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守备行司衙门,见证它前世的壮美,遇见那个叫西宁的人~

梦回守备行司衙门,见证它前世的壮美,遇见那个叫西宁的人~

梦回守备行司衙门

林文峰

经常夜宿古镇,在明月照老城的晚上,总想穿越一回,像很多网络小说中的套路一般,一场酒醉后或是做梦偶然间,自己来到了大明朝,化身成一名千户或是百户,然后编织一段或如练就一身盖世武功的奇缘、或如行军打仗运筹帷幄的谈笑、或如虐恋成狂的风流轶事等等精彩荒诞剧情。可我穿越的梦想总是被古镇的晨旭或落霞切割得忽零忽碎,所以我终究没有成为一名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就能够写上百万白文的网络小说家。我一直检讨自己穿越的梦想怎就为何如此容易破灭,直到这一天,似乎明白了,我穿越后该成为的对象搞错了,不是一名千户或百户,也无需像网络小说套路那般任性胡编。穿越到大明朝,我应是一名守备,因为我常常夜宿的地方,在大明朝唤作守备行司衙门。

在玩穿越之前,先简略的介绍下明代的守备。守备在明代是一个武统官职,品级一般为四品或五品,为镇守一个城镇(一般是军事要塞才设守备司)的最高将领,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军分区司令。守备可以节制当地所有卫所的官兵,但与千户、百户不同的是,守备是个流官,不搞世袭。话说洪武二十年,也就是1387年,武平所成立,来了一群世袭官兵,以维护闽粤赣周边的安全稳定,此后的武平,百年无战事,可这个记录正好保持在100这个数字。1487年,也就是成化二十三年,上杭方向来了一群土匪,武平所一位叫刘铎的千户(县志的千户花名册里无刘姓,大概是犯事后被除名了吧)不仅没有围剿,还和他们合伙,领着上千人把整个闽粤赣边地区都抢了一个遍。从此,武平开始了数年一战事(直到清初)的动乱岁月。为了节制所城官兵、为了保一方平安,弘治初,也就是1488年,汀州知府吴文度向朝廷申请,在武平所增设守备司。申请书大概这么说:武平所是汀州府的南大门、漳南道的西大门,江赣、湖广的流寇老是在这里出没,基本上成土匪窝了,恳请在武平所设立守备行司,并且还特别强调,此地乱得有些复杂,最好派一名牛逼一点的将领过来。就这样,在武平所增设了一个很牛逼的衙门——守备行司,也来了一批很牛逼的人物——汀漳守备。

梦回守备行司衙门,见证它前世的壮美,遇见那个叫西宁的人~

夜宿在武平所守备行司衙门的故址里,梦回大明,怎能不穿越成为一名守备大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然后镌刻在古镇的历史扉页上。

若真能穿越,我遇上的第一个守备,是那个叫西宁的男子。也许你只知道西宁是青海的省会,而不知道他是历史上的汀漳守备,但并不妨碍他在武平所这个小地方的大作为。明代招考武官跟科举招文官差不多,文官的进士分三等,武官也根据智勇材略分成三等。西宁在武官考试中属于一等武进士,也就是全国前三名。武平所守备行司一设立,可这个守备谁来做给朝廷出来一个难题,后来有人推荐了西宁。西宁那时是什么职务?是明代四大卫(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之一金山卫(拱卫南京城的上海)的指挥使(正三品武官),相当于今天某集团军军长。西宁从金山卫调任武平所,不是降职,而是升职,他这个守备是以都指挥(正二品,省军区司令级别)体统行事。县志载,西宁担任汀漳守备后,不到二年时间,闽粤赣地区边烽告熄,比后来王守仁闽粤赣剿匪的效率还要高。西宁的功绩不仅在于剿匪,还在于将古镇的老城故事推向高潮。

因为西宁的存在,守备行司衙门建成了全汀州最壮丽的房子之一,知府吴文度派知事周琛(相当于副市长)亲自为其相地,最后相中了老城东北的百户邱崇祖址,也就是现在的镇政府地块,然后用官仓用地与邱百户置换。“面离位阳,材坚度良”,风水自不用说,而其壮丽,如今的一些古镇老人还记忆犹深:那个衙门的正厅呀,有三进式大门,每个大门都非常的漂亮,门框有雕花,正厅有中型会议室那么大,四个石柱每个都要两个人才能抱得住,并且回音效果设计特别好,以前开大会,根本不用话筒,台上说话,下面的人都听得十分清楚......到底怎样一个模样,我只能想象了,但不必想象的是《汀州府志》中记载:知府、县尹、卫指挥等等一大批人马皆“前后赞助”“协相以周悉其美”,最后公署内的房子“莫不完具壮美”。

梦回守备行司衙门,见证它前世的壮美,遇见那个叫西宁的人~

因为西宁的到来,武平所城不仅有了载入史册的建筑——守备行司,还造就了一个家族的兴起、一个景点的流芳。在建设守备行司衙门的过程中,有个叫舒显才(舒经的父亲)的武平所民冒了出来。舒显才不是千户、不是百户,但在武平所的官兵里他是属于有最具商业意识的一个。我相信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在明代,因为舒显才就是其中的一个证明。守备行司衙门建设是个宏大工程,舒显才竟然把这工程承包了,还利用各级官员讨好西宁的机会,不仅高质量的完成了守备行司衙门的建设,还让舒家成为了“东南钱王”(此事暂不说)。今天的古镇人能说出很多关于明代所城舒家的故事来,但基本上没人知道舒家的第一桶金是由西宁带来的。舒显才建完守备行司衙门后,还成为了西宁最信任的幕僚,掌管守备行司的经济大权,从此舒家一门在所城留下了一系列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之后产生的“故事”(若能想起再慢慢细说)。

西宁的能量是巨大的。又是话说,明代的中后期,全国都兴起了“八景”的评比工作,自然武平也跟风。所城往南数公里,有个景点叫龙济岩,虽说风景还可以,但相比其周边的聚仙岩还是差好些,再说体量也真的很小。可西宁不这么认为,武平所城应有特别意义的存在,评“八景”自然也不能没有。于是“武进士”西宁亲自操刀,赋诗一首:“公余到此几停车,对景成吟适自娱。雨过峰头争献翠,泉外檐飞乱抛珠。偏宜元亮登舒啸,只少王维入画图。莫谓武平边鄙地,城南十里有蓬壶。”然后将把诗送“武平八景”评委组,从此武平八景里有个“龙岩雨霁”,尽管是八景中的最后一个。不管龙济岩的风景如何,但我喜欢西宁的这首诗,诗里有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叫作在小地方编织经典故事的情怀。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西宁是何许人,但西宁在中山古镇的历史上就是这般牛逼的存在,哪怕后人将他遗忘在了地方志里。夜宿古镇,夜宿在守备行司衙门故址里,我应该梦回明朝,见证这座公署前世的壮美,并且遇见那个叫西宁的守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