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麵的小學問,你知道多少?這樣吃麵最有營養!

麵條最適合中午吃。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變成400克。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麵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麵條就是這種有益的原料,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一般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麵則不利於消化吸收。中午吃麵才符合中國俗語說的“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

吃麵的小學問,你知道多少?這樣吃麵最有營養!

麵條越筋道越有營養嗎?其實,一般來說,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在沒什麼添加劑的情況下,它就越有韌性和彈性。那又有人要問了,怎樣烹飪能讓麵條更筋道呢?在這裡, 就給您支個招,咱們和麵時加個雞蛋。這樣麵條就更筋道了,還能讓麵條口感滑爽,營養也更加豐富。或者在麵條里加入一點點食鹽,也可以使麵筋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加強。雞蛋麵、菠菜面、胡蘿蔔面等營養價值是否比普通的麵條營養價值高?這就不一定了,要看到底加了多少比例。很多產品上面大字寫著“菠菜面”,小字細看,菠菜粉僅僅佔2%,這還算是多的了。雖然菠菜多一點算一點,總比沒有好,但是如果自己配著麵條再吃半盤菠菜,得到的菠菜營養不是更多麼?此外,由於葉綠素、胡蘿蔔素等都容易見光分解,和掛麵相伴長時間儲藏之後,它們的顏色會越來越淺,含量越來越低,所以久放之後也是不值得去購買的。如果是自己現場用蔬菜汁製作麵條,倒是值得一吃。

吃麵的小學問,你知道多少?這樣吃麵最有營養!

傳統飲食中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 麵湯究竟該不該喝?簡單說,吃麵條等澱粉類食物前後,適量喝一些麵湯是有益健康的。特別是自己加雞蛋製作的手工面,這麵湯可是精華。但是,很多成品掛麵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鹽或鹼,這樣的麵湯還是不喝為好。

吃麵的小學問,你知道多少?這樣吃麵最有營養!

吃麵條怎樣才能做到食物多樣化?麵條畢竟只是面做的。如果吃麵條少量配一點鹹味的滷汁,在很大意義上,它就和吃饅頭配鹹菜沒什麼區別,除了面裡的營養,其他食物中的營養素都嚴重不足。比如說,麵粉裡沒有維生素C、維生素A和維生素B12,維生素B1、B2、B6和葉酸太少,鈣少得可憐,鐵和鋅嚴重不足,蛋白質不夠……只靠麵條和鹹湯撐飽自己的胃,其實是糊弄自己。時間長了,正常代謝所需的營養成分供應不夠,總是缺這少那,那麼我們的身體早晚會變成“豆腐渣工程”。所以,在吃麵條的時候,不要只想著如何省事,還要想想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滿意。多樣化的蔬菜,肉、蛋、豆製品等,都要在一餐當中照顧到。比如說,切幾片醬牛肉,加個荷包蛋,加一把豆腐絲,切一個西紅柿,煮幾棵小油菜,加點胡蘿蔔絲等等,其實也花不了幾分鐘時間,卻可以讓一餐中的飲食質量大大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