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乾清宫

故宫后宫建筑的分布原理是按照传统的风水理念安排的。但是这些理念归理念,皇家在实际居住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开始调整居住的布局,以致到了后期完全不按风水理论来了,怎么舒服怎么方便怎么来。

按照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皇帝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在坤宁宫,后宫在东西六宫按照前后顺序、先左后右,鳞次栉比,严格居住。但是首先是皇帝皇后发现,在乾清宫和坤宁宫居住太不舒服了,乾清宫和坤宁宫看起来很气派,但是建在一方高台之上,四下无靠,前面还有个空空的大院子,不容易藏风聚气,住的很不舒服。清朝时,坤宁宫每天要举行两次祭祀,声音很大,皇上和皇后都休息不好。祭祀的祖制又不能改,皇上和皇后只好搬家了,所以自雍正皇帝起,皇上就不在乾清宫住了。原本说是要守孝,住在乾清宫右前方的养心殿(后面的寝宫,办公在养心殿),这个在守孝的位置上没有关系,但是守孝期满,雍正皇帝也没有再搬回乾清宫,而孝敬宪皇后乌拉纳喇氏都没有了自己单独的寝宫,就随着自己的丈夫住在养心殿后面的东北角房——体顺堂(原先叫绥履殿,后来慈安太后也住过)里。之后的八位皇帝都住在养心殿这边,没有再回乾清宫居住。乾清宫东边有斋宫和毓庆宫,斋宫是皇帝和大臣斋戒之前做准备之用,还好说,毓庆宫是东宫,太子的住所,从位置上比西边的位置要高级一些,好在康熙以后就不在立太子了,皇子们分布在各处的阿哥所和圆明园居住和学习,倒也没有儿子住的比老子尊贵的忧虑了。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东西六宫的分布图

东西六宫按照传统理念,东六宫的地位要比西六宫的地位高,这是以东为上的理念;景仁宫比延禧宫地位高,这是内比外高的理念;景仁宫比承乾宫、钟粹宫地位高,这是前比后高的理念。当然除了考虑这个原则,还要考虑“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方的理念。在西北角的咸福宫原本很冷清的,格局又小,但是在乾位,乾隆皇帝曾经还把这里当做寝宫,住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不舒服就作罢了。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延禧宫

宫殿比较多,我们就按照顺序,从延禧宫开始说起吧。

延禧宫原本是即靠东又靠前的,按说这里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按照堪舆之说,这里是后宫的巽位,后宫有正门乾清门,只是这里不是随便进出的。平常后宫的杂役、物资进出肯定不能从这里走。要在巽位,巽像风,风无所不入,所以取巽位顺以入,巽位又应杜门,利伏藏,躲避灾祸。所以古代平常人家(没有官位)门都开在东南角。故宫也不例外,后宫平常使用的食物、水、日用品、杂役工匠都要经过延禧宫门前的苍震门进出内宫。坤宁宫每天主持祭祀的萨满太太和祭祀用的猪也从这里走,是非常喧闹的地方。延禧宫平日里人来人往,闲杂人等很多,也不安全,所以尊贵的嫔妃一般不会居住在这边。延禧攻略中说令妃住在延禧宫是不对的,孝纯仪皇后乾隆十三年就封妃,怎么能住在这种地方呢?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令妃

历史上有记载住过延禧宫的,有康熙皇帝的惠妃【大阿哥的生母,虽然为四妃之首,但是上面有三位皇后(孝恭仁皇后康熙朝一直在惠妃之下)、三位皇贵妃、一位贵妃压着,她也没招,康熙二十七年自己的叔叔纳兰明珠失势,她的风光还被宜妃抢了,所以住不到好地方】。还有道光皇帝的恬嫔,后来道光二十五年,延禧宫突然着了大火了,全部建筑都被烧毁,只留了一道宫门,恬嫔随后去世,估计是在火中受了极严重的伤,不治而亡。后来光绪帝的瑾妃喜欢养鱼,就在延禧宫主持修了一座西洋建筑--水殿,但是没有修完,后来民国时又修了现在的建筑。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瑾妃在延禧宫养的金鱼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景仁宫

延禧宫右边的景仁宫,按说是又靠内又占前,应该是东六宫中最尊贵的宫殿,皇后就应该居住于此,《甄嬛传》中说皇后乌拉纳喇氏就住在景仁宫,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由于康熙皇帝之后,皇帝开始在养心殿居住,东六宫就离着皇帝距离远了,受宠的妃嫔多住在西六宫,方便见皇帝。清朝侍寝的规矩是要妃子被太监驮到养心殿,皇帝并不去妃子的宫中。大家试想要是数九寒天,零下十几度,妃子被翻了牌子,用被子卷了,从钟粹宫到养心殿,怎么地也得半个小时吧,冻也冻死了,多遭罪啊。所以不要管什么风水不风水了,皇上在哪,风水就在哪,管他是东还是西呢。景仁宫这边和延禧宫一样,都存在着吵闹的弊端,因为两个宫共用一条胡同,从延禧宫过的人员也要从景仁宫门口过。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孝康章皇后

康熙朝的时候景仁宫住过康熙皇帝的生母佟佳氏,不过那个时候佟佳氏是庶妃,地位也不是很高的。康熙皇帝小时候在这里住过,不过那时候顺治皇帝住在乾清宫,景仁宫地位好一些,可惜佟佳氏在儿子登基时封了慈和皇太后,但是第二年就崩逝了。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孝圣宪皇后

雍正皇帝时,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熹妃)也住过景仁宫,乾隆皇帝却是在雍王府就出生了。熹妃时,雍正皇帝就开始住在养心殿了,离景仁宫距离就远了,而且正牌皇后乌拉纳喇氏就住在体顺堂后面看着自己老公,景仁宫也不是个特别好的地方了。

再就是咸丰朝的婉嫔索绰罗氏住过景仁宫,一直没有生育。再就是珍妃他他拉氏也住过景仁宫,珍妃住在景仁宫主要是因为光绪皇帝,每天要去毓庆宫读书,这个时候离皇帝是很近的。

从这些住过景仁宫的嫔妃来看,其实景仁宫也是一处冷清的宫苑,不是好的住所。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孝恭仁皇后

永和宫倒是安静了,东六宫的正东,只是在外,离养心殿也远,住的妃子往往是进宫后一度有过圣眷,但是后来又失宠的妃嫔。在这里住过的有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在四妃中最默默无闻)、

五阿哥永琪的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可惜二十六岁就去世了)。咸丰皇帝的养母孝静成皇后也住过永和宫,孝静成皇后还是恭亲王奕䜣的生母。咸丰皇帝的丽贵人他他拉氏、璹(shu二声)嫔那拉氏、鑫常在都住在永和宫。丽贵人是生育过,生下了固伦荣安公主。再就是光绪的瑾妃,在大婚之后也住在永和宫,因为离着延禧宫比较近,在瑾妃晚年,她就主持着将延禧宫重建,在延禧宫养金鱼。

这些住永和宫的妃嫔多数还有过生育,年纪少长之后,就没有了圣眷,永和宫远离养心殿,远离后宫争斗,可以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

承乾宫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承乾宫

提到承乾宫,华妃就气不打一处来,独承乾坤雨露啊,不过承乾宫也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承乾宫、翊坤宫两宫是和坤宁宫在一条水平线上的,稳占正东位置。在这里居住的也多是后宫的大红人儿。

顺治皇帝时,孝献皇后董鄂氏曾经住在这里;康熙朝的时候,孝懿仁皇后以皇贵妃的身份主持后宫,在这里住了八年;乾隆朝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令妃)也是住在承乾宫(不是延禧宫,于正就能瞎编),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住在承乾宫后面的钟粹宫,在圆明园时,高佳氏住在韶景轩;道光朝时,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生母)住在这里,孝全成皇后去后,有琳贵妃乌雅氏(庄顺皇贵妃,生了皇七子、八子、九子、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佳贵人(佳贵妃);咸丰朝的云嫔武佳氏(原为皇帝宠幸,后被懿嫔陷害,咸丰五年即去世)、婉贵人索绰罗氏、祺嫔(端恪皇贵妃)都曾在此居住。云嫔是皇帝红人,但是咸丰朝后期,皇帝的宠爱都被储秀宫分去了,风水轮流转,承乾宫的地位也下降了。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高贵妃多么温婉娴静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这是个鬼吗?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钟粹宫

钟粹宫是东六宫最后一排了,按说这个地方也是个冷衙门口,但是有一般,这里离着御花园近。在紫禁城里没有多少绿化面积,这里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出了门就是御花园,妥妥的花园洋房。自己郁闷的时候去御花园遛弯,也不用经过别人的宫院,不招闲话,是那些性情散淡,不计名利的嫔妃最喜爱的位置。

康熙朝的时候,荣妃马佳氏早年受宠,为皇帝生育五子一女,只是娘家势力不行,晋升无望,自己有一子一女存活下来,年纪大了就恬淡了不少,安安静静在钟粹宫过自己的日子了、

乾隆朝时,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住在钟粹宫,慧贤皇贵妃是大学士高斌之女,虽为内务府包衣,也是毓秀名家,知书达理。《延禧攻略》里把高佳氏写成一个恶毒的女人是完全背离历史的。

道光朝时,咸丰皇帝的养母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孝静成皇后)也住在这里,她的性格也是恬淡无争的,只是一味地为皇帝抚育皇子。咸丰皇帝即位后,追封了她为皇后。当然咸丰皇帝幼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咸丰皇帝的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也住在这里。光绪皇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在大婚后也住在钟粹宫,末代皇帝溥仪也是在这里长大。

综合看来,住钟粹宫的嫔妃多是性格柔和恬淡的,她们不愿意卷入后宫的争斗,在御花园旁边的钟粹宫生活,寄情花草,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隆裕太后

景阳宫

别的宫院的正殿都是五间的规制,唯独景阳宫和西北角的咸福宫是三间,地方就比别人小。在所有的宫院中,景阳宫是离养心殿最远的宫殿,明朝时都是做冷宫使用的。李自成火烧故宫后,这里也不能幸免。康熙年间重修紫禁城,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就直接做了库房,用来收藏图书,并没有人居住,这样钟粹宫就更冷清了。

清代东西六宫的位置和嫔妃分析 令妃魏佳氏并不住在延禧宫(上)

景阳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