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前些天,机哥看到一条新闻:

浙江温州某老赖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某名牌大学,但是在录取前夕,他家突然收到招生办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说:“因为你上了失信人名单,所以我们不能录取你的儿子”。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眼看儿子多年的努力就要泡汤,这名老赖分分钟就去银行,把欠款还上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虽说在现代社会,这种连坐惩罚确实有“滥杀无辜”的嫌疑。

但是,机哥说但是了哈。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效果显著。

法院执行了那么久都没搞定,一旦关系到老赖的至亲,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失信,就一定要扎到你的痛处。失信,就必定让你寸步难行。

除了这种连坐的方式,还有“老赖专属彩铃”。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乐山市人民法院给老赖定制了专属铃声,只要你给老赖打电话,就会听到:

您拨打的机主,已被乐山市人民法院发布为失信执行人。请谨慎与其交往,并督促其尽快履行法律文书。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据说这个铃声效果不错, 18 个老赖中,已经有 9 个选择主动履约。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很多老赖说,换了这个铃声之后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了,听到之后非常不舒服,就像警车每天在自己家门口。

这个铃声在重庆、长沙、福建等地也已经试点实施了,未来很有很能在个全国范围内开展。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机哥想,既然能在电话上做专属铃声。会不会以后在微信、支付宝等社交界面上也实施。

比如说:

  • 微信上每和老赖说一句话,都会自动弹出一句“对方是老赖,谨防被骗”。
  • 只要一扫描老赖的支付宝二维码,就会弹出一句“您正在向老赖付款,请谨慎操作”。

千万别以为这些是不可能发生的,现在各家都有自己的大数据风控系统。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系统只要发现你不在经常登录地,或在某一时间内突然流入/流出多笔大额资金。系统的风控体系就会被触发,自动冻结账户功能。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如果你在芝麻信用中有违约记录,轻则不能享受花呗、借呗服务,重则连优惠券都不能领取。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亲们,想想,就因为有逾期污点,以后买的每样东西都比别人贵 5 块,窝心不窝心?

长久下来四舍五入,那就是多花一个亿啊。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这时有的机友可能会说:“呵,在淘宝失信了,那我就去京东买好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图样。

阿里有芝麻信用,腾讯有腾讯信用,京东有小白信用。可在他们上面还有央行征信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所有的借款和履约信息都会汇集到央行征信,换句话说:你在阿里欠钱不还,腾讯也会知道。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一旦达到老赖级别,就连乘飞机、坐高铁、住宾馆都不行。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到这一步,美好的生活基本就说再见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这就是央行征信的力量。

央行征信都有啥

央行征信目前的信息还不像芝麻信用的大数据那样,事无巨细什么都会记录。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目前它主要体现三点:

  • 你的信贷记录(就是你欠谁钱,在哪里有账户)
  • 你的公共记录(你有没有欠电话费,有没有官司,逃没逃税)
  • 你的征信查询记录(谁查过你的信用报告)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机哥找来了一份征信报告,给大家看看什么样子。从这份报告中基本可以看出它主人近期的经济情况:

(点击可看大图)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 首先,他有 6 张信用卡(贷记卡),不过看样子他只刷招行的信用卡。
  • 同时,他 2017 年在 XX 省买了房子,贷款 XX 万,期限 20 年。
  • 在 2016 年,他自己查过 3 次自己的征信报告。
  • 在办理了光大银行的信用卡后,光大总是查它的征信,虽然他本人不刷光大的信用卡。
  • 这人身上没挂官司也不欠电信费,不是老赖。

之前有人问机哥:我怎么知道别人有没有用我的身份证在银行开信用卡。

这回放心了吧?征信里看得一清二楚。

关于刚刚机哥说的,在阿里和京东借钱(网络贷款)会不会上征信。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答案是会,在另一份征信报告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阿里的贷款在征信上叫“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京东的则是“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他们两个都有查询你征信的权利。

在借贷上征信前,阿里的算法是:借得越多,还得越多,信用越好,额度越高。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可加入征信后,信息被打通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你在各家借的越多,就意味着还款能力越弱。时间长了,额度可能不升反降。

这也意味着,再也不能“拆东墙补西墙”,利用还款时间差在各家借钱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你的经济状况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网传杭州银行出台了一项新规:

只要在半年内两次使用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哪怕还清也不会批准贷款。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原因是,使用小额网贷意味着经济状况不佳,风险过大。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事实上,每家银行对征信的容忍程度都不同,但影响贷款的无非以下几点:

  • 你是否频繁在网上借钱(哪怕已经还清,征信中心在审贷时会发出预警)
  • 近期是否有多家机构在网上查过你的征信报告(意味着你申请了多份贷款)
  • 你是否频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意味着你想要借钱)

目前各家银行对于“有网贷是否放款”还没有统一标准,不过有来自阿里、京东、腾讯等公司的网贷信息,会对未来银行放贷造成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征信信息一旦写入就会如影相随,无法删除。 各位机友如果有特别喜欢用网贷的,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征信怎么查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目前在网上查询征信的方式只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人民银行的试点银行网银查,目前只有招行和中信才行。不过考虑到这两个银行的受众比较少,要求比较多,今天不说这种。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第二种,也是主流的查询方式,直接登陆《 ipcrs.pbccrc.org.cn 》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先点击页面右上角的【注册】,注册一个账户。(和注册支付宝差不多,输入你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就 OK 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注册完后回到刚刚注册的界面,点击登录。

(因为要安装密码控件,目前只支持在 Windows 电脑查询)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安装完密码插件后,重启浏览器,输入刚刚你注册时填写的信息,进入。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央行征信网站稍微有点简陋,想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直接点【信息服务】——【申请信用信息】即可。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这时征信中心会提供三种选择,让你验证自己的身份。

其中,数字证书(也就是 U 盾)不一定大家都有;问题验证只要回答错一个问题就不会通过。所以机哥推荐大家选择用银行卡验证。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验证完身份还没完,征信中心还会问你,想要哪种报告...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勾选你想要的报告,等待 24 小时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征信报告了。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其中:

  • “个人信用信息提示”是用一句话告诉你,你最近 5 年内有没有逾期记录。
  • “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会简单的展示你的个人状况。
  • “个人信用报告”是最详尽的报告,也就是机哥刚刚展示给你们的报告。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个人信用报告”是最详细的,就随便选择这个选项。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查询前两个选项,不会在征信里留下查询记录,而“个人信用报告”会。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每个查询你征信的机构都可以看到这个记录,会给人一种想贷款但是贷不到的感觉。查多了对放贷有影响。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当然,查多了对放贷有影响,如果只是查询一两次,基本没什么问题,懂得了解自己的信用情况也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别被微信支付宝忽悠,99%的人都中招了

行了,机哥先去看看自己的征信了有没有阿里和京东的记录了...

(PS:网上个人征信报告一般只有两页,仅供个人参考用;如果是买房子时银行查询的征信报告,会有整整一本,就像生死簿一样,你信用生活里的每一笔都写得明明白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