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干實幹才能行穩致遠

真幹實幹才能行穩致遠

餘謂之

明萬曆年間,兵部左侍郎汪伯昆在巡視薊遼軍事設施時不察實情,不探討軍事問題,卻與當地文人吟詩作賦。正氣凜然的薊遼總兵戚繼光排除阻力,如實向朝廷稟報了這一不作為官風。然而,汪伯昆回京後,卻字斟句酌,呈報了一份行文優美的巡視奏章。首輔張居正閱之,憤然寫下“芝蘭當路,不得不鋤”,罷免了其官職。

用筆墨粉飾政績、明明作假卻企圖矇混過關,這樣的人,在封建官場數不勝數,現實中也並不鮮見。一段時期內,黨員幹部中不乏極少數裝模作樣、弄虛作假、粉飾政績之人。這些人在工作中“假”的花樣多、門道深。有的造假政績,打造有始無終的“爛尾工程”、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搞假經驗、樹假典型。有的做假數字,把統計變“估計”,好事注水、壞事縮水,用假數字邀功討好、諉過避責。有的搞假把式,習慣表面文章,喜歡花拳繡腿,只見車輪轉、不見朝前走……

從“數字注水”到“盆景工程”,再到假調研、假學習等,少數黨員幹部形形色色的作假,上騙組織、下欺群眾,既貽誤地方發展,又損害民生福祉。

少數幹部崇假作假、譁眾取寵,不願在“裡子”上下功夫,與監督缺位、考核機制不健全、追責問責不力等有關,但從內因來看,還是源於主觀認識上的錯位。一些人信念不堅、能力不強、作風不實,不願在工作上苦幹實幹,便一心琢磨用光鮮的數字代替工作實績,以好看的“盆景”掩蓋不足。這些做法一旦得逞,便會助長歪風邪氣,陷入惡性循環,致使工作拖後腿、事業受損失。

弄虛作假、浮於表面是難有收穫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黨員幹部唯有踏實做事才能行穩致遠。廖俊波撲下身子、苦幹實幹,背石上山,打拼到生命最後一刻,人們贊他是“心繫群眾的優秀縣委書記”;姜仕坤在貴州晴隆6年行程60萬公里,帶領十幾萬貧困群眾脫貧,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羊書記”;楊漢軍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毅,在崗位上踏實苦幹,在生命的最後13天,他仍在加速奔跑……這樣的黨員幹部,不需裝飾,不圖虛名,靠著真幹實幹,贏得了百姓的信賴與口碑。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絕不容許玩虛的、整假的。黨員幹部唯以“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態度,一諾抵千金、一步一腳印,以真心換得民心,把工作做在實處,才能經得起人民與歷史的檢驗。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4日 17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