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本文约52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薛法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苏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原创“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出版《为言语智能而教》等专著。

*

*

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往往隐藏在选文中,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同的角度可以发掘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组块教学以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为核心目标,准确把握文本教学价值,选择并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重组并设计成块状的阶梯式活动,改变以往线性的流水式教学,教得准确,学得充分,实现一个活动板块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珍珠鸟》是冯骥才先生的经典作品,文质兼美而通俗易懂。教学的起点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学生自己读不懂、读不到的关键点,从而引导学生连点成线,从“事”到“线”,从“情”到“理”,逐层深入解读文本,获得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这样的板块设计,可以摒弃烦琐的分析,迈向真实的言语实践,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激发学生的言语创造力

梳理“事”

师:雏儿在冯骥才先生家里干了哪些事?请你阅读第4—6自然段,梳理一下事件。

生:这个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站在书架上,撞在灯绳上。(师插问:几件事?)干了四件事。

师:请你将这里的“落、站、撞”都改成“飞”,想一想,雏儿在屋子里从哪儿飞到哪儿?

生:这个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飞到柜顶上,一会飞到书架上,一会又飞到灯绳上。(恍然大悟)哦,这都是讲它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这件事。

师:(夸赞)你现在读懂了,会概括了。奖励你,继续说。(众笑)

生1:后来,这小家伙停在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写字的笔尖,啄我的手指。

生2:我还有补充,它白天淘气地陪伴我,晚上就飞回鸟笼里睡觉,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师:(请学生将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作者一下子写了7件事,但一点都不觉得散、不觉得乱,因为作者用了一根“线”把这些事件串了起来。请你用心读一读,找一找那根“线”。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生:(默读课文。师提示:注意找到线头,然后顺着往下找相关词语;有些线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有些线藏在里面,需要你想一想。)

师:你找到了哪条“线”?

生:我找到了一条“时间线”。你看,作者用了“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再,后来”这些词语,把这些事连了起来。(师插问:这根“时间线”到这里断了吗?)还有“白天,傍晚,有一天”这三个词也表示时间。

生:我找到的是雏儿的活动地点,这些词语是:“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上,书架上,灯绳上,小桌上,杯子上,笔尖上,手指上,我的肩上”。

师:这是“地点线”,白天陪伴我的时候是在“我身边”,傍晚的时候是在“笼子里”。补充这两点,这条线就完整了。

生:我看到小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师插话:什么线?)就叫“胆子线”吧。(众笑)小家伙一开始的时候,胆子很小,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后来胆子渐渐大了,就到我的小桌上活动;再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啄我的手指,还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

师:如果说时间、地点是明线,那你的胆子线就是——

生:(抢答)暗线。

师:暗线是需要用心读出来的。

生:我也发现了一条暗线。(众笑)小鸟对我越来越信任,叫“信任线”。开始的时候,小鸟觉得我很可怕,完全不信我,躲得远远的;然后见我不去伤害它,就有一点信任我了,到我的杯子里喝茶。(师插话:到杯子里会淹死的。)(众笑)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然后见我还是不去伤害它,就更信任我了,啄我的手指,我抚摸它的绒毛也不飞走;然后完全相信我了,落在我的肩头一下子就睡着了。

师:完全不信、有点相信、不全相信、完全相信,这是一条“信任线”,你看得真的很准!建议不要只用“然后”,可以换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然后,然后,然后”,那是一种病,叫“然后病”。(众大笑)你看,把事件用一根线串起来,就有条理了。现在,请你按照一条线或两条线,将这些事件连起来说完整、说连贯。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生:(练习后)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渐渐地,就落在我的小桌上,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后来,还啄起了我的笔尖和手指。白天,它陪伴着我,傍晚就回巢陪伴父母。(众笑)有一天,它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还做起了美梦呢!

师:用时间和地点两条线来串事件,说得很有条理。增加点难度可以吗?这些事件中,哪些出乎作者的意料,请你用上“居然”或者“竟然”。

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渐渐地,就敢落在我的小桌上,居然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后来,竟然啄起了我的笔尖和手指。白天,它陪伴着我,傍晚就回巢陪伴父母。有一天,它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竟然做了个美梦呢!(掌声)

师:你一连用了三个“竟然”,用得很恰当!现在,每个同学都试一试,看你能不能讲得连贯、用得恰当?

生:(练习讲,略)

解读

散文中的事情,一般都是些片断,东一件西一件,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内隐着一根情感的主线。阅读散文就是要把握这些零散的事件,进而发现串联事件的那根“情感线”,才能领会作者的情意与构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事件有点难,而发现那根“线”则需要抓住那些“含情脉脉”的关键词句,读到“鸟与人”的情感变化。最后的复述,则是让学生形成一个“连点成线”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阅读同类文本,启发学生写作构思。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体会“情”

师:作者在文中不叫“雏儿”,叫它“小家伙”。你再读一读,注意小鸟的表现,圈出那些动词,想一想:哪一件事干得最像“小孩子”?

生:(阅读圈画,教师巡视,个别询问)

师:雏儿在哪件事中的表现最像“小孩子”?

生1:我觉得小鸟在屋子里飞来飞去最像小孩子。你看,小鸟一会飞到这里,一会飞到那里,就像小孩子一会玩这个,一会玩那个,一刻也不停,贪玩。

生2:我有一个补充,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那是它觉得这个地方很新鲜,没来过,所以会到处飞。就像我们小孩子,旅游的时候,到了一个地方就四处玩一样。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师:感觉新鲜,有点兴奋,玩个不停,爱闹腾。你能把这种小孩子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1:(感情朗读,略)

生2:我觉得小鸟傍晚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才回到笼子里,最像小孩子了。它和我玩得很嗨,(众笑)都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还忘记了父母。

生3:我小时候就是这样,一玩起来就玩疯了,从来都不记得要回家。爸爸妈妈叫几次,实在没办法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生4:小鸟和我玩出了感情,(众笑)就不想回家了。这一点最像小孩子。

师:课文写的是小鸟,但你们看到的是自己,真好!谁来读一读?把你那种贪玩的感受表达出来?

生1:(感情朗读,略)

生2:我觉得小鸟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还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这一点最像小孩子。(师插问:像什么样的小孩子?)像偷偷摸摸做坏事,生怕被人发现的小孩子。(众笑)

生3:就是一边做一边看大人的脸色,一发现不对就赶紧跑。(众笑)

师:你有这样的经验?(众大笑)

生:就是试探,看看大人有什么反应。

师: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是一种试探,是一种察言观色,是一种孩子才有的机灵。不一定说得清,但一定体会得到,最好的办法是朗读。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生:(感情朗读,略)

师:作者把小鸟当作小孩来写,足以看出他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假如你在家做作业,有这么一只淘气的小鸟,在你的周围飞来飞去、蹦来跳去,闹腾个没完,你会怎么看?

生:(纷纷发言)太烦心了!用鸡毛掸子赶走它;这样闹,我还做得成作业吗?关笼子里算了;我一有人来就集中不了心思,这样闹腾肯定不行……

师:作者是作家,为何却那么喜欢小鸟的闹腾?

生1:冯骥才一个人很寂寞,需要小鸟陪伴。

生2:作家需要丰富的生活,小鸟给他一种灵感。

生3: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喜欢养鸟,喜欢种花,很悠闲。

师:这叫生活情趣!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即使小猫在他的作业本上踩了几个脚印,他也不生气,把脚印看成……

生:小梅花!

师:有生活情趣的人,才会觉得小鸟的闹腾也是一种生命的美!读有趣的文章,就是和有趣的人交谈,生活便很有趣。

解读

文本就像一个“苹果”,看着好却无从“下口”。教学就是要在“苹果”上掘开一个口子,掀开一层皮,学生才能像蚂蚁一样尽情地吮吸“鲜美的果汁”。抓住珍珠鸟“像不像”小家伙这个关键问题,就是打开文本的一个缺口。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到文本中去映照珍珠鸟的哪些表现就像自己,就像小孩子的顽皮、淘气、乖巧和可爱。这样的阅读就是一种沉浸,就是一种体认,就是一种对话,从中领会到作者的生活情趣,领会到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这样阅读,才能真正改变学生,而不是在文本的表层滑过去。

领悟“理”

师:冯骥才先生写《珍珠鸟》,是想告诉我们他很喜爱珍珠鸟,是想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还是想告诉我们其他的?请你默读课文,想一想:他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默读后)作者想告诉我们“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是一个人生道理。课文中哪个境界最美好?

生:小鸟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个境界最美好。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小鸟原来很怕人,完全不相信人;后来一点都不怕人 ,完全相信人了。这样的变化是最美好的。

生2:小鸟敢睡在人的肩上,说明对人已经完全信赖了,一点戒备心都没有了。

生3:因为我从来不去伤害它,所以小鸟会这样地信赖我。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原来怕人的鸟,现在不怕人,这个情景是不常见的,也是美好的!因为人爱鸟,鸟便信人,人鸟相依,和谐相处,多么美好的画面。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睡在妈妈的怀里,就是这样的。

师:把“美好”换一个词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生:(纷纷发言)温馨的;温暖的;安全的;幸福的……

师:请把这个美好的画面、美好的境界,留在自己的记忆里。

生:(齐背课文第6自然段)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师:“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直接揭示了课文的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眼睛”,称为“文眼”。“文眼”一般出现在开头或者结尾,阅读时抓住“文眼”就能准确领会蕴含在文中的道理。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异口同声)没有了!

师:读书要善于思考,敢于提出新的问题。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笼子里的两只大鸟,看到小鸟落在人的肩上睡着了,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孩子啊!你千万别相信人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把你煮了吃掉!”(众大笑)(师插话:说话要有依据。)“有句俗话,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是最危险的动物,是最会变得动物。”(掌声)

师:鸟把人看很透了,也看扁了!

生:大鸟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并不都是坏的,也有心地善良的人。就像冯骥才,就是一个有趣的人,可以和他和睦相处。”

师:人有好坏,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生:大鸟会说:“孩子啊,你还是回到父母身边来吧!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是危险的。”

师:笼子是最安全的,虽然没有自由!

生:大鸟说:“应该相信人类,鸟和人还是可以和平相处的。这个世界上不能只有人类,还应该有鸟类。”(掌声)

师:每种动物都有生存的权利!鸟要相信人,人更要相信人!只有相互信任,才会有美好的世界;相互伤害,相互防备,这个世界就会到处都是笼子。你看,老师和同学们相互信任,课堂就变得如此美好!最后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家和父母一起思考:假如把大鸟从笼子里放出来,它们会落在人的肩上睡觉吗?如果你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请记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解读

《珍珠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阅读不能止于感受情意,而应该跳出文本,在生活中进行一番思辨。教学就是要在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饶有趣味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你有这样的体验吗?笼子里的大鸟最想说什么?把大鸟放出笼子,会落在人的肩上睡觉吗?”这三个问题,给学生打开了阅读文本的新视角,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言语思维,不再止步于对“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一个既定的道理上。这样的阅读,才富有教学的张力。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三个板块的教学活动,由“事”而“情”到“理”,设置了三个有梯度的阅读台阶,让学习如同登山一样,充满思维的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避免了同一水平的简单重复。三个教学板块,切准了学生的已有水平和阅读需要,将文本阅读聚焦在三个相关联的“点”上。在一个板块中,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与交流,教得少却学得透,看得到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变化。从散文阅读方法的视角看,由“事”而“情”到“理”,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阅读路径,学生借此可以阅读同类散文,实现由这一篇到这一类的阅读跨越。好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越学越聪慧。总之,组块教学以板块式的活动,带给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和进步感,迈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教学新境界。

名师妙招|薛法根:如何才能教得准确,学得充分(以《珍珠鸟》一课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