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準滑坡,歐美「爆款」劇翻拍多「翻車」

水準滑坡,歐美“爆款”劇翻拍多“翻車”

韓版 《金裝律師》延續了張東健擅長的戲劇路線。

水準滑坡,歐美“爆款”劇翻拍多“翻車”

《傲骨賢妻》被視為韓劇大批翻拍英美劇的起點。圖片均為電視劇海報。

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對於很多喜歡韓劇的觀眾來說,今年可能是令人失望的一年——因為韓劇不好看了!就連韓國“老牌女神”孫藝珍也沒能挽救韓劇日益滑坡的吸引力。《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以及近期接檔的《金秘書為什麼那樣》縱然話題度不減,但影響力有限。至少目前看來,韓劇今年還未出現《請回答,1988》 《來自星星的你》 《太陽的後裔》等現象級作品。

近年來,韓劇購買海外版權改編翻拍劇大幅增加,並不限於之前亞洲為主引進範圍。自2016年韓國打造了本土的 《傲骨賢妻》開始,這些年購買英美兩國 “爆款劇”明顯增速。僅在今年短短半年間,美劇 《金裝律師》 《情婦》、英劇 《火星生活》的翻拍劇扎堆熒屏。不過, 《金裝律師》高開低走,最終收視率未能突破兩位數, 《情婦》則反響平平,唯有 《火星生活》收視和口碑均保持在良好水平。由此可見,擁有 “前作優勢”的翻拍劇,在很大程度上更難實現超越。在本土化的過程中,難以消化部分題材,難以轉換文化特性,暴露了不少翻拍作品共同的問題。

接地氣的韓劇,曾有著獨樹一幟的文化風格

《藍色生死戀》《浪漫滿屋》《我叫金三順》《大長今》《松藥店的兒子們》《請回答,1988》……這些韓劇史上的經典,都有一個名叫 “原創”的標籤。

事實上,早期韓劇對日劇不乏借鑑,通過不斷試錯、摸索,逐漸發展成了自己的獨特審美定位。例如 《羅曼史》翻拍自松島菜菜子、瀧澤秀明主演的日劇 《魔女的條件》。不過韓劇在轉換情境的過程中,更多考慮到了本土特色,不乏一些 “模式化”的改動。如將勵志、熱血的日劇風格引向浪漫輕鬆的言情風格;將日劇中的 “漫畫感”變成精緻唯美的臉蛋、道具和場景等。由於東亞社會具有親緣性,儒家文化圈也有相通之處,在改編上具有天然的親近性,並沒有因為文化差異而帶來強烈的不適感。

“韓風”曾一度風靡全球,還是要歸功於一系列經典的原創作品。它們生動、富有表現力地展現了韓國社會生態、風俗人情、文化情趣與審美風格,今天能夠被人們“記住”、席捲不同時代觀眾群的依舊是這些文化標識清晰、接地氣的作品。李有貞編劇的 《請回答,1988》以1988年漢城(今首爾)奧運會為故事的開始,講述了在“時代大事件”背景下並不宏大的、渺小的人生。而《浪漫滿屋》《藍色生死戀》代表的又是另一種韓式審美。題材雖重複,但通過婚姻戀愛反映所的家庭倫理、社會思潮卻始終具有變化差異,為韓式愛情劇樹立起獨樹一幟的鮮明風格。

2016年7月,韓版《傲骨賢妻》在韓國tvN電視臺開播,這是韓國曆史上首次翻拍美劇。作為近幾年來最成功的美劇之一,《傲骨賢妻》以律政行業為背景,講述了女性意識的崛起和“絕望主婦”逆襲的精彩故事。但由於東亞與歐美文化跨度較大,在韓國本土化的過程中,這些題材得不到很好的消化,文化屬性也不能完美對接,造成原作中的精粹在翻拍中弱化,翻拍中二度創作的所謂“重點”卻又未能出彩的尷尬情況。

《情婦》雖是英國 BBC首創首播,但形成影響力卻是在美國版的翻拍中。美版劇情尺度很大,家庭問題、男女關係刻畫得也很尖銳,韓國在翻拍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了不小的改動。英美版中,活色生香的情感生活是主線,懸疑是副線,韓版完全把這兩種元素對調。四位女主角的職業身份也分別從家居店店長、律所合夥人、公關和心理醫生,變成了咖啡店老闆、老師、律所事務員,唯一沒有變動的是心理醫生。但韓國是心理問題就診率倒數的國家,這個角色顯得不接地氣。

尤其當碰到專業度極高的行業劇,改編創作中的“語焉不詳”就顯得更加明顯。例如由張東健、樸炯植主演的KBS月火劇《金裝律師》。顯然,改編者也知道,司法案例在不同國家社會背景下簡單移植是行不通的,但已然騎虎難下,只能避重就輕地來做,造成了原作中很多精彩的博弈點、高潮點乃至笑點的丟失。

不只是歐美作品,近幾年韓國翻拍日本和中國的電視作品也多不盡如人意。如翻拍自日本超人氣動漫《交響情人夢》的《明日如歌》,翻拍自中國爆款電視劇《步步驚心》的同名作品等,在收視率和口碑上都頗為冷淡。

翻拍的短板,其實暴露出的是原創的短板。題材類型的重複和審美能力的侷限,在《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金秘書為什麼那樣》等近期原創劇集中暴露出來。然而,眼界需要提升的又何止是韓劇,近年來,韓國翻拍英美,日本翻拍韓劇,而好萊塢電影續集續不停,原創力匱乏儼然成為當下的“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