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市各村莊名字的來歷!

和平莊 原名仇家莊,後避同音字之俗,並取仇字反意,更名為和平莊。

留 義 相傳古時有一人將一袋糧食遺失於此,返回尋找時,競有一人坐等路旁,將原物歸還失主。為表其事,遂將此村起名留義。

趙家莊 相傳為宋代吏部尚書趙昌言的故鄉,以趙姓故名。

兌 鎮 該村位於九條溝、谷的彙集之處,原名兌九峪,解放後簡稱兌鎮。

南 營 唐代名將尉遲恭戍守白壁關時,設軍營於此。因位於白壁關之南,故名。

孝義市各村莊名字的來歷!

偏 城 清雍正《孝義縣誌》載:偏城在縣西三十里,後趙離石侯以防西北諸胡,築城於此,其城北佔山阜,南臨左澗,有倚側之狀,故名。

上吐京/下吐京 原名劉家莊,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吐京郡寄治於此。故名現為兩村。

神 安 該村任氏家譜記載:明萬曆年間有湖廣襄陽府陽縣一家(二子一女)逃難至此,寄居山神廟內,常祈神靈保佑,以其行為命名。

賢 者 原名啟蛋裡,過俗後改為獨賢裡。相傳本縣下義棠移民劉氏之子因偷吃棗兒,與鄰居侯家發生口角,劉氏為此執意遷走,侯氏鋸樹留鄰,遂成佳話,為頌賢者之德,遂名賢者村。

西辛莊 明嘉靖年間有張家莊、崔家莊、四家莊、劉家莊、劉家沿等村民遷居此地,村名為新莊,民國年間因避重名,更名西辛莊。

西 泉 原名樓底,1940年村民郭茂蘭等人,根據村西南有一股泉水,遂改名西泉。

官 窯 原官方在此開辦煤窯,故名。

前龐溝/後龐溝 該村有一天然洞穴,據傳,戰國魏將龐涓曾在此洞棲息。習稱龐涓洞。以洞為界,分為前後兩村。

胡家窯 原名興化鎮,元代有胡姓人在此開設瓷窯,時人稱胡家窯,後用於村名。

馬術嶺 原名馬杓裡,因地形得名。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村名不雅,遂取方言同音字更名馬術嶺。

南榆苑/北榆苑 此地過去盛產榆樹,故名榆苑。後因虢義河水沖刷分割,形成南北兩村。

元 金 原名下塢頭。1966年為緬懷烈士王元金而更名。

陽泉曲 《水經注》記載:勝水合陽泉水,水出西山陽溪谷,該溪由此曲行而東,故名陽泉曲。

教 場 相傳唐代名將程咬金曾率兵馬在老營坪駐札,並以此地為操練兵馬的校場。教、校音義皆近,習稱為教場。

老營坪 相傳唐朝名將程咬金曾在此村紮營,故名。

八家莊 相傳,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因水患嚴重,梁、任、霍等八戶遷住現址東0.5公里處,故名。

一家莊 清同治七年(1868)水漫縣城,有一戶人家遷居此地,故名。後雖人丁大增,但村名沿襲不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