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爲此吵翻了天

6月12日,針對“公交司機與老年人因5角錢起衝突”一事,大連市藍星客運旅遊汽車有限公司張姓負責人回應澎湃新聞稱,目前已對該公交司機作出停班處理,並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大連市交通局工作人員表示,已將該情況記錄上報。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肇事司機所屬公司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顯示,道路經營許可證已過期,且曾經被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網站截圖

澎湃新聞6月11日獲取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名老年婦女上公交車後只投了5角錢,因沒有出示老年卡,被一名右臂有紋身的公交車司機要求投一元。但這位老年人稱自己沒有辦證,但已經70多歲了,堅持只投5角錢。視頻中,司機大聲對老年人說“你投的錢不夠,沒證就得投一塊”,老年人爭執不過,就讓司機退她5角錢下車,雙方又爭吵起來。此時有乘客表示願意幫老人投一元錢,另一名男性乘客上前與司機理論,雙方發生肢體衝突。最終,在其他乘客的要求下,司機坐回駕駛位繼續開車。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6月11日,大連市道路客運管理處辦公室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證實,該事件發生在6月10日,位置為大連市1201路公交車夏家河站。該工作人員表示,1201路公交線路不屬於大連市公交集團運營和管理範圍,而是由大連藍星客運旅遊汽車有限公司負責。

澎湃新聞在遼寧省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大連藍星客運旅遊汽車有限公司為私營企業,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劉某某,成立於2000年。在行政許可信息一欄,記者發現該公司的道路經營許可證已經於2018年5月12日過期。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2015年,該公司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大連市西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6月12日,大連藍星客運旅遊汽車有限公司一張姓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網上流傳視頻內容屬實,視頻中的公交車司機是該公司的正式員工。目前,公司對這名公交車司機已作出停班處理,並願意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同日,大連市交通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把收到的情況反映進行記錄並儘快上報。

而針對此次事件,不少網友發表了不同觀點——

有力挺司機的:

羅流水線:公司制度規定要有證才有優惠,雖然你是老年人,但是得辦證,司機的處理方法沒有問題。

巴山蜀水63:這名司機應當受到支持,因為他能堅持原則,有職業精神。老年人應當尊守規則,不能以各種理由去破壞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

風大不出屋:憑證乘車,按規矩辦事,司機沒毛病啊,好多老年人一點規則意識都沒有,該反省一下。

北京北漂的北京:司機按章辦事,有些老年人倚老賣老。

也有同情老人的:

臭皮匠:遵守規則,不分長幼!為老不尊,應受譴責!

welsun88:何必呢?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

646856468526532:沒錯嗎?老人70多了。

人民群眾666666::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靈活變通,切勿照本宣科……

延伸閱讀:

原標題:因瑣事起衝突“暴躁哥”持斧砍門被拘還不認錯

人常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陝西銅川卻有一位“暴躁哥”,把本來一件小小的瑣事“鬧大了”。原來,這位男子在倒車時撞到了一小飯店門口裝煤的袋子,便和飯店老闆理論,雙方從口角爭執升級為對罵推搡,甚至動起了刀斧。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近日,銅川市公安局王家河派出所接到110報警稱,轄區有人手持斧頭尋釁滋事。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從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事發當天,一輛停在道沿上的白色轎車在倒車時,車輛右後側撞到了飯店門口的一個煤袋。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隨後,穿著白衣的駕駛員下車和飯店老闆理論,雙方一言不合便開始對罵,甚至有了肢體衝突。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飯店老闆情急之下竟拿著菜刀衝了出來,後來在眾人的勸說下,雙方散去,本以為沒事了,但接下來的事讓大夥都感到意外。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男子在門口一直辱罵,想衝進飯店,但是被周圍的過路群眾阻攔下來了,之後該男子從隔壁飯店拿了一把菜刀過來,被飯店老闆過來以後奪下,該男子很氣憤,之後駕車離去了,過了約十餘分鐘左右,他又駕駛一輛黑色的汽車返回,下車以後直接掄了一把斧頭,在捲簾門上開始砸。

司機與乘客因5角錢起衝突被停班 網友為此吵翻了天

在調查過程中,民警發現倒車男子是飯店旁一個旅店住宿的客人,隨即確定違法行為人的姓名及聯繫方式。民警通過購買產品的方式打電話聯繫他約他,到案以後該男子態度十分囂張,雖然承認有此事,但是認為一直是對方的過錯。

最終倒車男子以尋釁滋事被處以15日的拘留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