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1、夏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 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 (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第一位帝王是夏啟,最後一位是夏桀。為商朝所滅。第一位帝王是夏啟,最後一位是夏桀。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

2、商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夏朝屬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 ,在亳(今商丘) 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商國號的來源,是根據他自己封國稱號而來。第一代帝國創建者是商湯,末代君主是商紂王帝辛。

3、周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8年,周朝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前771年,西周覆亡,末代君主是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末代君主周赧(nǎn)王聽信楚孝烈王,以天子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因六國不配合而告失敗。公元前256年,秦破洛邑,殺周赧王,東周滅亡。

周國號的來源,同樣也是根據他自己封國稱號而來。

4、秦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傳三世,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為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國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到秦始皇繼位後,於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國號國號的來源,同樣也是根據他自己封國稱號而來。由於統治者姓嬴,又有嬴秦之稱。

5、漢

漢朝(前202-220年 )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公元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病死,王莽立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自任"攝皇帝"。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稱帝重建漢室江山,定都洛陽 ,沿用漢朝國號,稱建武元年 ,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末代帝王是漢獻帝劉協。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漢朝國號來源,是因為劉邦在秦末農民起義中,被封為漢王,所以劉邦建國後就以漢為國號。而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后,沿用了漢朝國號。

6、晉

晉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末代帝王是晉愍帝司馬鄴。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420年劉裕廢晉恭帝自立,建國宋,東晉至此滅亡,末代皇帝是晉恭帝司馬德文。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晉朝國號來源,是因為司馬炎沿襲祖輩司馬懿晉王稱號,建國後就以晉為國號。而司馬睿在建鄴稱帝后,沿用了晉朝國號。

7、隋

隋朝(581—618年),是中國歷史上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分裂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即隋文帝,建國隋朝。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617年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佔領長安,擁立隋煬帝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公元618年李淵奪位稱帝,定國號為唐,隋朝滅亡。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隋朝國號來源,楊堅登基為帝隋文帝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襲此封爵,即位後立國號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為“隋”。

8、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617年,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618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享國290年。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唐朝國號的來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 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9、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宋徽宗、宋欽宗被擄,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同年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 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紹興八年(1138年),以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為行都,稱為行在。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宋懷宗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南宋滅亡。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 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 登基繼承皇位,沿用了宋朝國號。

10、元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北京)。元惠宗倉皇北逃,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停用大元國號,複稱大蒙古國 。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取自於《易經·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並非類似大漢,大唐那樣的尊稱,因為統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 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稱呼元廷的殘餘勢力時又叫北元或殘元。

11、明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奉明正朔的明鄭告終。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明朝國號的來源,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史稱明朝、明代,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12、清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歷十二帝,入關後傳十帝,享國268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軍入關,逐步掌握全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帝溥儀被迫退位。

中華十二國的由來及簡況——創建者是誰?誰又是末代帝王?

清朝國號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滿州”在滿語中音近“曼殊”,意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另一說系舍義而求音,在滿語中“清”即“金”的諧音,漢語的“清”即滿語的“金”,“金”改為“清”,是改漢不改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