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都分期付款買車,反而窮人卻選擇全款購車,爲什麼呢?

朋友是做汽車金融的,無事瞎侃給我總結個現象:越是有錢人越是選擇分期付款購車,買中低端車的客戶,反而自己全款買車省利息。於是論證了他“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道理,還一遍遍給我灌輸投資思維。對此,我是不敢全部苟同的。

那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富人都分期付款買車,反而窮人卻選擇全款購車,為什麼呢?

原因1:與窮人不同,富人的錢會拿來做週轉之用。

窮人害怕欠債,覺得壓力大,面子上過不去。但富人不同,一般的富人,生意人較多。他們的錢必須週轉。富人會覺得買車分期付款利息低,一般也就5裡,6裡左右,沒有必要把錢全部耗死在買車這裡,他可以用這筆錢賺到更多的錢,這就是所謂的利益最大化。

原因2:富人會通過貸款來實現信用增值。

富人們都知道,銀行的錢借的次數越多,信用評分越高,未來借款額度越高,利息越底,這就是信用的資產。支寶花唄、京東金融、信用卡都是一樣的道理,越借錢信用價值越高。

富人都分期付款買車,反而窮人卻選擇全款購車,為什麼呢?

比如說信用卡,如果是富人,銀行甚至可以給他們幾萬以上的額度。比如透支額度是6萬元,等於沒有任何成本,每個月就有了6萬元資金可供週轉。如果活幾十年,那這筆錢就相當於銀行白白把這6萬元送給富人使用幾十年,還不用負擔任何費用。

原因3:富人和窮人的財富積累方式不同。

窮人拼命掙錢,但總是將掙到的錢放在銀行裡面,讓錢靜靜地躺在那裡,買個車何必要分期付款呢?而富人總是想著借雞生蛋,用銀行的錢、別人的錢來為自己服務,最終讓自己走上富裕之路。窮人對“債”的理解還停留在“欠債還錢”的水平上。對於富人而言,無論買房買車,還是分期付款購物,背後都有一套債務融資的邏輯在運作。

富人都分期付款買車,反而窮人卻選擇全款購車,為什麼呢?

說到底就是窮人和富人,理財觀念有差異。

但是,分期購車一定划算嗎?未必!

車貸和房貸不一樣,房貸是典型的優質貸款,因為能保值增值,但新車買來即變舊車,到手打八折,所以貸款時間越長越不划算。不僅是購車,你買任何東西,只要多走一項手續,一定會多一條潛在風險這是常理。

如今分期購車有很多方式,信用卡分期、銀行車貸、廠商汽車金融、第三方平臺等。每種方式,購車手續和成本各不相同,也會有不同的坑。

富人都分期付款買車,反而窮人卻選擇全款購車,為什麼呢?

有人說零利率啊!為啥不用?一看就是沒買過車!

汽車金融公司、第三方平臺可不是做慈善,羊毛一定出在羊身上。本應該由消費者負的分期利息,的確由廠商和經銷商分攤了,但是,購車人要想享受零利率或優惠利率的話:

1、必須購買指定車型,

2、必須加裝GPS而且費用你出,

3、必須加裝指定內飾,

4、必須在指定保險公司上性價比很低的車險,

5、必須額外付出一筆莫名其妙的手續費!

上述這些就不是成本了?你糟心不糟心?

富人都分期付款買車,反而窮人卻選擇全款購車,為什麼呢?

省下錢去理財,到底能賺多少錢?

很多人都說可以把省下的車款做理財,但理財是因人而異的,你要算一下,自己拿去理財能否覆蓋你的貸款利率,以及貸款的隱性成本。不是每個人都是投資高手,在金融市場當韭菜被割嗎?巴菲特失手的案例也不少,況且“窮人”買車也不是買豪車,就算貸款也餘不下幾個錢去投資,何況還不定能不能收回成本。

富人都分期付款買車,反而窮人卻選擇全款購車,為什麼呢?

總結:買車貸款,真不是窮人富人的區別,而是投資理念與技巧高低、風險承受能力的問題,對於有穩定收入或資金流轉的人來說,貸款能看到槓桿作用,但對於所謂小康家庭,還是要穩字當先!買車降低生活質量的大把,量力而行吧,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