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填詞牌時如果遇到佳句,是保平仄韻律,還是求字達心意?爲什麼?

秦地俗人


學填詞牌時如果遇到佳句,是保平仄韻律,還是求字達心意?為什麼?

作詩可以,填詞不行

簡單地說,詩有格律詩(近體詩)和非格律詩(古體詩),非格律詩也是詩;

但是詞不存在非格律詞,填詞一定要按照詞譜填,詞最早是歌詞,是按照曲子唱的詞,宋人還有自度曲,例如姜夔的《暗香》《疏影》:

姜夔 【序】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但是後來人基本就是按照前人作品的韻律規則填詞了。我們今天填詞一般用比較全的《欽定詞譜》、精選的《白香詞譜》,還有龍榆生詞譜等。

可選擇的詞牌很多,求字達心意不是藉口

描繪景物、抒發自己的感情,用詩詞來呈現出來,自古以來是詩人的特點。但是從填詞來說,現存有800多個詞牌,2000多個詞譜,無論您抒發多麼複雜的感情,完全夠用了,不存在“求字達心意”的障礙。

例如臨江仙不行,用鷓鴣天可以嗎?平聲韻不合適,用仄聲韻可以吧?

再退一步,如果真得找不到合適的詞牌,就直接寫成不需要符合格律的古體詩即可,任何佳句都能夠放進去。

格律是基本功,不能繞過去

格律是學習詩詞創作的基本功,沒有熟手會提出“遇到佳句,是保平仄韻律,還是求字達心意”的問題。

就像上面說的,詩體有很多種。詩意如流水,沿山而下,可直可曲,可以從樹下流出,可以從石頭下流出,可以從懸崖飛躍而下,可以流滿一個小石潭緩緩溢出,它總有適合自己的方向流出。同樣的,成熟的詩人總會找到適合的詩體。

只要功夫深

所以說,如果覺得困難,只是練字煉句的功夫不夠而已。繼續努力,越是不擅長的越要去練習。另外還要多看古人的作品,當你創作遇到瓶頸時,看書時才更有收穫,而那些只閱讀不創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結語

詩人常常有因句成篇的事情,偶然間得到佳句,回來湊成一聯,寫出一首詩來,或者填出一首詞來。任何佳句都會有適合他的外衣,例如晏殊著名的一副對聯,被他寫入了不同的作品裡:

七律-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例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不要為自己找藉口,繼續用功吧!加油!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填詞的煉字、煉句,目的就是為了字達心意,這個過程使佳句通過符合平仄韻律來實現。何況詞是倚聲的,詞不煉,何以樂起。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正因為難,才要煉,不煉不成鋼,不煉不成材。通常熟練掌握填詞者,對一首詞的整體結構比較清晰,對語言的駕駛,可謂縱橫捭闔,不僅能做到一句的調整,而且還能在上下闋之間進行調整,甚至做到在不改變佳句的意境情況下,通過對句子結構的調整,甚至採用或倒裝,或跨越鄰句進行調整完成。當然做到句子比較完美,是在嚴格遵守填詞的作法和保證平仄不變的情況下完成的。
歷覽唐宋詞,包括一些元詞的作者,在遇到類似問題上,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做法,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上、去、入可代平聲,但平聲不可代上去入,只是偶爾為之,字數、次數,不宜過多,這麼做的理由是不以詞害意。實際上,世上的事,具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潛質,與其絞盡腦汁的代來代去,還不如發揮對字句的排列組合能力,不背那個債,不欠那個情,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三上詞話.詞譜》卷中例詞139調,嚴格按照每個詞牌的作法填寫,中古四聲,原聲填詞率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原聲填詞,即拋棄可平可仄作法),若有打破砂鍋問到底者,不妨翻閱對照驗證一番,那麼詞作如何呢?讀者說了算!


釋文:《漁歌子.茶道》:流水孤村月色明。新風滿樓綠波清。搖月影,把尊聲。多情作病沒由生。


三上詞話作者


如果字不達意,何以傳聲言志。真正的創作不是去迎合,而是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你偏愛古詩詞,可以嘗試去填詞。但是填詞必須按詞譜來,否則沒有人承認你。除非你向蘇軾學習,按自己的意思寫,不受詞牌限制,並創作出名篇佳章,那樣才有人承認你的作品,不然方家認為你寫得不倫不類。

可是,在填詞的過程中,你必定會受平仄韻部限制,往往下筆艱難,很多人便移花接木,從各家詩詞中拼湊章句,有時候一眼便被人瞧出破綻,這也是現代人寫詩詞無法超越古人的地方。因為今人填詞會移花接木,古人也一樣借鑑先人之作,今人只有咀嚼別人剩下的東西,當然無法超越。

如果你真的喜歡寫作,不應該受困於形,最後不受宋代詞風影響,畢竟詞曲多用於古人聲樂場所,今者不同,新時代應該反映新時代的生活,不要一味的仿古而失去自我。真的的創作不是去模仿,而是去超越寫出自己的語言風格。

在創作中肯定會遇到律出之事,你自己去選擇,如果你非常保守就按律行事,如果你想突破按你自己的想法。只要你堅持,便會收穫希望!

菲兒隨筆2018年8月3日22:35


菲兒


我填詞不寫詩(格律詩)。

所提問題,應該不存在。

如我兩年多不填詞了,如果現在想填詞,就得找來詞譜對照著平仄要求來填寫。

為什麼這樣刻板?就是養成習慣了,不按平仄詞譜而隨心所欲的按字數填寫,已然不習慣了。

由上,當我們養成按平仄詞譜組詞造句,真的遇到不符合平仄的個別字詞,又繞不過去時,那就不去管平仄了,因為我們已經盡心盡力了。

重要的是習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學習的目的是養成好的習慣(就是這麼個意思)。

詞比詩(格律詩)的要求,相對低很多。原本詞沒有平仄要求,是後來的學究們強加給詞的。而所謂詞譜,是前人同一詞牌的統計歸納,所以平仄詞譜裡有很多可平可仄的中!


蕎麥花991


首先要明白,既然是詩詞,拋開內容的意境和格局不說,在形式上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律,否則就不能稱之為詩詞。我個人不提倡拗救一類的變通,這種問題的解決之道還不至於非此即彼。自古以來,中國文字內涵的博大精深,詩詞格律的形式多樣,有好的句子一定能找到比較適合形式來表達。七律在格式上與鷓鴣天相近,只有一字之差。再比如一個“放”字,既有“放棄”的意思,也有“放縱”的意思。放棄意味著拋棄遺棄,而放縱意味著過分追求貪婪。一個字具有兩種相反的含義,估計也就是中文的方塊字有這功能。所以,多讀多悟多練,沒有什麼文字和格式能讓真正的詩人左右為難,如果真有左右為難的時候,咱就改做詞人。


青峰曉月



學填詞牌如果遇到佳句,是保持平仄韻律,還是求字達心意?為什麼?其實我們在寫詩詞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問自己,我們寫詩詞的出發點是什麼?我們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我們再想想,只要不斷努力,只要不斷去想去寫,終會找到符合詩詞平仄要求的字詞來。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對於寫詩寫詞的人來說,寫作的本身很辛苦,我們也常常會遇到一些拐角;但是在我們更多體驗後,是對詩詞的的熱愛和執著。寫詩寫詞的過程很多時候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當我們努力達到目標,把它寫得滿意,卻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凡是摯愛詩詞創作的人,都會把詩詞當作精美的藝術品去精雕細琢,力求完美;或者說,在我們走向完美的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是嗎?每當我們寫過一段時間的詩詞以後,回過頭來,都會看到我們在詩詞創作上的進步!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其八)。愛她,就為她好!愛人如此,寫詩詞也是如此!在寫詩寫詞的路上,寫無止境!平時的我們要多讀多想多寫;所遇所想所感,山河朝暮春秋都是我們要寫的詩詞,只要我們願意!滄海這裡共勉!


滄海人間


當然是求字達意。平仄是衣,是外在表現形式;求字達意是人,是人內在豐富情感用文字表露出來。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頭――低頭,對仗表形。明月――故鄉,達意。望和思是求字,所謂千金難買一字,望和思缺一,那整首詩就廢了,望和思看似陰陽不搭配,就這首詩來說,是文中的絕配。

頭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沒有注重平仄,只講究韻味,上口好記易懂。有內涵的人穿衣是不會從頭裹到腳的,只會適當的搭配著穿。


秋日私語156231244


1、符合平仄最為重要,沒有平仄,便不是詞。

2、不要相信有好句子就可以不管平仄了。反過來想想,平仄都搞不定,自己真能寫出好句子嗎?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3、既然想學詞,就認真來,平仄不過是最基本的要求。


梅鶴讀書


古人的詞牌名就如同當今的歌曲名。有它的風格,有它的韻律(曲調)。你要填他的詞,就得守他的規矩。否則就會變調。

如果你造詣深,變了以後更流暢,更好讀,更好聽,我想也沒大錯。比如現在的達人翻唱。

有一點要強調,我們的任何作品,首先是為了表達意思和感情,最終也是為了表達意思好感情。哪種表達方式好,就用哪種。

鞋子買小了,換一雙就是。別拿刀削腳。


白眉老者胡如雪


李白的:斗酒勿為薄,寸心貴不忘。

王維的: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都有出律的地方。晚生學淺,個人認為,格律是詩詞的筋骨,字詞為肉,意境是一首詩詞的靈魂。格律不可輕費。如果在某個詩詞當中,遇到可以提升境界的字詞,縱然出律又有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