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你必須要知道!

樂感是歌唱的生命,樂感二字全稱應為“音樂感染力”。

常說的“聲情並茂”中的“情”字,“韻味”、“感人肺腑”、“動人心絃”等字眼都可屬於“樂感”的範疇。音樂也是時間的藝術,樂感反映了歌手或樂手瞬間內對樂思的領悟和發揮的能力,樂感在歌唱藝術中應該比音色、技巧更重要。

樂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你必須要知道!

有人習慣於把樂感的產生歸諸於歌者對歌詞的理解力;也有的說成是歌者自我投入所產生的表演結果。這些說法都存在片面性,都是從主觀方面來解釋樂感的來源。有許多歌唱者在歌唱時,“投入”已達到自我陶醉的地步,可聽眾卻無動於衷,絲毫沒有“投入”。有的歌唱教師為使學生“投入”,叫學生反覆朗誦歌詞,往往收效甚微。

反過來有些少年兒童,卻能把一首愛情歌曲表達得非常 “感人”,而他們既沒有愛情的親身感受,也不懂得所唱的內容是什麼,所以不存在“投入”與否的事。可見,樂感應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來解釋:即“感染力”主要應是對聽眾的感染力,是令聽眾“投入”的精神力量。從主觀上說,唱者之所以能產生感染力,在一般情況下是對“曲”的理解先於對“詞”的理解。對“曲”的理解完全是“直覺”的。絕大多數歌迷喜歡上一首歌的第一原因總是曲調“ 好聽”,“好聽”引你入門。單單對歌詞產生興趣而喜歡某首歌的情況也有,但畢竟是少數。曲與詞是緊密相連的藝術整體。

樂感和技巧一樣,是有等級可分的。

一流樂感的人具有強烈的“創造欲”,而且大多是自發的。能“動人肺腑”,甚而達到令人終身難忘的程度;二流樂感的歌聲,往往只能達到“娓娓動聽”的效果;三流的事實上已無“感”可言,只能把一首歌比較完整地唱下來,令聽者不厭煩而已。(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樂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你必須要知道!

樂感的體現往往是多方面的,就像戲劇演員中有悲劇演員、喜劇演員或兩方面都擅長的演員,都可成為一流表演藝術家。樂感的體現也是多制式的,有的善於把纏綿悱惻之情唱得催人淚下;有的善於把輕鬆詼諧之情唱得令人喜而忘憂;有的善於表現恬靜、深情,能把你領入夢幻般的意境;有的善於表現激情,令聽眾蕩氣迴腸,甚至“瘋狂”……

有志於歌唱的歌手,如果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不斷地提高演唱技巧和音樂素養,自然會不斷開拓“歌路”,使風格向多元化發展是完全可能的,劉歡就是一個例子。二流樂感的歌手是否能通過像歌唱方法達到一流的水準?應該說一流的樂感是學不會的,因“創造欲”是無法效仿的。但是二流樂感的歌唱者可以成為一流,靠什麼?----技巧。

前文說過,一個真正的實力派歌星的升起,不外乎三方面的條件:樂感、技巧、嗓音特點。三者都完整的歌唱者是很少見的。三者中有一樣條件特別突出,就可能開闢出成功之路(還要靠機遇這個重要的客觀因素),作為主觀條件而言,大多數歌唱愛好者往往不具備上述三項條件。但不論歌唱愛好者們出發點如何不同,總有一個提高自身演唱能力的共同願望,那就只能從技巧這方面去突破了。(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樂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你必須要知道!

不妨把以上三個方面分析一下:樂感雖屬後天因素,必需經過有意識去學習才能獲得。嗓音也是天賦的,但如果有缺陷,可以通過後天的方法加以訓練,在整容與美容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嗓音的整容術和美容術的發展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是一個聲樂研究寬廣的空間,值得聲樂研究者們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