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我很怀念十几岁时,村上有那么几个爱读书的婶婶,一本小说来回借阅。识字未多的时候,抱着一本小说打发掉一整天、又一整天的时间,好舒服。

一直蛮奇怪人的思维,同样的两种消磨,却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气质:

一种人躺在沙发上,喝着茶,看着连续剧;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一种人窝在沙发里,喝着茶,沉浸在书里。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同样是闲散的姿态,同样是消磨时光,前者给人感觉颓废,后者给人感觉却很美好。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人与人的不同,其实就在对于闲暇时间的消磨方式上,初见了分晓。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电视和书籍都只是一种工具,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人的选择:

  • 看很多的电视,也能多少学点常识。但娱乐为了迎合大众,总会倾向于浅显和低俗。人的收获也仅止于此。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 看很多的好书,却能阅览大千世界。书籍只需邂逅有缘人,因而满腹学识,个性十足。即便孤芳自赏又有何妨?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静得下来的人,选择安静的方式消遣;静不下来的人,选择吵闹的方式。安静意味着内心的丰富,浮躁代表着内心的荒芜。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富不起来的人,贫穷在兜里;静不下来的人,贫穷就在思想里。如果仅仅是贫穷,尚不可惧,然而,平庸却远比贫穷可怕。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记得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这样写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这首带着调侃和打趣的律诗,让人莞尔一笑,同时忍不住比对自己:雅还是俗?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有人在竹林里摆上笔墨纸砚,挥毫泼墨,方寸间自有境界;也有人在竹林下摆上四方小桌,豪砌长城,谈笑间时光尽失。

很多人讲,贫穷是可耻的。这个贫穷实际上包括物质的,更影射精神的。精神的贫瘠岂止可耻,更是可悲。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一位朋友说,高铁的头等舱是提供免费纸巾的,和儿子共乘高铁,下车时朋友要拿走免费纸巾和拖鞋,被儿子吐槽说丢人。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在儿子眼里,这是公共物品,你可以用,却不能据为己有。正常使用是可以的,那是给你的权利,而据为己有就显得贪心了。

朋友却理直气壮:那是我花了钱才有那权利,为何不能拿走?(当然,你拿走不会有人阻拦的。)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我只是觉得,纸巾和拖鞋的意义,或许远远比不上儿子的一个吐槽。

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何要让儿子看到斤斤计较的你呢?况且再把此事对别人陈述,何苦让人看到你不依不饶的一面呢?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人的意识是如此清晰地影响着人的行为,更举足轻重地作用于生活。

许多人不明白自己为何被人嫌弃,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与人为敌,走着走着就和朋友散了,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可万事自有因由。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人生在世,可以选择平庸,也可以选择高贵。可以选择贫穷,也可以选择富有。一切唯心所系。

只有心灵高贵了,人才不至于庸俗难耐;也只有心灵富有了,人才不至于在贫穷时低贱,在富足时浮躁。

愿每个人都可以在贫穷时高贵,在富足时安宁。


富不起来是穷人,静不下来是庸人——平庸远比贫穷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