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限行,真的準備好了嗎?

城市限行,真的準備好了嗎?

近年來,城市限行成為了城市管理者緩解交通壓力、治理環境常用的手段。就在7月23日,西安市出臺了《關於禁限行高排放老舊汽車的通告(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規定,2008年8月1日前註冊登記的汽油(天然氣)汽車屬於高排放老舊汽車,從明年8月1日起這些車將禁止進入西安市三環路以內及遠郊區縣主城區。條例簡單粗暴地將十年私家車“一鍋端”,如此嚴苛的規定一經推出就遭到了超九成當地市民強烈反對。

同樣實施城市限行政策的還有深圳。為了解決假期交通擁堵問題,保證遊客有良好旅遊交通環境,今年五一假期,市交警局在東部景區大鵬半島試點節假日預約通行措施,設定9座及以下藍牌小型客車預約配額為每天3萬個,必須經網絡預約成功才能進入預約通行區域,違者將按照“違反禁令標誌”處300元罰款,扣3分。

從後期市交警局反饋的結果來看,限行政策效果基本達到預期,景區車流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政策實施的背後同樣存在不少問題。據多家媒體報道,五一期間的預約通行政策導致大鵬旅遊業損失慘重,尤其是民宿和餐飲行業,營業額嚴重跳水,銳減了2/3,客流量還達不到往年一半之多。多位旅遊業從業人員更是表示,他們是從新聞媒體等渠道才知道預約政策,有關部門也未提前知會或徵求其意見,他們準備不足。同時,部分商家在利潤縮水的情況下,還擔憂長此以往遊客將會分流到惠州東莞等周邊地區,認為限行措施並不利於大鵬旅遊業長期發展。此外,不少遊客反映稱對通行需要預約並不知情,或者在預約時系統出現問題等。

而就在近日,東部景區限行又將“二度上線”。7月26日,市交警局宣佈將於8月11日起的所有周末及國慶假期再次對東部景區試行小客車預約通行,本輪試行新增了五一期間客滿的梅沙片區。此次管理部門對預約限行措施進行修改:分別將車輛配額提升到每天4萬輛,並優化了預約流程。

再度試點的決定似乎預示著相關部門對該方案有著長期延用的打算,但政策本身的延續性卻有些難以保障。一是相關部門對預約通行政策缺乏整體、科學的框架制定,對於政策實施後可能帶來的問題(例如限行片區商戶遭受的經濟損失)沒有進行全面考慮;二是政策推行過於倉促,信息公佈不及時。兩次限行信息的公佈留給市民的政策適應期過短,缺乏緩衝期,更是有網友認為“限行更像是一時倉惶所做的決定”。

再者,限行政策所牽扯而出的一系列持續發酵的社會民生問題和討論,從本質上講是景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博弈,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更應該重視公佈政策的謹慎程度。綜合今年這兩次限行政策的公佈,相關部門並沒有充分聽取民意以達成共識,尤其缺少了市民、商戶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政策推行有“一刀切”之嫌,頑疾存在就在所難免了。

無論政策初衷多麼“為人民服務”,城市也不是管理者的試驗場。管理者做任何民生決策都應慎之又慎,更不能以犧牲市民經濟利益為代價作為繼續前進的通行證。在曾經的宜停車風波當中,有網友發文提出“城市不是誰的私產,可以任意處分和支配”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轉發,這樣的擔憂到如今也並未過時。城市管理者制定這種涉及不特定多數公眾的政策時切莫因急失局,倉促行事只會降低公眾認同度。不管其初衷如何,出臺政策前要多聽聽民意,拿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是上策。(作者 林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