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評判道德的唯一標準嗎?

緣深願淺


什麼是法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維護和發展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規範體系。廣義的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各種行為規範的總和;狹義的法是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佈的規範性文件,即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

何為道德

道德是通過行為規範和倫理教化來調整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社會相互關係的準則、標準和規範的總和。道德規範的調控作用幾乎體現於人們的所有活動領域,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有組織的社會活動中。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法律與道德關係

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

具體表現: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繫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係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

法律不是評判道德的唯一標準

凡是法律提倡的都是道德鼓勵,有些道德的內容上升為法律,違反這些道德就是違法的。法律是評價道德的標準。但是法律不是萬能的,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社會矛盾。有些問題還是要道德來解決。道德調整的範圍大於法律調整的範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今天我們依然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法律是評價道德的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


劉輝律師


法律無法評判道德,倒是道德能夠評判法律。

法律體現的是統治階級的意志,更多的體現的是社會共同體的良心和良知,所謂陪審團制度就是要用良心來判斷是否有罪。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樣的犯罪行為不管是用法律還是道德來評判,得出的結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符合道德的法律我們稱之為良法,不符合的我們稱之為惡法。

然而有個法學派叫分析主義法學派認為法律應與道德分離,會產生惡法亦法的結論。這些是法學派別之間的觀點之爭,這裡不贅述。

下面視頻的這位法官叫Frank Caprio,是美國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市市政法院的首席法官。他的斷案體現的就是人性和良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a5200116451c7d71f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