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填词牌时如果遇到佳句,是保平仄韵律,还是求字达心意?为什么?

秦地俗人


学填词牌时如果遇到佳句,是保平仄韵律,还是求字达心意?为什么?

作诗可以,填词不行

简单地说,诗有格律诗(近体诗)和非格律诗(古体诗),非格律诗也是诗;

但是词不存在非格律词,填词一定要按照词谱填,词最早是歌词,是按照曲子唱的词,宋人还有自度曲,例如姜夔的《暗香》《疏影》:

姜夔 【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但是后来人基本就是按照前人作品的韵律规则填词了。我们今天填词一般用比较全的《钦定词谱》、精选的《白香词谱》,还有龙榆生词谱等。

可选择的词牌很多,求字达心意不是借口

描绘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诗词来呈现出来,自古以来是诗人的特点。但是从填词来说,现存有800多个词牌,2000多个词谱,无论您抒发多么复杂的感情,完全够用了,不存在“求字达心意”的障碍。

例如临江仙不行,用鹧鸪天可以吗?平声韵不合适,用仄声韵可以吧?

再退一步,如果真得找不到合适的词牌,就直接写成不需要符合格律的古体诗即可,任何佳句都能够放进去。

格律是基本功,不能绕过去

格律是学习诗词创作的基本功,没有熟手会提出“遇到佳句,是保平仄韵律,还是求字达心意”的问题。

就像上面说的,诗体有很多种。诗意如流水,沿山而下,可直可曲,可以从树下流出,可以从石头下流出,可以从悬崖飞跃而下,可以流满一个小石潭缓缓溢出,它总有适合自己的方向流出。同样的,成熟的诗人总会找到适合的诗体。

只要功夫深

所以说,如果觉得困难,只是练字炼句的功夫不够而已。继续努力,越是不擅长的越要去练习。另外还要多看古人的作品,当你创作遇到瓶颈时,看书时才更有收获,而那些只阅读不创作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结语

诗人常常有因句成篇的事情,偶然间得到佳句,回来凑成一联,写出一首诗来,或者填出一首词来。任何佳句都会有适合他的外衣,例如晏殊著名的一副对联,被他写入了不同的作品里:

七律-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例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继续用功吧!加油!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填词的炼字、炼句,目的就是为了字达心意,这个过程使佳句通过符合平仄韵律来实现。何况词是倚声的,词不炼,何以乐起。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正因为难,才要炼,不炼不成钢,不炼不成材。通常熟练掌握填词者,对一首词的整体结构比较清晰,对语言的驾驶,可谓纵横捭阖,不仅能做到一句的调整,而且还能在上下阕之间进行调整,甚至做到在不改变佳句的意境情况下,通过对句子结构的调整,甚至采用或倒装,或跨越邻句进行调整完成。当然做到句子比较完美,是在严格遵守填词的作法和保证平仄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
历览唐宋词,包括一些元词的作者,在遇到类似问题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上、去、入可代平声,但平声不可代上去入,只是偶尔为之,字数、次数,不宜过多,这么做的理由是不以词害意。实际上,世上的事,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潜质,与其绞尽脑汁的代来代去,还不如发挥对字句的排列组合能力,不背那个债,不欠那个情,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三上词话.词谱》卷中例词139调,严格按照每个词牌的作法填写,中古四声,原声填词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原声填词,即抛弃可平可仄作法),若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者,不妨翻阅对照验证一番,那么词作如何呢?读者说了算!


释文:《渔歌子.茶道》:流水孤村月色明。新风满楼绿波清。摇月影,把尊声。多情作病没由生。


三上词话作者


如果字不达意,何以传声言志。真正的创作不是去迎合,而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你偏爱古诗词,可以尝试去填词。但是填词必须按词谱来,否则没有人承认你。除非你向苏轼学习,按自己的意思写,不受词牌限制,并创作出名篇佳章,那样才有人承认你的作品,不然方家认为你写得不伦不类。

可是,在填词的过程中,你必定会受平仄韵部限制,往往下笔艰难,很多人便移花接木,从各家诗词中拼凑章句,有时候一眼便被人瞧出破绽,这也是现代人写诗词无法超越古人的地方。因为今人填词会移花接木,古人也一样借鉴先人之作,今人只有咀嚼别人剩下的东西,当然无法超越。

如果你真的喜欢写作,不应该受困于形,最后不受宋代词风影响,毕竟词曲多用于古人声乐场所,今者不同,新时代应该反映新时代的生活,不要一味的仿古而失去自我。真的的创作不是去模仿,而是去超越写出自己的语言风格。

在创作中肯定会遇到律出之事,你自己去选择,如果你非常保守就按律行事,如果你想突破按你自己的想法。只要你坚持,便会收获希望!

菲儿随笔2018年8月3日22:35


菲儿


我填词不写诗(格律诗)。

所提问题,应该不存在。

如我两年多不填词了,如果现在想填词,就得找来词谱对照着平仄要求来填写。

为什么这样刻板?就是养成习惯了,不按平仄词谱而随心所欲的按字数填写,已然不习惯了。

由上,当我们养成按平仄词谱组词造句,真的遇到不符合平仄的个别字词,又绕不过去时,那就不去管平仄了,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

重要的是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习的目的是养成好的习惯(就是这么个意思)。

词比诗(格律诗)的要求,相对低很多。原本词没有平仄要求,是后来的学究们强加给词的。而所谓词谱,是前人同一词牌的统计归纳,所以平仄词谱里有很多可平可仄的中!


荞麦花991


首先要明白,既然是诗词,抛开内容的意境和格局不说,在形式上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律,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诗词。我个人不提倡拗救一类的变通,这种问题的解决之道还不至于非此即彼。自古以来,中国文字内涵的博大精深,诗词格律的形式多样,有好的句子一定能找到比较适合形式来表达。七律在格式上与鹧鸪天相近,只有一字之差。再比如一个“放”字,既有“放弃”的意思,也有“放纵”的意思。放弃意味着抛弃遗弃,而放纵意味着过分追求贪婪。一个字具有两种相反的含义,估计也就是中文的方块字有这功能。所以,多读多悟多练,没有什么文字和格式能让真正的诗人左右为难,如果真有左右为难的时候,咱就改做词人。


青峰晓月



学填词牌如果遇到佳句,是保持平仄韵律,还是求字达心意?为什么?其实我们在写诗词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自己,我们写诗词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我们再想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去想去写,终会找到符合诗词平仄要求的字词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对于写诗写词的人来说,写作的本身很辛苦,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拐角;但是在我们更多体验后,是对诗词的的热爱和执著。写诗写词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当我们努力达到目标,把它写得满意,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凡是挚爱诗词创作的人,都会把诗词当作精美的艺术品去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或者说,在我们走向完美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是吗?每当我们写过一段时间的诗词以后,回过头来,都会看到我们在诗词创作上的进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爱她,就为她好!爱人如此,写诗词也是如此!在写诗写词的路上,写无止境!平时的我们要多读多想多写;所遇所想所感,山河朝暮春秋都是我们要写的诗词,只要我们愿意!沧海这里共勉!


沧海人间


当然是求字达意。平仄是衣,是外在表现形式;求字达意是人,是人内在丰富情感用文字表露出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低头,对仗表形。明月――故乡,达意。望和思是求字,所谓千金难买一字,望和思缺一,那整首诗就废了,望和思看似阴阳不搭配,就这首诗来说,是文中的绝配。

头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注重平仄,只讲究韵味,上口好记易懂。有内涵的人穿衣是不会从头裹到脚的,只会适当的搭配着穿。


秋日私语156231244


1、符合平仄最为重要,没有平仄,便不是词。

2、不要相信有好句子就可以不管平仄了。反过来想想,平仄都搞不定,自己真能写出好句子吗?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3、既然想学词,就认真来,平仄不过是最基本的要求。


梅鹤读书


古人的词牌名就如同当今的歌曲名。有它的风格,有它的韵律(曲调)。你要填他的词,就得守他的规矩。否则就会变调。

如果你造诣深,变了以后更流畅,更好读,更好听,我想也没大错。比如现在的达人翻唱。

有一点要强调,我们的任何作品,首先是为了表达意思和感情,最终也是为了表达意思好感情。哪种表达方式好,就用哪种。

鞋子买小了,换一双就是。别拿刀削脚。


白眉老者胡如雪


李白的: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都有出律的地方。晚生学浅,个人认为,格律是诗词的筋骨,字词为肉,意境是一首诗词的灵魂。格律不可轻费。如果在某个诗词当中,遇到可以提升境界的字词,纵然出律又有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