘉靖年間由葡萄牙傳入中國,按其國名稱為“佛朗機”(明朝時稱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佛朗機)。該炮最早是葡萄牙在中國使用,後來明軍在和葡萄牙的交戰中繳獲,發現其性能先進,於是投放神機營裝備並加以改進,弗朗機實質上是一種鐵製後裝滑膛的加農炮,它的優點在於它裝彈快,可以在短時間內重創敵人。萬曆年間這種火炮在抗日援朝作戰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到了明朝後期,由於吏治的腐敗,軍紀也隨之廢弛,導致軍工生產也出現致命的弱點:部門多,相互制約。尤其是到了萬曆後期,軍工生產一落千丈。明軍的火器領先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慣與長夜
我覺得重點不是明朝比西方落後多少,而是明朝能承認落後並積極學習,而不是擺出一種天朝上國的臭屁架子,像紅衣大炮、弗朗機炮、魯密銃之類的,都是由外國使者進獻或者在戰爭中繳獲的(如料羅灣海戰),明朝人非常敏銳的發現這些"紅毛夷"器械之強大,明朝政府也大力支持對"泰西"器械的研究和學習,並用來對付韃靼人和女真人。
伴雲來
總體來說是落後的,但是尚算實用。問題主要出在鑄造工藝上,當時進口的佛郎機炮國內也可將將仿造,但卻總是炸膛。總體來說這時候明軍的火器雖然落後使用不便,但和歐洲還沒有形成代差,只是缺乏人機功效。等到三百年後的滿清末年就完了,需要整批進口軍械。
MrLonely59532949
後期肯定比歐洲落後,但見到葡萄牙的火炮後立刻開始仿製,其實國與國之間你追我趕是正常現象,火器在歐洲也不是所有國家同時造出來的,只要你能正視先進的東西,保持學習的能力就好。滿清的惡劣之處就在於根本沒有學習的慾望和能力,這是無論多少清吹洗地也洗不掉的劣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