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支教,我遇到了一羣又土又潮的孩子

暑假支教,我遇到了一群又土又潮的孩子

應試教育是他們惟一的機會

去年夏天,我到河北省承德市下屬的一個鄉鎮初中支教。從北京開往河北的大巴在溝壑縱橫的群山中起伏,帶著我們到了一個植被稀少、道路坑坑窪窪的鎮上。說是鎮,但這裡只有一條商業街,百餘米長,賣些瓜果蛋糕類商品,手機店的山寨音響一天到晚高歌。

我們的學生是一群初二升初三的農家孩子。我要負責該年級所有的英語課,一開始組織告訴我有六個班,但是到了以後才知道,決定去中考的學生只有兩個班。剩下三分之二的同學都四處打工去了。

我們的支教活動屬於給同學們初升高補課。雖然也有一些開拓視野的興趣課程,但是在這裡長期執教的姜老師一席話讓我很有啟發,他說這裡的孩子教育資源一直很稀缺,他們中最好的就是考上一個大學,在城裡謀個工作,除此之外只能在村裡種地。應試教育是他們唯一的機會,興趣類的課程只能讓他們知道世界有多大,卻不能把他們送去外面的世界。

於是我每天兢兢業業地備課,課後還佈置些習題,同學們有些會來加我QQ問我題目。不過第一次上課,我就有些哭笑不得。

每天我要上至少兩節英語課。晚上還要去監督他們晚讀和自習。第一天看到他們,個個都在桌子底下偷偷玩手機。我生性不是個嚴厲的老師,結果幾個特別皮的孩子上課舉手問我王者榮耀的英文怎麼說,下課還偷偷告訴我,他們打遊戲許多都是英文版遊戲,單詞看不懂,讓我給翻譯。為了拉攏這批淘氣的小孩,我只得下課了跟他們翻譯。他們還給自己小組取了各種各樣的組名,有的叫"吳彥組",有的叫"如來佛組",他們往往對熱播國產偶像劇裡的角色如數家珍,老師們都說現在的小孩都土潮土潮的。

暑假支教,我遇到了一群又土又潮的孩子

叛逆少年們的中二時光

教英語課時我絕望地發現這些孩子的基礎真的和我們小時候沒法比,可能自己一直接觸的都是優等生,面對有些孩子連字母表都是磕磕巴巴地背完時,我只能讓他們認真背單詞,用各種注音記憶法、圖像記憶法燃起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同學們普遍說自己考不上高中的弱項是英語,因為他們初一才開始學,由於這所中學只有一個英語老師,大多數孩子都沒跟上他的教課節奏。有的孩子數學還能考七八十分,英語就只能靠蒙考個二三十分了。

每次走進教室,都是早晨八點左右,教室裡散發著濃濃的早餐味,同學們吃的都是街邊小攤上的包子、油餅,還有的同學經常趁課間十分鐘溜出校園買小零食。我的課經常有幾個調皮的小男生遲到。有次我故意板起臉,讓他們在牆壁下站著吃完,沒想到這些孩子根本不怕我。第二天,他們再溜出去買零食,還給我送了一包辣條。

一起來的王老師在這所中學教了兩年書,吃飯時他就會講一些真實故事給我們聽。據說在我們來之前一段時間,有個初二的小男生沉迷網吧,老師們經常去網吧把他撈回來,他還是屢教不改。直到有一天他給一位老師寫了封信,表示自己要去闖蕩世界,和認識半年的女網友私奔。這下全校炸開了鍋,老師們通知父母、分頭尋找,終於把他找了回來,可是小男生在教室裡又哭又鬧,堅決要棄學去找女網友。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開導,總算讓他的心回了學校。我們對現在青少年的網絡滲透表示擔憂,他們父母都在外打工,給他們配置了千元手機,從小就會聊天、打遊戲、看偶像劇,在叛逆的青少年時期,有些人會模仿電視角色做出一些他們眼中很熱血、我們看來很幼稚很中二的事。

支教快結束時,許多孩子都和我成了好朋友,最後一節英語課下課後他們都拿著手機加我QQ,那天我加了快60人。小孩子們的QQ空間簡直是把所有的心事都寫了進去,而且還沒屏蔽我,於是我有空就會上空間看看他們最近有什麼動態。

讓我驚訝的是,這群孩子的創造力一旦被激發出來,會產生很優秀的作品。我還兼任他們的手工課老師,有次主題是利用舊報紙做服裝。有群女生查找了一件網上的禮服,比著樣子做了一條有許多花邊的裙子,造型非常時髦。她們還讓我試穿當模特。還有一次捏橡皮泥,五彩繽紛的橡皮泥在他們手中變成各種卡通人物,多啦a夢、阿狸、米老鼠,還捏出了好幾個流行的表情包。

暑假支教,我遇到了一群又土又潮的孩子

鹹菜和辣子組成的伙食

有次我去寢室裡看他們,晚上九點左右,他們都準備拉燈睡覺了。我看到地上放著好多大的玻璃瓶,裡面浸著乾菜、辣椒等。看來這是他們帶的伙食了。我問他們,食堂裡不是飯菜很便宜嗎?有幾個女生小聲回答我,食堂裡的菜他們一般打一個,就著自家帶來的鹹菜和辣子伴著吃就可以了。不禁感到自己確實和他們比太不知道生活的艱辛了,我像他們這麼大的時候,每頓飯都要吃雞腿,一週的伙食費能達到150元,而他們一學期的伙食費也不過100元。走到走廊上,我看到有個煤球爐子,看來他們有時候會把辣子放在鍋裡翻炒幾下再吃。這種情形,只有爸媽憶苦思甜的時候還跟我說過,沒想到現實中也發生了。想到煤球爐子其實是違禁品,但我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只好叮囑他們,用的時候注意安全,要在室外用。

有一天和老師們晚上去吃夜宵,看到路邊賣羊肉串的小哥,同行的王老師跟他打招呼,原來他是去年輟學的同學之一。

暑假快結束時,我們這些大學生老師也要回去上課了。我去鎮上找了一家不錯的火鍋店,請了幾個同學去吃。他們很不好意思地不敢多點菜,於是我點了五盤肥牛,五盤肥羊,加上一堆配菜。處於發育期的小孩子食量真的蠻驚人,秋風捲落葉般就吃完了。

臨走的那天,先是大巴把他們送回了村裡,我們幾個老師早起去送他們,許多同學都哭了,我也哭了。他們可能是依依惜別,而我想的是,不知他們 有幾個能考上大學呢? 、

現在這群孩子們每到過節都會爭先恐後給我發問候,看那語氣,應該不是群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