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爲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彭代元副市長(右三)深入奇峰路拆違現場檢查指導。   通訊員陳軍華 攝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7月16日,拆除奇峰路違法建築。 通訊員周曉 攝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7月10日,象山區拆除平山根雕市場違法建築。   通訊員何軍 攝

7月18日,平山根雕奇石加工市場的拆違工作漸入尾聲,路邊的挖掘機正冒著烈日進行清表等收尾工作。在經過了象山區瓦窯路、平山北路2公里沿線及其周邊近8萬平方米的根雕加工作坊和經營鋪面的清理整治行動之後,原本道路兩側的人行道被大量鋼架棚佔據,用於陳列根雕,如今都已還路於民,道路環境大為改善。

鏡頭轉至今年年初,從2月開始,象山區對萬福村委黃村、上鑾塘村數十萬平方米的違法佔地、違法建築進行了四次拆除、清理,共計拆除19萬平方米違法建築;6月初,象山區對相人山路2.3公里沿線上1.17萬平方米違法建築進行一次性徹底清理;6月22日,象山區對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查組進駐廣西期間反饋的桂海鐵路、湘桂鐵路沿線存在違法建築汙染環境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拆除違法建築約3000平方米……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市“兩違辦”、市城管委的具體指導下,圍繞“奮力攻堅,存量銳減,增量為零”的任務目標,組織了數次規模大、涉及人員廣、投入力量大的拆違行動,逐步消除了30多萬平方米的違建存量。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的拆違、控違工作,使象山的城區面貌明顯改善,也得到了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點贊,象山區特有的清理整治違法佔地、違法建築的工作模式,正在為全市強化城市管理工作樹立樣板。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6月22日,象山區拆除桂海鐵路沿線違法建築。    通訊員周曉 攝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6月13日,象山區拆除萬福路黃村地塊違法建築。       通訊員周曉 攝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拍攝於6月5日的象山區拆除黃村地塊部分違法建築的航拍圖。  通訊員何文 攝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6月4日,象山區拆除相人山路違法建築現場。      通訊員周曉 攝

行動有內容:半年,30多萬平方米的拆違攻堅戰

6月28日,象山區以迎接和配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為契機,組織多個執法部門依法拆除了二塘鄉萬福村委黃村地塊的28處違法建築,總面積達70712.82平方米。多年以來,象山區萬福村委黃村、上鑾塘村大量集體土地被當地村民和外來人員逐步侵佔,用作木材加工廠或垃圾回收堆積場,被侵佔的土地以及地上建築物達數十萬平方米,搭建的違法建築沿村道和山體綿延數公里,各違法建築之間無安全間距,私接水電,各種管線交錯無序,無任何消防防範措施,存在重大公共安全隱患。據統計,涉及違法佔地、違法建設的企業60餘戶、當地村民40餘戶。針對這樣的現象,2017年起,象山區將黃村地塊列為重點整治清理對象,城區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成立專案小組,進駐黃村、上鑾塘村,與國土部門聯合對該區域的違法建設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在今年6月份,象山區就在黃村地塊採取了3次大型的拆違行動。

象山轄區的根雕奇石加工市場於上世紀80年代自發形成,至今已有20餘年的歷史,附近村民通過租賃房屋、場地、加工等方式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為轄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同時,這些私搭亂建的門面,多是危房,門前髒亂差,很多還被木屑覆蓋,影響了整個路面的清潔,還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此外,根雕奇石加工所造成的粉塵、噪音、油漆空氣汙染極其嚴重。日前,平山根雕奇石汙染問題受到中央環保督察組的高度關注並要求切實整改到位。“我們從7月10日起,用5個工作日,依次分批拆除了瓦窯路南段、平山北路東段、奇峰路(象山段)、平山東巷(蔣家村)以及平山大村蔣家村道兩側的共約500多戶違法建築。”在拆違現場,象山區城管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是象山區清理整治違法建設行動的攻堅年,象山區根據住建部、自治區住建廳、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清理整治違法佔地、違法建設工作的指示精神,區委、區政府組織全區各職能部門,春節過後全面開展違法建築的整治拆除工作。今年1月至7月18日,象山區已立案查處違法建築164起,面積181868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175起,面積358379平方米,拆違量大,成效顯著。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5月31日,象山區拆除相人山路違法建築。    通訊員周曉 攝

桂林:攻堅克難 拆違控違 為老城面貌革舊圖新

5月28日,城管隊員對相人山路即將拆除的違法建築噴“拆”字。 通訊員周曉 攝

落實有力度:理順體制機制,自上而下抓落實

象山區是桂林市典型的老城區,面積大、人口多、違建存量大。“目前,象山區存在的違法建築主要分為三類:一是轄區居民因居住、生活需求,自行建設的自用型違法建築,該類違法建築以磚混、磚瓦等結構房屋為主;二是以盈利為目的,侵佔閒置或公共用地建設的違法建築,該類違法建築以磚混、鋼架等結構建築為主;三是歷史遺留的,象山區是桂林市居住人口、駐桂部隊、老舊企業最多的轄區,大量上世紀60、70、80年代具有顯著時代特點的各類建築均存在建設手續不完備,認定合法性較為困難的問題。”象山區城管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違法建築在不符合城市整體建設規劃、阻礙著城市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嚴重侵害了周邊市民的權益。由於分佈零散,違法成本較低,直接與極少部分人的既得利益相對峙的拆違工作無疑成為城市管理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象山區近年來不斷改進工作機制、釐清權責,加強領導、重視宣傳、上下齊心,為拆違、控違工作的切實、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強領導,措施有力,完善依法拆違控違的管理機制

為了深入開展清理整治違法佔地、違法建築工作,象山區委、區政府把“兩違”工作納入重要議程,根據人員變動,重新調整了象山區清理整治違法佔地違法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部門聯動、防控監管、應急維穩、巡查強拆等工作機制;堅持常議、常抓,每半月召開一次“兩違”工作例會,認真分析“兩違”工作形勢,及時傳達上級會議精神,認真總結經驗、研究工作對策;加大強制拆除行動的組織領導,無論行動大小,努力做到每次強拆行動有領導現場指揮、有詳細實施方案、有風險評估報告、有應急處置預案,確保強制拆除行動順利實施,極大促進了轄區“兩違”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重教育,強化宣傳,努力營造拆違控違的良好氛圍

拆違工作所面臨的阻力大小,與日常宣傳、普法工作的開展密切相關。一直以來,象山區高度重視清理整治違法佔地違法建設宣傳教育工作,通過懸掛橫幅、張貼通告、下發資料、入戶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清理整治違法建築活動的重要意義和目的,宣傳市委、市政府嚴打違建的決心和部署,宣傳《土地法》、《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努力營造查處違法建設的強大聲勢,打消少數抱有僥倖心理的群眾新建搶建違法建築的念頭,引導、動員和組織轄區群眾關心理解和支持拆違控違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全民參與和監督拆違工作的良好氛圍。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違建戶的思想工作,實行動態監控,落實“一對一”教育勸導工作機制,積極鼓勵其自行拆除違法建築。今年以來,象山區共設置制定宣傳展板9塊,懸掛宣傳橫幅、標語56條,印發宣傳資料5000餘份,走訪違建戶重點對象130餘戶次。

突出重點,齊心協力,堅決遏制“兩違”蔓延勢頭

為有效打擊轄區違法佔地、違法建設行為,象山區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成立由區委書記唐小忠、區長蔣永剛為組長,四家班子領導為副組長,城管局、公安、交警、安監、鄉(辦事處)等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拆違領導小組,以新常態思維和法治手段,大力開展依法拆違活動。今年以來,記者跟隨象山區城管部門採訪過多次拆違行動,無論行動大小,在每一個拆違現場,總是能見到區領導的身影,他們同各部門的執法人員與工作人員一道,成為了象山拆違、控違的主心骨與排頭兵。

整治有效果:城區氣象更新 居民如沐春風

如今走在平山根雕奇石加工市場,原本道路兩旁佔據著人行道的藍色鋼架棚不見了蹤影,大量違規搭建的根雕加工點被取締,道路上的揚塵、木屑也大為減少,瓦窯路、平山路、奇峰路面貌一新,與此前的髒亂差形成鮮明對比。7月18日上午,彭代元副市長來到象山區奇峰路平山根雕奇石加工市場的拆違現場指導工作,並與象山區區長蔣永剛、市城管委主任餘捷等領導就違建拆除後如何對道路及周邊環境進行整治進行現場調研。彭代元說,近期以來,象山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督察組的整改意見精神,配合全市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立行立改,迅速拆除平山根雕市場道路兩側的違法建築,工作有內容、有力度、有效果,將乾淨整潔的道路重新還給市民,為全市強化城市管理樹立了榜樣。

今年以來,象山區共收到城管數字平臺、電話、信函等方式違法建設信息100餘條,加上日常巡查發現的,共計約260條。其中,市民反映較為強烈,涉及切身權益的違法建設行為主要集中在國有土地上,大致為侵佔公共空間的搭建和原建築物上的加、改、擴建行為等,其特點是違法當事人為個人,違法建築施工時間短、行為隱蔽,違法建築以簡易結構為主,損害周邊他人的合法權益。此類違法建築增加城市環境衛生死角,產生大量無人管理的生活廢棄物,各種生活未接入市政管網的生活廢水隨意排放,增加了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負擔;違法建設當事人為一己私利,枉顧他人安全,在無任何行政職能部門、資質機構認可及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的違法建設行為破壞原建築的整體結構安全,給周邊造成治安、消防、衛生防疫等方面嚴重的安全隱患。目前,象山區城市管理部門對轄區內群眾反映強烈,影響較大的違法建築優先逐步進行清理,同時加大了對新增違法建設的打擊力度,力求將違法建設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

“拆得好!地鎖佔滿了小區的通道,太影響進出了,小孩子跑跑跳跳的也容易被絆倒。”今年5月9日,象山區城管大隊聯合多部門對位於瓦窯西路益豐苑小區內的68個私建地鎖進行了拆除。看著一個個地鎖被拔除、小區內的道路歸於整潔寬敞,好幾位小區裡的居民對城管的工作不吝“點贊”。“違法建築太影響市容了,我們支持拆除。”“違建拆了以後,路都顯得寬了許多。”……這樣的誇獎聲在象山區每一次的鐵腕整治後屢屢出現,成為象山區清理整治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工作喜人成效的最佳註腳。

“違法建築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管理中並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事情,需要長期地、高強度地投入才會顯現出效果。”象山區委常委、副區長秦濤表示,“下一步,象山區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督察組的整改意見精神,持續對萬福村委黃村、上鑾塘村等轄區內嚴重影響城市規劃和市容環境衛生、公共安全的違法建築予以拆除,以零容忍、嚴查處的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大清理整治違法佔地、違法建設力度。”

(記者李慧敏 通訊員蘇振波 吳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