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雁」改變一個村 看建德葛塘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2018-08-04 10: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鄧國芳 周洲 通訊員 陳遷

葛塘,建德市欽堂鄉的一個純農村。7月31日,我們步入村莊,只見碧綠的山谷中,古樹守在村口,農房依次排開,道路寬敞整潔,猶如世外桃源。

村民王國平卻說,2014年前的葛塘村,泥牆挨著泥牆,沒一條像樣的路,村民挑擔子進出,要側著身才能過,“30年前是怎樣,30年後還是怎樣。”

但短短几年間,葛塘村就從環境髒亂、人心渙散的落後村,變成了生活富裕、鄰里和諧的先進村。“這一切全靠村兩委班子,他們3年幹了30年的事!”村民們伸出大拇指說。

原來,老的村兩委班子不和諧,根本無心為村莊謀發展,小山村一次次錯過了發展的機會。

2013年底,村中20多位老黨員“請”出在鄉里辦廠的黃向陽競選村黨總支書記,也把葛塘村的未來託付給了他。

“领头雁”改变一个村 看建德葛塘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葛塘村村貌

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後,黃向陽深刻吸取教訓,努力打造一支團結和諧、強而有力的村兩委班子。他們定下一個目標:每年幹成一件大事。

道路狹小、無法通車,是村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這背後,是幾十年累積下來的無序建房、亂搭亂建、一戶多宅等現象,其中利益錯綜複雜、矛盾糾紛眾多。

積重難返,只有大破才能大立。2014年初,村裡請來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為村莊編制整體規劃,確立居住、產業等各個功能區塊,明確了村莊發展的路徑和方向。

這年6月,只有6個人的村兩委班子,靠著“定了就幹、幹就幹成”的勁頭,帶領全村黨員群眾,以高起點規劃為引領,開始了拆違治水、破難攻艱。

碰到“釘子戶”時,黃向陽帶著村幹部反覆上門,向戶主講道理、說願景,耐心細緻地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

“领头雁”改变一个村 看建德葛塘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開展拆違以來,葛塘村先後拆掉4萬多平方米的違建和舊房,不僅重新梳理了村莊格局,拆出了美麗的“葛塘十景”,還拆出了村民對新兩委班子的信賴與支持。

2015年,葛塘村又辦成一件令人叫絕的大事:通過復墾宅基地、改造中低產田,新增61.8畝水田,並爭取到700多萬元扶持資金。村集體隨即把61.8畝地流轉出去,年增收達10萬元,一舉摘掉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2016年,他們又開建德市先河,將605畝村民閒置土地,全部流轉到村集體,村民戶均增收2000元。

正是這種“葛塘速度”,讓村民們驚呼:“3年幹了30年的事。”而有了環境基礎、土地儲備,葛塘村的產業振興也步入了快車道。

“领头雁”改变一个村 看建德葛塘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7年,村裡舉辦各種節慶活動,引導村民發展美麗經濟,目前已湧現25家民宿、農家樂;今年,村裡又在謀劃實施一二三產融合的新項目。“這屆村幹部真的很能幹事情。”欽堂鄉來的聯村幹部朱銳說。

小小的葛塘村,如今已擁有省文明村、省秀美宜居示範村、省垃圾分類示範村、省AA級景區村莊等4項省級榮譽。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3萬餘元,高出建德市級平均水平8000多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73萬元,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後起之秀”。

葛塘的鉅變,恰好印證了一句話:“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