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八一,她帶來寫給他的第109封家書……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還記得嗎?

那年你才21歲而我也才19歲

因為緣分這東西讓我們兩人幾經周折後

因為你給我打的一個很短暫的電話

相識了。”

當妻子鄧娟拿起筆

寫下這句話的時候

她不曾想到

這一寫

就是108封信

而當這些信一股腦地擺在葉川眼前時

他也不曾想到

在各種危險現場英勇衝鋒的自己

會感動得不知所措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葉川再看妻子寫的信,仍然感動

2006年,18歲的葉川從老家四川成都應徵入伍,成為一名消防員,到現在,他成為天津市津南區公安消防支隊雙港中隊戰鬥班班長。

12年間,他參加了4500餘次搶險救援和火災撲救,卻來不及籌備自己的婚禮;

他營救遇險群眾100餘人,卻不能陪在待產的妻子身邊;

他搶救財產價值4000餘萬元,卻不曾感受看著兒子出生的喜悅……

戀愛10年,結婚6年,他對妻子有愧疚,但在妻子鄧娟的眼中,他卻是“偶像”。

她喜歡部隊想找個兵

他靦腆踏實打動芳心

今年7月25日,鄧娟帶著婆婆和兩個兒子來到天津,距離上次和葉川見面,已經過去4個月了,這次來天津,是為了陪葉川過一個難忘的八一建軍節。

10年前,也是這樣的天氣,葉川的母親帶著鄧娟來到天津,兩個人終於在用短信、電話交流半年後,第一次見了面。

“我們倆是父母做的媒,雖然都是一個村的,但是我們彼此不認識,只是父母很熟。”

說起兩個人的相識,葉川堅毅的臉上泛著靦腆的笑。

鄧娟接過話題說,“我從小就喜歡部隊,也想當兵,但沒當成,所以一直都想找個當兵的,覺得他們踏實、有安全感。”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鄧娟寫給葉川的第一封信

葉川的羞澀,總是更能襯出鄧娟“川妹子”的爽朗。

在雙方父母的撮合下,2008年年底,倆人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當時聊了很久,但還沒見過面,於是我現在的婆婆就帶著我來天津,說是要見一見。”鄧娟說,“他當時非常靦腆,不太和我說話,我當時還有些失落。”

來了天津3天,兩人相處的時間加在一起卻還不到1天。

雖然有失落,但鄧娟看到了葉川的“踏實”,“她也看得出我很忙,有時候突然有事兒,我必須抬腿就走,我也沒因為她來了,耽誤訓練和學習,所以她覺得我特別踏實,就這樣打動了她的芳心。”葉川笑著說。

他丟下了家庭的重擔

她用108封信寫思念

2012年1月,經過4年的戀愛,兩個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紛繁複雜的婚禮籌備工作,都落在了鄧娟的肩上。

回想起那個時候,鄧娟總是會打趣說,“我差點和公雞拜堂”。

“當時鐵軍訓練,非常忙,我沒有時間管其他的了,包括結婚。”葉川說,在自己的老家,如果丈夫不能在現場跟妻子舉行婚禮,可能會找一隻公雞代替,“我在結婚的前一天終於趕回去了,臨時買了套衣服,就著手辦酒席,很慶幸沒讓她跟公雞拜堂。”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葉川平時訓練

好事成雙,2012年夫妻倆有了第一個兒子,當孩子即將出生時,剛到家沒兩天、本應該陪在妻子身邊的葉川,卻因為部隊緊急任務,趕回到部隊,留下哭腫了雙眼的鄧娟。

雖然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但鄧娟也知道,這是葉川的使命,“一年半前二兒子出生,他也不在身邊,看到別人有老公陪著,心裡總歸不是滋味。我也知道,我是軍嫂,軍人就是這樣,我很理解。”

葉川常年不在家,家庭的重擔都壓在鄧娟一個人身上,由於兩個人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兩個兒子和雙方的父母、祖父母,都在鄧娟的照顧範圍內。

2015年,葉川的父親突發車禍,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後半生卻只能癱瘓在床。

事發後,葉川趕回家中照顧父親,但沒多久,又一次緊急任務下達,他再一次匆忙趕回了部隊。

“軍人,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我不能拖他的後腿,這是我的選擇,也是我愛他的原因。”

說這些的時候,鄧娟的眼圈紅紅的,幾年來照顧家庭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6年的聚少離多,鄧娟也有自己的排解方式,那就是寫信。

鄧娟打開了一個心型的硬紙盒,盒子中整齊地放著一摞信封,卡通的封皮俏皮可愛,每一個信封的背面都寫著日期和數字,日期代表寫信時間,數字代表著這是第幾封信。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夫妻倆拿著108封信

從2012年7月6日第一封信開始,到如今一共108封,鄧娟將屬於他們的美好回憶和對丈夫的擔心和思念,用文字刻在了每一封信中。

直到葉川生日的時候,妻子才把信拿給他看。

“太驚喜了,我全都看了一遍,激動得不知所措……”葉川說,他經常會拿出妻子寫的這些信,隨意抽出一封讀,那份感動仍然和初讀時一樣。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每次讀起信來葉川都很感動

他奮戰一線有愧家人

她聽得心驚卻更仰慕

消防員被稱為“逆行英雄”,在一次次搶險救災中,逆著人群衝鋒的背影,堅定又偉大。

作為消防員的妻子,鄧娟是自豪的,但她卻並不知道葉川曾經歷過怎樣的危險。

2007年,津南區一個沼氣池困住了3個人,其中2人已經失去意識。

葉川在救尚有意識的那個人出沼氣池時,對方將他的面罩打落,他緊憋一口氣,趕快戴好了面罩,然後和戰友們將3個人救出,如果吸入沼氣,葉川不僅不能救人,反而會成為被救對象。

2016年,已經是班長的葉川,率領戰士們對一處33層高的著火居民樓進行撲救,前方消防員爬樓尋找著火點,空氣呼吸器裡氣體用盡,倒在了22樓。

葉川爬上樓,將自己的空氣呼吸器給了對方,將戰友從滾滾濃煙中背了出來。

2017年,天津一家工廠廢料棚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棚裡堆放的廢紙原料起火燃燒,過火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

葉川跟隨作戰車輛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持續燃燒著的現場,撲救困難的著火點,隨時威脅著他的生命……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受輕傷時彼此包紮

多年來,由於超負荷訓練,葉川的右膝脛骨外側平臺骨髓水腫、前交叉韌帶損傷Ⅱ度、半月板Ⅲ度撕裂、雙膝關節滑膜炎,平時走路不敢用勁,陰天下雨更是嚴重,後腦勺上的脂肪瘤在3年中越長越大,但為了不耽誤訓練,一個月前腳踝受傷需要休養時,他才去切除了脂肪瘤。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葉川難得與兩個兒子親近

這些情況,葉川說得平常,但一旁的鄧娟卻一直低著頭,偶一抬頭間,眼淚已經在眼圈裡打轉,“我第一次聽到這些,他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怕我們擔心。”

12年間,葉川多次榮獲優秀士兵榮譽,榮立三等功兩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被授予“擁政愛民”模範榮譽稱號,2017年被授予“天津好人”稱號。

能夠取得這些成績,葉川很高興,但他也始終覺得有愧於家人,“家裡的事,他們從來不讓我操心,我知道他們的難處,我很愧疚,只能以後加倍地對家人好。”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第109封信,裡面的內容葉川還不知道

2018年5月,葉川的家庭獲得了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這個八一建軍節,葉川的家人被邀請到了部隊,在建軍節晚會上,妻子鄧娟會與葉川一起講述夫妻倆的故事。

鄧娟揹著葉川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封面上寫著“葉川 親啟”, 裡面裝著厚厚的一沓信紙,鄧娟告訴津雲新聞記者,“他是我的‘偶像’,這次來之前,我寫了第109封信,會在晚會的當晚,親自讀給他聽……”

这个八一,她带来写给他的第109封家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