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內最讓人遺憾的天才,讀書卻變傻,上大學還讓人餵水喝

他是國內最讓人遺憾的天才,讀書卻變傻,上大學還讓人喂水喝

常言道,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位老師。由此可見,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父母對孩子也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難免會拔苗助長,結果自然是適得其反,可能會讓好好的一個天才變得成為一個還不如普通人的“傻子”。

他是國內最讓人遺憾的天才,讀書卻變傻,上大學還讓人喂水喝

魏永康在1983年出生於湖南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在抗美援朝中身體受到傷害的老兵,母親則是一位百貨公司的員工,這個家庭十分普通,生活也艱辛。魏永康在出生後便被家裡寄予了厚望,就在他幾個月的時候,母親就叫她讀書認字,念唐詩。在魏永康兩歲的時候都已經能認識一萬多個漢字,在四歲時都已經讀完了初中課程。

他是國內最讓人遺憾的天才,讀書卻變傻,上大學還讓人喂水喝

魏永康的驚人學習天賦使他八歲之時就跳級進入了當地縣級高級中學讀書,十三歲就已經進入重點大學學習,是當時湖南年齡最小的考生,十七歲就考入中科院讀博,他的優秀事蹟在當地家家知曉,就連當地的出租車司機都說,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縣委書記的名字,但是魏永康的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啊!

他是國內最讓人遺憾的天才,讀書卻變傻,上大學還讓人喂水喝

魏永康的母親認為,只要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是一定會有出息的,因此魏永康在家中從未做過家務,從來不讓兒子洗衣做飯。甚至不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魏永康的母親甚至親自給兒子餵飯,魏永康到大學都還是自己的母親照顧飲食起居,包括餵飯。這樣的教育理念,使得魏永康到成年以後什麼都不會做,嚴重缺乏自理能力。在北京的冬天,魏永康一個人生活的時候竟然傻傻的自己穿著單衣、拖鞋出門。這時就有人說他讀書已經讀傻了,因為沒有自理能力,中科院就勸退了魏永康,一代天才由此好像跌下了神探,成為了最讓人遺憾的神童。其實想一想,要別人餵飯的神童又怎能成為真的神童呢!

他是國內最讓人遺憾的天才,讀書卻變傻,上大學還讓人喂水喝

當兒子被勸退,魏永康的母親就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感覺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對之處,就主動開始開導兒子,讓兒子多與同齡人交流,開始教兒子做家務。魏永康也開始慢慢的成熟起來,現在的他已經結婚生子,還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

總之,天才也要注意培養的方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