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諸子百家 是春秋戰國時期對於各類大小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像這樣的學派共有一百多家,《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中記載有上千家。最被人們所熟知的

如: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 亦稱為“九流十家” 在春秋戰國時代“縱橫家”算不上一個學派,它並不研究任何學術思想為目的,而是以從事各類政治、外交、遊說為主的一個群體,而這個群體的人被稱為“縱橫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蘇秦和張儀的 “縱橫之爭”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合縱連橫是戰國中期產生的一種外交策略。由於西周衰落,失去對王室諸侯的控制,各勢力之間不斷的征戰兵伐,由最初的小國兼併小國,逐漸演變成大國兼併小國,大國和大國之間的生存之爭,較弱一方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大國,各聯盟勢力之間又因為各自的利益經常出現裂縫而有了合縱連橫的發揮空間。“合縱”即要縮小同盟國之間的分歧,儘可能的團結一致,共同抵禦最強大的國家。“連橫”則要思維敏捷,見識非凡,以最有效的方式拆散同盟、或將對方的盟國拉到自己的陣營來。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這樣 “縱橫之術” 你來我往,權衡利弊,抓尋戰機,便有了千古演繹的空間。蘇秦、張儀戰國中期縱橫之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早期兩人拜師於鬼谷子,學習遊說之術。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合縱之蘇秦

遊說秦國:時秦孝公已經去世,蘇秦遊說秦惠王兼併列國,稱帝而治。秦惠王認為時機不成熟,未能採納他的建議。

遊說燕國:蘇秦到燕國後,根據燕國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的利弊,認為如果燕國不和趙國聯合,共拒秦國,未來趙國覺得不能與秦抗衡,必然來侵燕國,以鞏固自己的後方,而秦趙相爭,小燕國才能生存,燕王如夢初醒,欣然接受。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遊說趙國:他對趙肅侯說:七國齊國最富,秦國最強,趙國與秦國為鄰,如若不能爭取聯盟共抗強秦,未來秦國必然聯合其他國家來犯趙國,只有先消滅最大的隱患,霸業有可圖,趙王接受“合縱”主張

遊說韓國:韓國地勢堅固,軍隊十萬,且善於治煉兵器,但即使如此在秦國面前,韓國依然十分渺小,被秦國割去很多土地,蘇秦對韓宣王說:韓國臣服於秦國,只不過權宜之計,未來秦國騰出手來,還會繼續蠶食韓國的領地,而今唯有聯合諸侯抗秦,才能自保。事實上也時如此,韓宣王接受。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遊說魏國:

魏國原本是一強國,與秦國征戰多年,各有勝負。至商君入秦,改革變法後,秦國漸強,魏國沒落,但魏國一直憋著一口氣。蘇秦以激將法遊說於魏襄王,國家財政本來就是虧損,魏國每年還要納貢給秦國是軟弱的表現,並說了很多以弱勝強的道理,以此激勵魏襄王,魏襄王正中下懷。

遊說齊國:說服了魏王,蘇秦轉東行進,遊說齊宣王,他指出,齊國才是七國霸主,唯有當今秦國可以匹敵,齊國四面於楚、魏、燕、趙相連,如果這些國家都臣服於秦國來攻齊國,齊國不保,齊國富裕,他人早已垂涎三尺。若聯合攻秦,方可自保。齊宣王被說服。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遊說楚國:楚國和秦國都是帶甲百萬的大國,相互不能容忍,蘇秦以此為據遊說,秦強則楚弱,楚強則秦弱,秦楚交接,唯有秦國能匹敵楚國,不可親近,唯有合縱孤立秦國,秦國弱了,楚國才能強大的起來,楚威王接受“合縱”

成功說服六國達成同盟,蘇秦被任命為 從約長,並擔任六國的國相,佩戴六國相印。一些史料記載,蘇秦真正的事主可能是燕國。齊、趙曾有計劃瓜分燕國,就是蘇秦用計拆散,並在後來再次合縱,五國伐齊致使齊國差點滅國。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連橫之張儀

出使魏國:魏惠王七年,魏王去世,魏襄王即位。張儀前往勸說魏國不要加入合縱,魏襄王不聽,秦國便以武力相逼,盟軍救援不力,魏國大敗,無奈退出合縱同盟,魏國再次臣服。

出使楚國:張儀知道楚懷王是給愚蠢而貪婪的人,多次以秦國願意割讓土地給楚國,讓其退出同盟。楚懷王若有心事的假裝同意,想等到秦國割讓土地之後,在讓盟國其他成員在和秦國爭去,自己可以漁翁得利。未成想到,張儀既然趁此機會,渲染楚國退出同盟激齊國成功,結果秦齊把楚國領地給奪取了大半,由此楚齊不和。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出使韓國:張儀以武力恐嚇,根據韓國的地理位置,如果秦國出兵從中斬斷,韓國有大片領地要葬送他人之手。而今只有繼續臣服於秦國,和秦國聯手攻打楚國,不但可以擴大領地,還轉移了禍患,是最好的選擇。韓國懼怕再次臣服。

出使齊國:張儀繼續武力恐嚇,他先說到,秦楚已經兩家已經嫁女娶妻,結成兄弟盟國,韓國和魏國也已經重新臣服秦國,如果大王不臣事於秦,秦國就會驅使韓魏來攻打齊國,到那時候,楚、趙、燕都會乘機來分一杯羹,大王可就自身難保了。齊湣王退出合縱加入連橫。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出使趙國:張儀對趙武靈王說:“如今秦國相約齊國、魏國、韓國、的軍隊準備攻打趙國,如若趙王不於秦王面對面,口頭做約定請求按兵不動,那趙國必然危亦。趙王聽說各國都已經退出盟約,便答應了張儀。

出使燕國:張儀來到燕國,對燕昭王誰:“大王太愚蠢了,既然親近趙國,趙國曾經兩次出動軍隊圍困燕國首都,大王還要割讓十座城池向他道歉,你忘了嗎?現在秦趙已經和解,不久趙國就會再來攻燕國,燕國還是趕緊臣服於秦才能自保。果不其然,燕國就答應了,還獻上了五座城池。

“縱橫家” 蘇秦、張儀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張儀利用各國之間的間隙,把六國玩的團團轉,齊王發現自己上當後,生氣的說,張儀在那個國家,他就一定要出動軍隊討伐那個國家。可憐張儀後來不被秦武王所信任,脫身避於魏國。而且齊國還真的出動軍隊去打魏國。被張儀輕鬆化解,秦武王二年,張儀卒於魏國,各國也由此脫離了連橫。

閱讀的朋友,歡迎參加討論哦!

你覺得張儀和蘇秦誰更厲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