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亚洲财经讯 7月25日,遇见未来-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决赛及颁奖典礼暨“信青年”形象揭幕仪式在北京举行。活动由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主办,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指导,北京宜信致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诚信用”)协办,全国百所高校联合协办,历时近4个月,吸引515所高校近万名大学生参与角逐。来自石河子大学的马玉婷最终通过决赛两轮比拼夺得冠军。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遇见未来-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决赛及颁奖典礼暨“信青年”形象揭幕仪式现场

知识竞赛参与广,大学生关注信用热度高

“青年有信用,信用有价值”,信用是青年最大的财富。加快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要求。然而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还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问题,除了青年信用信息比较分散,青年信用记录严重缺失,青年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修复机制有待完善外,青年的信用服务体系和服务市场也有待完善。其中,关于青年群体的信用教育和培养是颇为重要的一环。

“‘信青年’杯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作为“信青年”计划推出第三年的主题活动,是全国首个覆盖范围极广,且专注于大学生人群的信用知识类竞赛,旨在通过竞赛方式,吸引大学生关注并了解信用,帮助其梳理并掌握信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信用认知。

大赛从初赛、复赛到最终决赛,历时近4个月。截止7月数据统计,参赛学生达到近万名,覆盖全国32个省市的515所高校。比赛更是得到了芽木传媒、去大赛网、赛欢网等近50家媒体的支持。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决赛答题现场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决赛现场辩论

在初赛阶段,联盟不仅帮助参赛学生梳理海量信用知识点,更组织学生建立微信兴趣群进行交流、定期举办冲顶大会以丰富比赛趣味性。经历复赛筛选,最终10位来自石河子大学、天津商业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学校的入围选手汇聚北京,通过小组答题、辩论赛环节进行角逐。决赛由专业评委老师,综合两轮表现评定出了一、二、三等奖,其中,马玉婷(石河子大学)夺得一等奖,刘文佳(天津商业大学)和金伊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研究员朱小菁女士(左一)、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封英博士(右二)为获奖者马玉婷(左二)、刘文佳(右一)、金伊阳(左三)颁奖

连续3年开展学生活动,勾勒“信青年”形象

“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从2016年发布了‘信青年’计划开始到今天,已经影响到了近千所高校,数十万名大学生直接参与。”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秘书长张晓燕女士在现场讲述3年来联盟开展的活动。

2016年‘信青年’计划联合全国24所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共同举办‘信用微视频创意大赛’、校园防范信贷风险宣传‘千人签名’活动;2017年,全国百所高校参与的‘信用火种传播创意大赛’、全国高校‘为信而跑’;今年,来自五百余高校的近万名学生参与到‘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秘书长张晓燕女士现场讲述信青年故事

“每年通过活动和学生近距离接触,不仅发现他们在信用认知上不断提高,并且这么一群‘信青年’也并非我们刻板成见的样子。”张晓燕女士现场为大家讲述'信青年'。并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研究员朱小菁女士、北京信用协会副秘书长安宏宇女士、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封英博士、宜信公司社会责任部信翼团队负责人郭楠女士、天津商业大学财经学院刘玲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金融系主任研究员于菁博士和贵州师范学院信用管理系杨小菊讲师一同揭晓了‘信青年’形象。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研究员朱小菁女士(右二)、北京信用协会副秘书长安宏宇女士(右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封英博士(右三)、宜信公司社会责任部信翼团队负责人郭楠女士(左四)、天津商业大学财经学院刘玲副教授(左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金融系主任研究员于菁博士(左一)、贵州师范学院信用管理系杨小菊讲师(左二)和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秘书长张晓燕女士(右一)共同启动信青年形象

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覆盖39个城市百余所高校,如今有1500多名信用大使,联盟志愿者达到500余人,用自身热情与信念带动更多青年人群成为“信青年”。“今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为‘信青年’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进行了关键词画像,现场这12张来自我们信用大使的素人海报,便是‘信青年’关键词画像最好诠释——青春无限、勇往直前、向阳而生、梦想无界、信用无价。”张晓燕女士说道。

助力打造“信用”人生,致诚信用公益不停歇

作为活动协办方、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的发起方之一,致诚信用持续关注青年人群,积极投入对于其的信用建设公益投入。

“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到今天能够影响到30多个省市的上千所高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6000多万人次的大学生群体,我们对于这样的成就感到非常高兴。”致诚信用总经理赵卉女士现场讲述道,“致诚信用作为在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备案的专业征信机构,同时又是北京信用协会副会长单位,肩负着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使命。我们一直将自身的信用教育公益构想依托于联盟来实现。一方面是信用和金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我们协助联盟策划、推广多种多样的精彩活动,帮助大学生成长为懂‘信用’、善用‘信用’的青年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在科技、产品、业务上的不断探索提升,提供给希望从事信用相关事业的大学生一个信用职业训练场,帮助他们打通信用职业通道,打造‘信用人生’。”

据了解,致诚信用联合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通过自身的实地征信业务,为大学生提供业务场景和实践机会,帮助打造“职业训练场”。并且,致诚信用持续助力推动“信用咨询师”职业本土落地,提升社会层面对此职业的认知,从而打通信用职业通道,吸引更多青年优秀人才投入到信用建设领域中来,以帮助大众消费人群理解信用价值、改善信用现状并优化家庭理财结构。

关注特定人群,深度调研填充信用画像

除学生信用教育活动和职业通道外,致诚信用亦和联盟一道,利用联盟在全国高校的资源优势,每年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多次深入的信用状况调研并发布相关报告,如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农户信用认知调研、大学生行为心理学调研等。今年则是为大家带来了《全国女性信用认知调研报告》,对中国女性信用现状和家庭信用现状做了清晰画像,为推动全国信用教育工作提供价值参考。来自天津商业大学财经学院的刘玲副教授针对报告作了现场解读。报告详情请通过官方微信“致诚信用”或“信用知识公益平台”进行了解。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天津商业大学财经学院的刘玲副教授现场解读《全国女性信用认知调研报告》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北京信用协会副秘书长安宏宇女士现场寄语

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落幕,决赛现场发布“信青年”形象

联盟信用大使代表现场信青年Talk环节讲述信青年故事

关于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

“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是国内第一个信用专项的、公益性的大学生组织,旨在通过培养有信用知识素养的大学生,以“信用大使”身份向高校、社区和社会传播信用知识、传递信用价值,从而助力信用校园、信用社区和信用社会落地。

自2015年开始,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就开始关注并着手培养大学生群体的信用知识和信用意识,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信用的价值并定向培养信用管理专业人才。2015年5月,联盟发布了国内首个深入剖析大学生群体信用状况的实证研究报告——《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2016年,联盟发布“信青年”计划,联合全国24所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共同举办“信用微视频创意大赛”,校园防范信贷风险宣传“千人签名”活动。2017年,联盟主办“信青年杯”信用火种传播创意大赛以及“信青年杯”全国高校为信而跑活动。

到了2018年,联盟已发展成为覆盖全国39个城市、近百所高校,拥有1500多名信用大使的学生组织,并成功举办“信青年杯”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信用知识竞赛。联盟会将信用教育普及活动推向更多的高校,不断塑造“信青年”计划的公益品牌影响力,并结合“信用记录关爱日”、“信用月”等主题,帮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积累所需的信用知识,成为有知识、守信用的青年群体。

关于致诚信用

致诚信用是在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面向政府、行业协会商会、企业机构等提供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信用评价咨询与研究、企业风险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等多维度综合性企业征信服务。

致诚信用基于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及大数据研发处理和建模能力,矢志构建现代化新型信用体系,提供公正、客观、全面的信用信息咨询,以及专业、先进的信用产品及服务,为用户提供完善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建立和管理信用,防控金融风险,释放信用价值。

截至目前,致诚信用面向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包括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担保、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和大型电商、物流、医疗、制造等数十个行业在内的百余家机构提供了前进的产品与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