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

安徽省地跨長江、淮河南北,與江蘇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山東省接壤。

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土地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組成。

境內的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新安、廬州、皖江四大文化圈。

安徽省與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安徽創造的“小崗村精神”,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序幕。2015年,安徽省正式邁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發展階段。

最最重要的是,安徽的美食名吃也是數不勝數,聞名全國的,具體有哪些,還是讓七巷帶你瞭解下吧!

1.【淮南牛肉湯】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淮南牛肉湯,是蘇豫魯皖滬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選用了幾十種滋補藥材及滷料按一定的比例經傳統工藝炮製,久經熬製而成。味道醇厚,鮮香爽辣,營養美味,有滋補養身的食療功效。


2.【符離集燒雞】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華歷史名餚,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燻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餘香。

3.【安徽毛豆腐】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毛豆腐是徽州地區(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的特色傳統名菜,是通過以人工發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故經烹飪後味特鮮。

4.【包公魚】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冷菜類。因取材於包河中的一種黑背鯽魚,人們看到它,聯想到鐵面無私的包拯而得名;也因毛澤東的品嚐而聞名。

5.【五城茶幹】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四大茶幹之首。五城茶幹,是徽州的傳統特產,據有證可靠的記載,始創於南宋末年理宗(趙與莒)時期。工藝成熟於元代,隆盛於清。古老相傳,清乾隆遊歷江南,品嚐到五城茶干時,特在茶幹上印下無字印,譽為有口皆碑。

6.【黃山燒餅】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黃山燒餅又名皇印燒餅、救駕燒餅、蟹殼黃燒餅,是安徽省黃山市特色傳統小吃。剛出爐的黃山燒餅色澤金黃,吃起來酥脆爽口,油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7.【黃山臭鱖魚】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臭鱖魚是安徽省徽州地區傳統名菜,徽州菜代表之一,流行於徽州一府六縣各地。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 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其實,這一點你不用擔心,這決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味,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那樣的鮮美,這就是徽州的名菜臭鱖魚。

8.【無為板鴨】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無為板鴨也稱為無為燻鴨,是安徽省無為縣傳統特色名食,始創於清朝年間。以巢湖麻鴨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燻後滷,製作而成。

9.【一品鍋】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一品鍋是徽州山區冬季常吃的特色傳統美食,屬於火鍋類。 相傳,此菜由明代石臺縣"四部尚書"畢鏘的一品誥命夫人餘氏創制。一次,皇上突然駕臨尚書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餘夫人特意燒了一樣徽州家常菜----火鍋。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讚美不絕。後來,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鍋竟是餘夫人親手所燒,便說原來還是"一品鍋"!菜名就此一錘定了音。

10.【格拉條】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格拉條,也叫格拉麵,是安徽省阜陽地區漢族傳統小吃。堪稱阜陽人的意大利麵。相傳與蘇東坡有關,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gé lā) ,而這種類似麵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而因其顏色金黃、面形粗壯,也叫"金條面"。

11.【清蒸石雞】
舌尖上的安徽,這幾道安徽名吃,你知道嗎?

​黃山石雞肉質細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並且具有清火、明目、滋補身體的功能,是山珍上品。


怎麼樣,安徽的名吃美食是不是很多啊,你還知道那些關於安徽的名吃美食呢,評論告訴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