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囊團」助陣智能網聯汽車測評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自動駕駛漸進,如何保障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可靠?

7月24日,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清華大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及行業主流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出席“智能網聯駕駛測試與評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學術委員會暨專項工作組會議”。會議公佈了首批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單,並就如何完善工作機制,開放協同打造智能網聯駕駛測試與評價體系等問題展開探討。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會議現場

本次會議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系統處副調研員陳建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劉斯明等領導以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賽目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專家出席了會議。會議由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劉法旺主持。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子河宣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決定。同時,會議向各位委員頒發了聘書。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成員合影

智能網聯駕駛測試與評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法旺介紹了實驗室的工作進展、現狀分析和工作計劃。實驗室將致力於建立系統化的檢測認證體系和服務能力,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合作,推進示範區之間的交流互動和數據資源共享,加快研製測評標準規範。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常務副主任、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法旺

來自一汽、東風、宇通的專家分別介紹了乘用車、貨車、客車工作組的工作進展和工作計劃。

學術委員會專家在認真聽取工作報告後,充分肯定了實驗室目前取得的成績,並對工作計劃提出建議。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北京經緯恆潤科技有限公司汽車電子部總裁齊佔寧

北京經緯恆潤科技有限公司汽車電子部總裁齊佔寧認為,要形成中國特色道路場景標準和解決方案標準,結合產業發展規律和企業發展實際,實現市場化發展,應加快建設模擬仿真測試實驗室。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兼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李豐軍

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兼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李豐軍指出,實驗室應該從場景定義、評價準則、共性技術研發等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加強軟件、模擬仿真等測試能力,他還著重強調了研發自主可控的車載和車控操作系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工程師任衛群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工程師任衛群指出應首先聯合主機廠加強共性關鍵問題的梳理,制定關鍵的基礎標準,然後集中精力開展個性化工作。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北京賽目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大林

會上,北京賽目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大林介紹了模擬仿真測試實驗室的建設進展。目前,模擬仿真測試系統已經初步完成,形成前端帶有車身動力學模型的主動車輛與高精地圖數據建模道路的有效整合,有機運行在實時仿真系統之上,從而實現了高併發測試與場景自定義。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李高鵬

對此,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李高鵬認為虛擬仿真平臺對於後續產品開發驗證工作幫助很大,後續也要加強相關技術儲備工作,支持模擬仿真測試平臺不斷完善。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系統處副調研員陳建軍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系統處副調研員陳建軍介紹,目前在全國佈局了7個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範基地,推動汽車、車載電子、網絡通信等重點領域前沿技術的研發攻關和協同創新。他認為重點實驗室的成立契合了當前熱點,希望重點實驗室在各方的努力下,積極對接各示範區工作,更好地開展智能網聯駕駛測試,為汽車電子產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劉斯明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劉斯明認為目前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工作需要加大行業協同與融合,並提出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的緊迫性及基於複雜場景的智能網聯汽車或自動駕駛測試評價的重要性。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模擬仿真測試實驗室。

聚焦|“智囊团”助阵智能网联汽车测评

模擬仿真測試實驗室

智能網聯駕駛測試與評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6年公佈的重點實驗室之一。實驗室順應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和應用需求變化,致力於完善第三方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通過與專項工作組的協同配合,實驗室將加強應用場景梳理、推動核心共性技術的研發,加快基礎支撐環境以及軟件、安全、模擬仿真等測評能力建設,以測試和評價推動關鍵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