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這座山城裡有個節日叫「九月十四,鴨子滴滴」

每年的陰曆九月十四,福建長汀城都十分熱鬧,特別是水東街和營背街,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城裡還流傳著一句俗語:“九月十四,鴨子滴滴”。現在的年輕人大都只知道,這一天是物資交流會。至於為什麼“九月十四,鴨子滴滴”呢?這就鮮為人知了。

福建這座山城裡有個節日叫“九月十四,鴨子滴滴”

長汀懶漢 攝影

原來過去長汀城的營背街和水東街,每年陰曆九月十四都要舉行隆重的伏虎廟會。為什麼要舉行伏虎廟會呢?傳說,伏虎禪師俗姓葉,寧化人,在汀州平原山的開元寺為僧,稱惠寬法師。南唐保泰年間,汀州城虎患猖獗,傷害人畜,有一回,老虎躥入城裡,竟然叼走一小孩。官府貼榜懸賞打虎猛士。惠寬法師長得牛高馬大,力氣過人,他知道後,雖不揭榜,但獨自尋虎打虎,終於消除了虎患,為民除害,因此受到百姓的崇敬。惠寬法師涅槃後,人們尊稱他伏虎祖師,把他當作長汀人的保護神。營背街和水東街人都定於每年九月十四舉行廟會,迎奉伏虎祖師。

福建這座山城裡有個節日叫“九月十四,鴨子滴滴”

迎奉伏虎祖師是很隆重的。營背街人九月十二就從長汀城出發,去平原山廣福禪院迎接伏虎祖師。迎接隊伍有值年的理事會主要成員10-20人,轎伕8人,鑼鼓旗幡10-20人,油馬數人,堂號隨行幾百人,浩浩蕩蕩前往。通常早上從縣城出發,下午五點左右到達廣福禪院。第二天在廣福禪院參加廟會,打完醮後才起程,連夜趕回長汀城,經過一夜行走,到達長汀城郊蒼玉洞蒼玉廟時,天色微明。這裡早等著眾多百姓,人人提著一隻鴨,手持菜刀,地上插滿了香燭,待伏虎祖師進了廟,人們立即在廟前石老虎上宰鴨,把鴨血灑得滿地都是,叫“打花”。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殺鴨子的民俗,稱為“九月十四,鴨子滴滴”。

福建這座山城裡有個節日叫“九月十四,鴨子滴滴”

水東街人是到城郊的師福村白雲庵迎接伏虎祖師,儀式同樣很隆重。白雲庵要為伏虎祖師的下山舉行三天的下山醮,作為送行。九月十二先在師福村遊神。遊神時要“充佛”,就是由轎伕抬著伏虎祖師上下顛簸,發出喳喳喳的聲音,顯示神的威風,表現驅邪的威力。九月十三日晚,將伏虎祖師接到水東街石潭前廟內。

福建這座山城裡有個節日叫“九月十四,鴨子滴滴”

九月十四這一天,兩條相鄰的街同時舉辦廟會。人們扛著三角旗,帶著十番鑼鼓、民樂演奏的鼓手到廟裡接駕。巳時開始遊街。遊街完畢,伏虎祖師就開始接受廣大信徒的祭拜。其他各路街坊的善男伩女也紛紛攜帶香燭供品前來祭祀,絡繹不絕,人如潮湧。這一天,縣城四周的鄉親,甚至更遠的連城、寧化、瑞金等地的親戚朋友也來了,形成盛大的會期,自然家家戶戶都要熱情款待,比過節還更熱鬧。

福建這座山城裡有個節日叫“九月十四,鴨子滴滴”

長汀懶漢 攝影

新中國成立後,九月十四這一天,引入了物資交流的內容,而廢除了遊神的活動。但是人們習慣了這一民俗,到了這一天,各地的親朋好友仍然前來“看菩薩”,主人照樣殺雞宰鴨,招待客人。其實,“看菩薩”有名無實了。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民俗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人們不再來“看菩薩”了。今天,只留下物資交流活動,但伏虎祖師為民除害的故事仍然在群眾中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