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磷肥在棉花生長中的促進和協調作用

磷酸磷肥在棉花生長中的促進和協調作用

磷酸磷肥在棉花生長中的促進和協調作用

棉花施肥與其他作物不同,要求次數多、數量適宜、時間準確。

合理施肥能促使高能群體的建成,實現棉株代謝功能旺盛期、肥效釋放高峰期、本地光溫資源富照期三期同步。高產棉田必須以高投入換取高產出,肥料運籌必須圍繞“早、穩、足、長”的原則,在培育壯苗的基礎上,“適施安家肥,補施發棵肥,重施花鈴肥,普施蓋頂肥,增施長桃肥”。真正做到“早期早發早期蕾,中期穩長搭長架,後期勁足增桃增鈴重。”

資料表明,棉花屬喜硝態氮作物,其產量受土壤硝態氮含量的影響,品質受氮、磷比例的影響。棉花一生都需要磷,其中出苗10~25天及開花結鈴期是磷的營養臨界期,在開花後60天需要相當多的磷。

磷酸磷肥中的硝態氮和2:1的氮、磷比,與棉花高產優質要求的氮、磷營養條件相吻合。肥料中的硝酸稀土在棉花的生長過程中有促進和協調作用,其一急一緩的氮、磷養分符合棉花的生長規律,無論是作底肥還追肥,都是

傳統肥料所無法相比的。

根據目標產量和需肥特點,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畝施30公斤天脊牌硝酸磷鉀作基肥,花蕾期畝追施15公斤硝酸磷肥,花鈴期畝追施硝酸磷鉀30公斤。中低產田用量酌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