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布「信青年」形象

亞洲財經訊 7月25日,遇見未來-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決賽及頒獎典禮暨“信青年”形象揭幕儀式在北京舉行。活動由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主辦,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指導,北京宜信致誠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誠信用”)協辦,全國百所高校聯合協辦,歷時近4個月,吸引515所高校近萬名大學生參與角逐。來自石河子大學的馬玉婷最終通過決賽兩輪比拼奪得冠軍。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遇見未來-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決賽及頒獎典禮暨“信青年”形象揭幕儀式現場

知識競賽參與廣,大學生關注信用熱度高

“青年有信用,信用有價值”,信用是青年最大的財富。加快青年信用體系建設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現實要求。然而青年信用體系建設還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問題,除了青年信用信息比較分散,青年信用記錄嚴重缺失,青年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修復機制有待完善外,青年的信用服務體系和服務市場也有待完善。其中,關於青年群體的信用教育和培養是頗為重要的一環。

“‘信青年’杯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作為“信青年”計劃推出第三年的主題活動,是全國首個覆蓋範圍極廣,且專注於大學生人群的信用知識類競賽,旨在通過競賽方式,吸引大學生關注並瞭解信用,幫助其梳理並掌握信用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信用認知。

大賽從初賽、複賽到最終決賽,歷時近4個月。截止7月數據統計,參賽學生達到近萬名,覆蓋全國32個省市的515所高校。比賽更是得到了芽木傳媒、去大賽網、賽歡網等近50家媒體的支持。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決賽答題現場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決賽現場辯論

在初賽階段,聯盟不僅幫助參賽學生梳理海量信用知識點,更組織學生建立微信興趣群進行交流、定期舉辦衝頂大會以豐富比賽趣味性。經歷複賽篩選,最終10位來自石河子大學、天津商業大學、貴州師範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等學校的入圍選手匯聚北京,通過小組答題、辯論賽環節進行角逐。決賽由專業評委老師,綜合兩輪表現評定出了一、二、三等獎,其中,馬玉婷(石河子大學)奪得一等獎,劉文佳(天津商業大學)和金伊陽(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研究員朱小菁女士(左一)、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封英博士(右二)為獲獎者馬玉婷(左二)、劉文佳(右一)、金伊陽(左三)頒獎

連續3年開展學生活動,勾勒“信青年”形象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從2016年發佈了‘信青年’計劃開始到今天,已經影響到了近千所高校,數十萬名大學生直接參與。”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秘書長張曉燕女士在現場講述3年來聯盟開展的活動。

2016年‘信青年’計劃聯合全國24所設有信用管理專業的高校共同舉辦‘信用微視頻創意大賽’、校園防範信貸風險宣傳‘千人簽名’活動;2017年,全國百所高校參與的‘信用火種傳播創意大賽’、全國高校‘為信而跑’;今年,來自五百餘高校的近萬名學生參與到‘2018年度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秘書長張曉燕女士現場講述信青年故事

“每年通過活動和學生近距離接觸,不僅發現他們在信用認知上不斷提高,並且這麼一群‘信青年’也並非我們刻板成見的樣子。”張曉燕女士現場為大家講述'信青年'。並邀請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研究員朱小菁女士、北京信用協會副秘書長安宏宇女士、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封英博士、宜信公司社會責任部信翼團隊負責人郭楠女士、天津商業大學財經學院劉玲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金融系主任研究員於菁博士和貴州師範學院信用管理系楊小菊講師一同揭曉了‘信青年’形象。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研究員朱小菁女士(右二)、北京信用協會副秘書長安宏宇女士(右四)、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封英博士(右三)、宜信公司社會責任部信翼團隊負責人郭楠女士(左四)、天津商業大學財經學院劉玲副教授(左三)、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金融系主任研究員於菁博士(左一)、貴州師範學院信用管理系楊小菊講師(左二)和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秘書長張曉燕女士(右一)共同啟動信青年形象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覆蓋39個城市百餘所高校,如今有1500多名信用大使,聯盟志願者達到500餘人,用自身熱情與信念帶動更多青年人群成為“信青年”。“今年我們在全國範圍內為‘信青年’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進行了關鍵詞畫像,現場這12張來自我們信用大使的素人海報,便是‘信青年’關鍵詞畫像最好詮釋——青春無限、勇往直前、向陽而生、夢想無界、信用無價。”張曉燕女士說道。

助力打造“信用”人生,致誠信用公益不停歇

作為活動協辦方、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的發起方之一,致誠信用持續關注青年人群,積極投入對於其的信用建設公益投入。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到今天能夠影響到30多個省市的上千所高校,直接或間接影響到6000多萬人次的大學生群體,我們對於這樣的成就感到非常高興。”致誠信用總經理趙卉女士現場講述道,“致誠信用作為在中國人民銀行企業徵信備案的專業徵信機構,同時又是北京信用協會副會長單位,肩負著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使命。我們一直將自身的信用教育公益構想依託於聯盟來實現。一方面是信用和金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我們協助聯盟策劃、推廣多種多樣的精彩活動,幫助大學生成長為懂‘信用’、善用‘信用’的青年人才;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自身在科技、產品、業務上的不斷探索提升,提供給希望從事信用相關事業的大學生一個信用職業訓練場,幫助他們打通信用職業通道,打造‘信用人生’。”

據瞭解,致誠信用聯合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通過自身的實地徵信業務,為大學生提供業務場景和實踐機會,幫助打造“職業訓練場”。並且,致誠信用持續助力推動“信用諮詢師”職業本土落地,提升社會層面對此職業的認知,從而打通信用職業通道,吸引更多青年優秀人才投入到信用建設領域中來,以幫助大眾消費人群理解信用價值、改善信用現狀並優化家庭理財結構。

關注特定人群,深度調研填充信用畫像

除學生信用教育活動和職業通道外,致誠信用亦和聯盟一道,利用聯盟在全國高校的資源優勢,每年針對特定人群進行多次深入的信用狀況調研併發布相關報告,如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農戶信用認知調研、大學生行為心理學調研等。今年則是為大家帶來了《全國女性信用認知調研報告》,對中國女性信用現狀和家庭信用現狀做了清晰畫像,為推動全國信用教育工作提供價值參考。來自天津商業大學財經學院的劉玲副教授針對報告作了現場解讀。報告詳情請通過官方微信“致誠信用”或“信用知識公益平臺”進行了解。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天津商業大學財經學院的劉玲副教授現場解讀《全國女性信用認知調研報告》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北京信用協會副秘書長安宏宇女士現場寄語

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落幕,決賽現場發佈“信青年”形象

聯盟信用大使代表現場信青年Talk環節講述信青年故事

關於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是國內第一個信用專項的、公益性的大學生組織,旨在通過培養有信用知識素養的大學生,以“信用大使”身份向高校、社區和社會傳播信用知識、傳遞信用價值,從而助力信用校園、信用社區和信用社會落地。

自2015年開始,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就開始關注並著手培養大學生群體的信用知識和信用意識,目的是讓越來越多的學生了解信用的價值並定向培養信用管理專業人才。2015年5月,聯盟發佈了國內首個深入剖析大學生群體信用狀況的實證研究報告——《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2016年,聯盟發佈“信青年”計劃,聯合全國24所設有信用管理專業的高校共同舉辦“信用微視頻創意大賽”,校園防範信貸風險宣傳“千人簽名”活動。2017年,聯盟主辦“信青年杯”信用火種傳播創意大賽以及“信青年杯”全國高校為信而跑活動。

到了2018年,聯盟已發展成為覆蓋全國39個城市、近百所高校,擁有1500多名信用大使的學生組織,併成功舉辦“信青年杯”2018年度全國大學生信用知識競賽。聯盟會將信用教育普及活動推向更多的高校,不斷塑造“信青年”計劃的公益品牌影響力,並結合“信用記錄關愛日”、“信用月”等主題,幫助大學生在步入社會前積累所需的信用知識,成為有知識、守信用的青年群體。

關於致誠信用

致誠信用是在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的第三方獨立機構,面向政府、行業協會商會、企業機構等提供信用體系建設綜合解決方案、信用評價諮詢與研究、企業風險管理綜合解決方案等多維度綜合性企業徵信服務。

致誠信用基於成熟的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及大數據研發處理和建模能力,矢志構建現代化新型信用體系,提供公正、客觀、全面的信用信息諮詢,以及專業、先進的信用產品及服務,為用戶提供完善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建立和管理信用,防控金融風險,釋放信用價值。

截至目前,致誠信用面向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商會,以及包括商業銀行、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保險、擔保、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領域,和大型電商、物流、醫療、製造等數十個行業在內的百餘家機構提供了前進的產品與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