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2017年末

古村之友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華夏之聲

共同推出了新鄉賢系列專題報道

節目播出到現在,已經講述了40多位嘉賓故事

本期嘉賓: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尋·展古村落”項目負責人黃麗雯

中山是廣東省著名僑鄉,現存大量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築和人文景觀。但是,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古村落和村落民俗文化,正在面臨著被遺忘、拆遷、損毀的窘境。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年輕人對傳統文化難以產生親切感。

在這種背景下,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的老師們決定帶領學生進行“中山古村落及本土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系列課題項目。

項目由2014年開展至今,黃麗雯老師帶領大家走訪中山的古老村落,把古建築的美好和歲月斑駁細心記錄下來,並根據調研形成多項成果。

2018年7月31日,在第六屆“博愛100”公益創投中,他們的“尋·展古村落” 被評為品牌公益項目,該項目已經連續三年獲此榮譽。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一棟老房子

雕樑畫棟,鳳冠霞帔

藏著幾代中山人的舊日回憶

一群年輕人

寫寫畫畫,飾說新語

描繪“穿越到未來”的人文願景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2018年6月9日,“飾說新語——尋•展古村落項目巡迴展”在入選了“國家級美麗鄉村”的南區——曹邊村安山街1號舉行,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關於尋•展古村落項目巡迴展,當時小夥伴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項目?

為何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尋·展古村落”項目是“博愛100”市級品牌項目。該項目已持續了4年,由電子科大中山學院黃麗雯、阿麗莎、王力、任敏四位老師帶隊指導,每位導師帶領學生專注於不同領域,為古村落的挖掘改造提供景觀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等多元化方案,以每年辦一次展覽的形式,展示師生作品,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年輕的團隊,

與古村落和老房子相遇,

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尋展古村落工作室。圖/Dmooy

當歌曲與傳說緘默,建築卻還在說話。項目負責人黃麗雯老師第一次見到曹邊村安山巷一號這座百年僑房時,它還只是一座外牆斑駁、門窗斜歪、空置十多年的老房子。“牆上一本舊日曆停留在2000年10月31日,牆上掛著主人一家的老照片,茶几上有主人讀過的書籍。”看著這些舊物件,彷彿看到了主人當年的生活細節。濃濃的煙火味讓黃麗雯和她的團隊對這幢僑房念念不忘。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尋·展古村落”項目一直缺乏一個大本營。在中山市外僑局的支持下,項目團隊去年初和曹邊村村委會一起承擔起對這棟老房子的修繕工作,“馬拉松式”的漫長修復工程長達一年。

在老師的指導下,公益團隊的學生們對老房子進行清理、修葺、再裝飾。

房子入口處的那堵牆,是學生和村民共同砌成的。

前院、後院也做了景觀設計——

磚牆,鏤空,牆內牆外,皆能望見風景。綠色藤蔓,悄悄爬了進來。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老房子的修復儘量保持原貌,在黃麗雯看來,老房子無需“披紅掛綠”,最大限度保持原貌,只需恢復其功能性,比如對洗手間、水電改造,以適應現代人生活的基本需求等,並增加軟裝即可。於是,這棟老屋裡,原來的桌椅、床、樓梯都被保留了下來,包括入口處的神臺,還用紅漆寫著“官高福厚幾多榮 地廣財豐人自樂”。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在我們師生看來,這次展覽也是希望對僑房保育起到一個示範作用,老屋是如何做到修舊如舊,因此,我們覺得舊房子才是我們最大的展品。”黃麗雯如是說。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老房子修繕好了,學生們設計的作品開始入駐,這些作品與老房子相得益彰。老房子的桌椅、床、樓梯過道、木沙發、地板、神龕等既是展品,又是展架,陳設著師生的作品,連茶臺的檯布也是學生們從老房子灰塑中獲得的紋樣製作出的。學生們從古村落、老房子得到的靈感,變成了杯墊、T恤、明信片、紅包、球鞋、手袋等文創產品。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其中一組作品是對沙溪龍瑞村的系列設計,包括景觀設計、手繪地圖、老店文創、吉祥物設計、祠堂等插畫設計等。學生們還為龍瑞村的歷史、景觀等設計了電子書和遊戲等,頓時讓村落變得更吸引人。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公益團隊把從古村落、老房子裡得到的靈感,變成了杯墊、體恤、明信片、紅包、球鞋、手袋等文創產品。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能夠讓老建築使用下去,才是對它最好的保育。”

2015年8月,公益團隊走進曹邊村。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修古建,做文創,系統巡展,這個高校教師把古村保護做得很酷|

曹邊村的古建築。圖/Dmooy

曹邊村是中山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是良都(即南區)梁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2017年,公益團隊根據一年的準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原則,對曹邊村的村貌、古井、溼地景觀進行的環境規劃設計。如今,他們把展覽搬進了古建中。

一路走來,黃麗雯老師從最初的尋訪記錄,到後來以項目式教學融入古建保護理念,從提取當地古建的細部紋樣為中山的文創提供參考,修繕當地古建,並通過適合當下的方式辦展覽、傳播,到吸引更多人發現身邊的古村落,並讓古建得以投入使用,她感慨良多,“從2015年參與中國古村大會接觸古村保護更多理念,到2016年受古村之友之邀到香港旅遊展的展示交流,古村之友給了我們很多指導性的支持。”

在最後,黃老師說:以前人們都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找古村,隨著我們的傳播,大家開始關注身邊的古村古建築了。

本文素材來自受訪者講述、中山畫刊、中山日報、善治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